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西农户生态行为激励机制的探析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3959220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广西农户生态行为激励机制的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广西农户生态行为激励机制的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广西农户生态行为激励机制的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广西农户生态行为激励机制的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广西农户生态行为激励机制的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广西农户生态行为激励机制的探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广西农户生态行为激励机制的探析农户是农业生产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的生态行为能否得到有效激励,使其遵循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来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实现广西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至关重要。一、衡量生态成本收益,为农户生态产业奠定物质基础农户生态行为受多方因素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经济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户的经济收入制约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思维习惯等。越是贫困的农户,越是急于通过各种快速手段脱贫,解决家庭温饱问题。1.农户生态行为严重受经济收入影响虽然广西在全国各省区市国土面积中排名第九,但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决定了其山多田地少,农业环境先天恶劣,农户分散经营,农村生产力落

2、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根据广西统计局公布的信息,2015年全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8200多元,在经济收入低的情况下,如何脱贫和发家致富成为农户首要考虑的问题,在面临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相冲突的时候,很多农户们选择经济利益。例如,课题组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所调查的5个村镇,几乎遍地种满速生桉。当农户被问及是否知道速生桉对生态的危害时,有47.26%的农民表示虽然知道,但是种速生桉赚钱快,还是选择通过这种办法谋生。实际上,生态产业往往资金投资比较大,投资周期长,资金收益比较慢,且有一定的风险。但大多数农户重视眼前经济收益,对投资生态项目所带来的福利感受不深或者感受不明显,更多的是希望从事成本低

3、、收益快、风险低的农业活动,反映农户生态行为缺乏物质方面的保障。2.衡量生态成本收益,减少农户后顾之忧农村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农户也需要脱贫。在发展生态产业时,衡量生态成本收益,为农户生态产业奠定物质基础,可以激励农户自觉践行生态行为,实现双赢。政府应当客观、科学、有预见性地衡量农户的生态成本收益,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农户从事生态产业可能承担的较多成本和较高风险,加大对农业生态发展和农村生态保护方面的投资,提高生态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为农户提供产业信息、农业技术、科普知识等有效引导,让农户依靠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建立自然生态、人工生态和产业生态共生的生态产业,从而实现经济收益。另

4、一方面,要尽可能降低农户因为从事生态产业所带来的短期收益损失,必要时可根据客观情况,给从事生态产业的农户一定的补助和补贴,保障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能顺利进行。不能让从事绿色、环保方式的农户收益低于不采用环保、绿色方式的农户,让农户切身感受到从事生态产业政府给予的支持和保障,为生态产业奠定物质基础。二、发展农村生态文化,引导农户逐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农户生态行为除了受经济因素影响之外,还受自身的观念、思想、行为习惯所影响,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明理念和行为习惯,而良好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合力来营造。1.农村生态意识普遍薄弱广西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壮族、苗族、仫佬族等

5、多个少数民族经过长年累月的交流、沟通、互融,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影响深远。2015年,广西乡村的常住人口达到了2539万,占全区常住人口的52.94%,庞大的农户人口成为发展广西农业生产力的主力军。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广西广大农村地区,靠山吃山,靠水喝水;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意识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蔓延,很多农户家庭祖祖辈辈耕种养殖,不关心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不愿参加社会活动,对环保工作冷淡,很多恶习和不良思想在不断沉淀,并且习以为常。例如,现实中发现一些农户随地大小便,乱扔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超剂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菌剂和除草剂;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刀

6、耕火种、破坏植被,过度伐木,涸泽而渔等,丝毫不在意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紧缺的生态资源,这些行为体现了农户的生态意识淡薄,缺少生态道德观念和责任感。2.发展农村生态文化,引导农户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文明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要从源头上激励农户的生态行为,在帮助农户经济上脱贫的同时,要促使他们思想上脱贫;。必须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文化,引导广大农户逐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一方面,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依靠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板报墙报、网络、移动终端等媒介宣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户对政府所宣传的生态观念的接触频率,遇到传统节日和重要庆典时,依借广西独具地方

7、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举办穿插环保内容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让广大农户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生态理念。另一方面,实现生态文化宣传主体的多种化,由政府为单一主体转变为学校、民间环保组织、农村大学生等多主体;的合力,采用适当的形式,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改变农户在人与自然、自然资源利用方面陈旧落后的观念和看法,实现农户生态观念的良好转变,进而实现农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科学转变。三、完善生态设施建设,为农户生态行为提供设施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设施的普遍建设与发展,促使农户的生态行为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由于我国长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由来已久,城乡生态设施

8、建设也存在着二元结构。1.农村生态设施不完善长久以来,国家对于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发保护、资金投入不平衡,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镇地区,农户践行生态行为缺少设施保障,正规的污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设施缺少,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低,卫生保洁人员人数不足,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得不到落实,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经济收入低,基础设施比较缺乏的情况之下,农户只能自发地根据自身需要开采和消耗自然资源。例如,沼气池是绿色生态能源,广西沼气池数量虽然位居全国前列,但是沼气池的覆盖面不全,一些依山而居的贫困村,因缺少沼气与电的能源,只能频繁上山开荒和砍伐,不断获取木柴作为燃料,导致森林

9、资源破坏。另外,一些毗邻农村的城市,将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转移并倾倒到周边农村,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2.完善生态设施建设,保障农户实施生态行为完善生态设施建设,为农户生态行为提供设施保障,创造更多绿色;财富,让农户感受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福利。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国家投资、招商引资、民间集资、社会募捐等多方面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农村生态设施,发展新兴环保基础设施工程、生活和生产废弃物处置设施工程、绿色清洁能源建设工程、生态种植养殖发展工程、水环境改善建设设施工程等,实现设施全覆盖。另一方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合力的机制,设立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

10、监督和管理生态设施,引导农户逐渐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农户在享受环境权益和资源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义务,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乡村生态环境优化,造福子孙后代,同步解决发展与生态的问题。四、建立生态奖罚机制,激励农户自觉践行生态行为生态奖罚机制即是在政府和集体的主导下,为了实现科学有效的资源管理和环境治理,针对人们的生产行为和生活行为,尤其是与生态相关的行为而制定的各种奖励惩罚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的总和。建立生态奖罚机制的目的不在于奖罚,而是为了运用这种机制激励农户自觉践行生态行为。1.农户生态奖罚机制缺乏近年来,我国环保制度和法律不断建立和完善。宪法明文规定,国家组

11、织和鼓励植树造林,环境保护法规定政府可以奖励那些保护和改善环境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还有多部针对特定的污染防治领域的单项法律。但是这些都属于纲领性条文,实际操作性不够强,针对农户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生态奖罚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而且,目前涉及奖罚内容的制度和法条的制定、监督、执行、惩罚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农村主要体现为由农村基层组织去监管,执行主体过于单一,没有发挥监督主体的最大化。另外,在执行手段上偏向于惩罚性。惩罚成本较低,具有规范和警告的作用,可以通过外在强制约束让人们内心形成一种为了免于受到惩罚而不得不遵守,不得不依法依制度行事的畏惧服从心理。但是,如果要激励农户发自内心地

12、积极地去践行生态行为,必须有良好的奖励措施去激发动力。2.建立生态奖罚机制,激励农户践行生态行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生态的具体情况,建立生态奖罚机制,奖励与惩罚相结合,更加有利于激励农户践行生态行为,有助于对生态的保护。一方面,政府和集体发动环保组织、民间团体、广大农户等,从农户切身利益和当地生态实际状况出发,积极参加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各种具体的奖励规范、惩罚规范、村规乡约的制定,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买单的原则,奖罚界限分明,奖罚标准具体,加大惩罚力度和成本,起码惩罚成本要明显高于破坏生态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落实奖励制度,主动践行生态行为者有奖,举报者也可以有奖,让农户真切确

13、实感受到保护和改善环境并取得显著成绩的行为是可以得到国家肯定和嘉奖的。奖励不一定是金钱和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嘉奖,可以将给予农户国家特殊优惠待遇作为奖励,甚至覆盖到农户的家庭。例如,给予农户子女教育福利等,激发农户关心生态环保,积极践行生态行为。另一方面,在政府有效主导下,发挥监督主体的最大化,发挥环保组织、民间团体、村民舆论、广大农户的监督力量,公开生态奖罚信息,对待公众举报和农户生态维权,要有专门专业的机构进行及时处理,保障农户践行生态行为的热情,把政府的强制作用转化为农户的自发行为,才能有效激励农户持久积极地践行生态行为。参考文献【1】张莎莎.西北地区农户生态行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2】韦银凤.广西农民生态意识培养方法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3】刘科.生态奖惩机制与我国生态文明构建.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