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课件-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63958831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课件-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课件-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课件-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课件-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课件-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课件-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课件-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沙皇专制强化,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有组织工人运动。 2.过程 (1)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2)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一、列宁主义的形成,列宁(18701924),列宁选集(俄文原版),3.内容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

2、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评价 (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3年后,69年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占少数,工业产

3、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2.1。,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色彩,对外资依赖性也很大,各种矛盾特别突出,材料一:沙俄时期的工业化程度,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到20世纪初,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材料二: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 人均工业产量,俄国分别为德国、英国的113和114,不到美国的121 ; 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美国、德国,而是首先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思考:,上流社会举行

4、 的豪华酒宴,穷人在施粥棚勉强果腹,材料三,各种矛盾尖锐 封建主义vs人民大众 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 沙皇专制vs资产阶级 俄罗斯族vs其他少数民族,沙皇专制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沙皇尼古拉二世,1917年3月8日(俄 历2月23日 ),彼得格勒工人、士兵爆发“二月革命”,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罗曼诺夫王朝, 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逊位,其弟米哈伊尔大公拒绝接受王位,王朝正式灭亡。,俄国发展落后,社会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伤亡和被俘的人员超过了170万。1916年底,前线俄国装备困难,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1

5、917年,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1500万人(近一半)被强迫入伍,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饥饿席卷全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催化剂,材料五: 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还有,俄国的农民深受压迫,较容易结成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坚强成熟,2、落后,社会矛盾尖锐,3、一战加剧了矛盾,4、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坚强成熟,客观,主观,(一)十月革命的背景,1、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1、概况,1917.3.12(俄历2月27日),彼

6、得格勒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结果: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工兵代表苏维埃,(二)、经过,1、二月革命,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于1917年2月27日(新历3月12日),在塔夫利达宫成立,广大工兵群众的实际领导机构。“苏维埃”的主席是齐赫泽,两名副主席,一个是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另一个是“孟什维克”斯科勃列夫。“苏维埃”的常设机构是执行委员会,由12人组成,只有两名布尔什维克施略普尼科夫和扎鲁茨基。直到3月14日,执委会里才增加了10名士兵和水兵的代表,这10人中也只有两名布尔什维克。

7、,临时政府,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后,原属政府的杜马成立了一个以克伦斯基为首由资产阶级掌控的临时政府,称俄罗斯共和国,临时政府接管了俄罗斯的政府权力。,1、概况,1917.3.12(俄历2月27日),彼得格勒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结果: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工兵代表苏维埃,(二)、经过,1、二月革命,继续参战,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妇女举行示威游行。 “打倒战争”“要面包”,彼得格勒的一些工人和士兵们要求 结束战争,组成了对临时政府的集会抗议活动 .,1917年2月列宁离 开斯德哥尔摩回国,

8、1917年4月10日列宁 回到彼得格勒,2、四月提纲,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 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应当使政权转到 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 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 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 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没收一切地 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工人代 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列宁四月提纲,四月提纲为布党和广大人民指明了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方向。成为布尔什维克 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布尔什维克完全适应群众的需要,他们的所有的口号都适应人民的期望,表现出他们是最杰出的 政治家。,列宁发出命令:必须马上攻占

9、冬宫.,3、十月革命,圣彼得堡的冬宫,起义队伍向冬宫发起冲锋,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宣告了十月革命的开始,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水兵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等战略要地。,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政治上: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经济上:通过土地法令,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建 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外交上:通过和平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苏俄 (19181922) 苏联(19221991),发展壮大,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最终锻铸了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

10、 那么你怎么看待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三、历史意义: 1、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2、是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刘少奇、邓小平在红墙,4、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和斗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5、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列宁,斯大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新经济政策(19211927),斯大林体制(20世纪30年代1991),三、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一

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国内外敌人联合,1918年国内战争开始,3.特点:,2.内容:余粮征集制,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点,但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4.影响: 保障了战争的胜利,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材料二: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的价格为 国家征购价: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1921年春苏俄大饥荒,由于饥饿濒临死亡边缘的苏俄儿童,1921年苏俄大饥荒的震撼图片,饿死的人堆积如山,.劳动人民忍受着饥饿的折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工人每天只

12、能领到50克面包,有时连这一点食物也得不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走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还包括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口粮。付给农民的都是纸币,但由于当时纸币大幅度贬值,不过是些“彩色纸片”。.农民认为:“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饥荒?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正确途径,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

13、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励。 列宁,(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1.背景,2.内容:,(1)农业:,严重的经济困难、政治危机,(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1.背景,2.内容:,(1)农业:,严重的经济困难、政治危机,(2)工业:,1921年,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为苏俄带来了大批急需的医疗设备。但列宁告诉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

14、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 不劳动者不得食,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恢复自由贸易,按劳分配,国有为主,私有并存,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材料一 列宁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是个遥远的将来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列宁的宣言,(一)

1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2.内容:,4.意义:,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当作某种一成不变和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他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 列宁的气魄 请思考:他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要贡献是什么?,3.实质:,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加强、工农联盟,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稳定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斯大林:原姓朱加什维利,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列宁以大河作为自己的名字

16、,他的后继者中的一位则以一种硬度极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俄语发音就是:斯大林。钢和铁既是苏联经济社会至关重要的东西,也是这位新领袖的作风。,辅佐列宁发动十月革命,夺取政权,统治苏俄;推进经济大变革;制造政治大清洗;抵抗纳粹,捍卫苏联;带领社会主义阵营,拉下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铁幕;他一生享尽赞颂 也饱受咒骂,从战场走进战场;他生命的轨迹由各种各样的战场连接,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体制。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相比,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思想文化上,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也形成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成为一股社会风潮。这种思想文化模式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