考场网络监控技术方案资料讲解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63971548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场网络监控技术方案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考场网络监控技术方案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考场网络监控技术方案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考场网络监控技术方案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考场网络监控技术方案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场网络监控技术方案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场网络监控技术方案资料讲解(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资格考场网络监控系统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 方案概述 31.1建设背景31.2建设要求31.3建设目标 31.3.1互联互通31.3.2多级管理 31.3.3功能完善4第2章总体设计 52.1设计原则52.2设计依据7第3章详细设计 93.1系统架构93.2联网设计93.2.1标准平台互联设计 93.2.2非标准平台互联设计 113.2.3设备接入123.2.4考场监控综合管理平台 133.3监控指挥中心显示系统 213.4解码拼控系统 223.4.1视频控制平台设计 223.4.2视频控制平台功能 243.4.3视频控制平台功能效果 24第一章方案概述1.1建设背景依据实施方案 的规划要

2、求,全省各地市拟建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点101个,同时为保证安全资格考试工作的安全有序、公平公正开展,实施方案中要求在省安全资格考试中心、 市(县)级安全考试中心、各考试点之间建立考场网络监控系统。目前全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点已建成xxx个,已建成考点中有 xx个已完成监控系统的建设,已具备省级考场联网监控系统平台的基础,本次建设内容为安全考试中心考场网络监控系统,即省安全生产资格考场网络监控系统的省平台。1.2建设要求省安全资格考试中心作为省安全资格考试的信息上传、下达的汇聚点,也是全省安全资格考试的指挥平台,同时省安全资格考试中心是全省考试考务管理工作信息资源和数据交换 中心,将整合各项考试

3、业务,为各类考试考务应用提供统一的信息流转、存储、使用与发布 平台。省安全资格考试中心的位置和功能决定了该中心考场网络监控平台的重要性,通过建设,要达到能够接收各市(县)级中心及各考试点的视频图像和数据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视频图像的调取、存储、回放,实现考试指挥、突发事件处置、现场监控、考试预警、网上巡查、 考务综合管理及考生服务等功能。同时遵照实施方案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功能要求、统一信息技术标准的原 则,通过省安全考试中心网络监控平台的建设,为市县级平台网络监控系统建设提供指导。1.3建设目标通过该考场网络监控系统的建设,实现对全省个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点的远程监督和管 理,及时发

4、现问题、 及时指导解决问题, 保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的顺利开展,保障安全培训 信息管理平台的顺畅运行。建设需达到如下目标:1.3.1互联互通1、考点的互联互通:本期建设完成后,可实有现有已建成考点的监控互联互通,后续根据考点建设情况,逐步接入,最终实现全省101个考点全部接入2、设备的互联互通:考点网络监控系统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建设的,随着设备的老旧和技术的更新,大多数考点会在一段时间后更换一部分设备,因此,需要一部分既存的设备和一部分新增的设备能够无缝衔接,形成一个统一的监控系统。1.3.2多级管理省中心统一监管各个地市考场情况,需要对资源进行共享访问,于是对我们的系统提出了联网共享需求。通过

5、级联功能,可实现与其他独立系统的资源共享,包括实时预览、录像回放、报警上 传、组织目录、设备列表等。可级联的系统涉及到自有监控平台、第三方监控平台。第三方 监控平台可以通过平台网关,遵循视频监控系统对接标准进行接入。目前国内的视频监控系统对接标准有GB/T 28181、 GB/T 28059、 DB33等,这里主要针对GB/T 28181协议,其他协议原理类似。不符合GB/T 28181标准的视频监控系统平台,由原平台建设厂商升级为符合国标的平 台或进行对接开发再接入(通过上级接入平台做兼容性接入,再通过该平台统一提供符合 GB/T 28181-2011的服务),或者在得到甲方相关安全许可的前

6、提下通过监控设备接入方式 接入。备注:考虑平台对接建设成本, 建议强制平台标准化改造,或将需要接入的资源直接接入上级接入平台。1.3.3功能完善通过考场监控系统,能正常实现远程网络巡考的三级网络结构方式的考场视频监控系统, 实现考点、县(区)、市(省)三级联网考场巡视。通过安全生产专网,管理部门在远程对各种考试的全过程的监控及录像。确保能实时跟踪和记录舞弊者的行为,对舞弊者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取证。加强监督考场秩序与纪律,为广大考生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重要考试的录像资料可以保存下来并方便拷贝以备查询。考场视频监控无死角,视频图像应清晰确保取证,同时具备考场语音指挥功能。第2章总体设计2.1

7、设计原则考场网络监控系统以“先进、成熟可靠性、兼容扩展性、经济实用性、可操作性、可维 护性、开放性、融合性、智能化”为指导思想。在设计中遵循下列原则:先进隹该系统充分考虑信息化社会迅猛发展的趋势,采用ip监控技术作为整体监控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路线体现当代电子技术发展水平, 设备方面:选用先进、实用的技术和功能完善的 安防产品,确保系统各种功能齐全,在近几年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并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 改进完善。成熟可靠性由于该系统主要用于考场监控,所以须确保系统本身具有很高的工作安全可靠性。系统所用设备应选用技术成熟、 可靠性高的知名品牌安防产品, 通过有效地联接,确保耐久使用, 使系统具有较高的

8、性能价格比,且系统自身应具有应急备份功能。兼容扩展性本系统具有开放性的标准体系,基于开放式的TCP/IP网络平台进行设计,支持多种当今流行的网络协议。 为了保证各系统设备之间能够互联、互通、互控,设计建设时充分考虑系统的核心设备的统一性,便于以后的系统扩容。对于各级联网和关键环节所用的设备,采用统一接口标准和技术标准,包括图像编解码、网络传输、存储和各种信令格式都遵循国际 上现有的成熟标准,构建统一架构而不是异构的系统,保证系统之间能够实现互连互通和便于未来的集成应用。系统可以根据用户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安防监控系统的扩展 需要。设备应采用模块化配置, 便于集中管理与分散控制,总体结构

9、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经济实用性在首先确保系统先进性、可靠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在需求方 案确定的监控范围基础上,尽可能多的达到对考场全方位、 全天候监控的效果,既可以保证 日常考场使用时的电子巡考监控需求、也可以保证考场内重要设备的监管需求。可操作性应考虑为操作人员设计一个方便的操作环境,这主要是指画面之间的切换可设置为手动和自动。系统应设计必要的自动统计、记录和查询、提示功能,以帮助操作人员了解系统运 行和操作的情况。当突发性事件产生时系统应能及时做出响应的连锁反映,系统根据防范预案设计的多种的指令,使系统对紧急时间的应变和处理能力大大加强。可维护性系统硬件、软

10、件和服务上应具有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保障和系统突发故障的应急保障措 施、紧急处理措施,从硬件、软件、人力上保证系统的全天候运行。同时,系统所需设备应 尽量选择技术定性、业界通用的型号和品牌,保障系统更新维护的低成本和可行性。开放性作为平台软件产品,体现的是对其他品牌、类型的设备和第三方平台系统的有效兼容性。 综合监控管理平台软件针开放性,设计了协议、接口、控件等多种兼容方式。对于第三方平台的对接,系统通过应用程序开发包(ADK的形式,提供系统开发组件和接口,直接支持合作伙伴二次开发工作。对流媒体转发、设备管理、报警管理等监控常用功能进行服务封装,有效降低其他有平台开发意向的合作厂家的开发复杂程度

11、和提高开发有 效性。系统通过平台互联协议,可以与第三方平台互联、互通、互操作。对于设备类的对接,有提供网络协议,非产品也能跟产品一样顺利、无障碍地接入到整 个系统平台中;也接受 SDK封装接入,系统提供设备接入服务器,将其他品牌设备的SDK按照一定标准再次封装,消除产品质量差异性,稳定、高效地接入到的系统平台中。融合性系统中因涉及不同品牌、不同版本、不同种类的产品接入管理,这个规模后续还在不断 地扩大。因此上位平台软件的融合性非常重要。融合,不同于综合,强调不同类型或体系的产品中合作的无隙性,内部信息共同性,主要针对当前各孤岛系统”二次集成建设,或者对多种不同品牌、 类型的设备的综合性、 一体

12、化的管理。根据具体项目需求,系统可以与智能分析业务、GIS业务、动环监控业务、门禁报警业务无缝融合, 所有功能面向服务设计, 符合实际业务处理流程,提升了系统平台的实战水平,提高了用户的生产力。智能化目前的智能技术分成两大类,实时智能化和事后智能化。其中,实时智能化就是在事件 发生过程中,在视频实时编码的同时做智能分析工作,获取有效信息,实时报警,强调时效性。目前实时智能化技术主要有行为识别(绊线、越界、遗留、徘徊、轨迹等)、状态监控(烟火、易位、易色、红外热成像等)、行为跟踪(锁定跟踪、接力跟踪等)、视频处理(防 抖动、除烟雾);事后智能,则是在事件发生之后,从历史视频或者是历史数据之中分析

13、视频或者数据中有效信息,或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分类检索信息,或者检测数据正常性, 包括事件检索、智能统计分析、系统免维护、网管等。智能化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提高结果准确率,将更多地人力带出每天简单地重复性劳动,使工作更有价值和意义。综合监控管理平台软件智能分析组件,接入带智能分析功能的前端设备和存储设备,实现绊线、人数统计、区域监测、物品逗留、非法贴条等功能。对于不带智能分析功能的设备, 平台端可以实现后端智能分析。2.2设计依据电力子操作工作站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国际串行通讯标准EIARS232-C工业操作工作站系统安装环境条件ZBN18-001 UTP电缆芯线定义EIA

14、/TIA-T568B电磁兼容 GB/T17626远动设备及系统工作条件环境条件和电源GB/T 15153-94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国际电信联盟有关标准ITU-T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IEEE国际电工学会标准 IEC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SO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通用符号GB/T10001.1 200通信行业标准电信专业房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B173-1998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JDJ168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15、范GBJ232-82电气装置件暗装用、调整板和接线盒GB1245-8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9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 97第3章详细设计3.1系统架构XX市(县)XX考点XX市(要)XX考点XX市(县)XX考庶该系统主要包括解码拼控系统,大屏显示系统,综合管理平台、联网监管平台等几大系统。省中心系统与地市(县)系统略有不同,地市(县)考场网络监控中心系统主要负责接 入下属各考场的监控前端视频资源,并上传至本级监控中心; 而省中心考场网络监控系统主要负责接入下属各地市(县)考场网络监控中心各系统可远程调取,实时查看视频资源,联 网监管平台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