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及展望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63927753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及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及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及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及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及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及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及展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及展望一、2010年高技术产业发展整体情况2010年,山东省委、省政府紧密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方针政策,尤其是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突出位置上,努力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山东省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起步。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562.21亿元,同比增长20.99%,总量继续位居各省市第四位。(一)产业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1. 主要高技术行业继续保持一定增长。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1741.86亿元,同比增长25.74%,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位;医疗设备及仪

2、器仪表制造业实现产值468.15亿元,同比增长23.06%,总量居全国第四位;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313.46亿元,同比增长17.33%,总量居全国第四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986.30亿元,同比增长18.54%,总量居全国第四位。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实现产值40.42亿元,同比增长42.42%。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实现产值12.11亿元,同比增长49.80%。2. 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山东省R&D经费支出达519.6亿元,占GDP比重达1.53%。济南、青岛、烟台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行列。海洋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国家山东医药研发大平

3、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山东钢铁研究院等创新型研究机构。国家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6家,国家批复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12个。山农大土肥资源高效利用、省农科院小麦玉米育种、三角集团子午胎制备等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已通过评估。同时,新组建17家省级工程实验室。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33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成果36项。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达到17259件、4106件,同比分别增长21.35%和7.97%。3. 产业化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国家新批复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24个,另有29个项目已通过中咨公司评审。在建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

4、项目142个,有45个项目建成投产,其中19个项目完成验收。4. 产业加速集聚式发展。新增济宁、烟台两家国家级高新区。济南市成为全国第家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新认定12家省级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济南、德州等高技术产业基地,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和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5.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作开局良好。为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今年3月31日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分别研究通过了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以及第一批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级项目,近期省政府将正式发布,省

5、政府将在资金、土地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山东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 投入不足。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如2010年省本级财政科技实际支出仅15亿元,远低于上海、广东、江苏等省份。其次是投融资体系不完善,金融对高技术的支持力度不够,信贷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尚待加强,创业投资还不够活跃。2.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如 2010年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实现的新产品产值仅为1256.76亿元,而同期江苏为3086.32亿元,广东为3109.49亿元,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能力和后劲明

6、显不够。3. 其他。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组建产业联盟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不足。二、2010年高技术产业工作情况2010年,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的领导和支持下,省发改委全力开展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研究,加快编制“十二五”专项规划,努力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继续抓好产业化、创新能力和产业基地等“三个一批”,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一)全力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一是积极开展调研。先后召开7次座谈会,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加快发展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报送省政府并得到采纳。二是代省政府起草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

7、产业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即将正式发布。三是组织筛选了第一批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级项目。这批项目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省政府即将正式发布。(二)研究编制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们承担了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生物产业等三个专项规划,目前已经形成初稿,预计2011年上半年正式发布。(三)加强经济形势分析按照高技术司和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基地、自主创新等方面的形势分析,形成了多份形势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四)主动做好创新能力、产业化、基地等项目工作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化和促进产业集聚式发展这

8、一中心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努力吸引创投、信贷等各类社会资金,建设了一批创新平台,实施了一批产业化项目,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有力促进了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五)成功承办了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去年月份,省发改委与济南市政府、德州市政府一起成功承办了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大会对于宣传生物产业,加强各方合作与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2011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一)发展思路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化为立足点,统筹规划,集约投入,优化环境,围绕“四新一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继续做好“三个一批”,即:继续建设一批国家级和

9、省级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继续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等两个国家级区域战略和省会都市圈、鲁南经济带等省级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突出产业特色和优势,继续培植一批产业链、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加快产业集聚式发展。(二)发展重点在重点发展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医药及生物、海洋开发等“四新一海”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同时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1. 新材料产业。重点是高性能特种纤维和特种高分子材料。加快实施东岳含氟高分子聚合物产业化、万华聚氨酯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循环

10、经济一体化、威海拓展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尽快在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玻璃纤维等高性能特种纤维领域,以及含氟材料、聚氨酯为代表的特种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形成较为明显的产业优势和发展特色。加快实施美晨5000万件/年热塑性弹性体、日科化工新型高分子材料AMB、双连制动高档陶瓷纤维增强树脂基配方汽车用刹车片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在新型合金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方面实现突破。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快建设海信TD-SCDMA终端测试系统、海尔基于3G网络的家庭网络生活中心、歌

11、尔LED背光模组、中孚内网安全保密综合管理平台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集成电路设计、新一代移动通信、新一代显示、传感器与RFID、信息安全及信息服务等新兴领域发展。3.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工业清洁生产和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加快实施皇明年产180千米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高温集热管、孚日CIGSSe薄膜太阳能电池、力诺年产700MW光伏电池片、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电站、北车风电2.5-5兆瓦风电机组等重点项目,力争在太阳能热利用、光伏发电、LED照明、核电和风电建设与装备、主要工业行业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方面实现新突破。4. 新医药

12、及生物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育种和生物制造三大领域为重点,加快建设山东国家重大医药创制综合大平台、威高系列新型医疗器械、鲁抗辰欣抗肿瘤新药、新时代药业系列化学创新药物、鑫秋种业转基因抗虫棉、华兴纺织年产2000吨纯壳聚糖纤维、意可曼年产7.5万吨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PHA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新材料、化学创新药、基因工程药、诊断试剂等新医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和推广一批重要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一批利用农副产品及其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基新材料、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等,做大做强山东省的生物产业。5. 海洋开发。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突出资源、技术优势,加快建设

13、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国家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研发中心、荣信海产品副产物酶技术利用、东方海洋5.5万亩海洋牧场、青岛博智汇力海洋寡糖产业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发展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及添加剂、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数字海洋及动态管理、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新兴高技术产业。6.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充分发挥中国重汽的技术优势,加快实施MAN发动机项目,为我国重型汽车提供高性能的发动机总成。加快实施蓬莱中柏京鲁海洋工程装备、黄海造船多用途重吊船整船建造、蓬莱巨涛重型海上采油生产平台等重点项目,促进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加快实施华东重工重型装备、巨能液压万吨级重型模锻设备、铸造锻压所激光切割机等重点项目,促进

14、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强化工业基础配套能力。7. 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实施中通客车年产2万辆新能源客车及节能型客车等重点项目,促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及混合动力、整车制造水平的提高,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产业发展。(三)建议采取的政策措施1. 加强统筹协调,优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建立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认真落实省委九届十次会议精神,抓紧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工程计划,围绕“四新一海”,开展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级项目遴选工作,增长发展后劲。2. 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着力培植

15、特色产业链。在新能源、生物、新材料、新信息等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高新区、经开区、基地等各类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加快培植一批特色产业链。2011年要重点培植万华聚氨酯、东岳磺酸离子膜、太阳能利用、LED照明等几条产业链,并选择1-2条在全国有影响的产业链争取得到国家的扶持。3.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基地和园区建设。以新增的济南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烟台、济宁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积极借鉴西安、武汉、长株潭等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或高新区的先进经验,认真研究和大胆探索基地和园区管理和运作的体制机制,尽快形成一套高效顺畅的工作推进模式,发挥政策洼地效应,吸引各类资源要

16、素聚集,加快基地和园区发展,尽快成为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龙头。4.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继续争取更多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和创新平台落户山东省。围绕“四新一海”关键领域和重大技术,继续开展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成立一批产业联盟,促进产学研结合。5. 完善投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加大扶持生物高技术项目的力度,并争取把扶持领域拓展到其他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争取年内有2支以上的国家参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落户山东省;发挥省级创投引导基金的作用,扩大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业投资基金数量,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重点领域都设立专门的创业投资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市(县)、高新区、开发区、基地等设立地方财政参股的支持新兴产业的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央企、民企、外资等各类投资机构在山东省设立创投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