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63926739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设计课题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分析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了解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两次工业革命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

2、带来的深远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负面影响。重点难点1.重点:两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2.难点:辩证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工业革命的背景。教师:珍妮纺纱机的出现使得纺纱这一环节快速便捷了很多,而纺纱环节的快速引起了整个产业的变革,而从棉纺织业开始,英国开始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出现在英国而不是法国或者德国呢?我们一起来看几则材料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般来解决背景问题,都是从那几个角度来思考的呢?对!就是从政治、经济、文

3、化三个角度,那首先我们先来看政治角度。那在看之前,老师想提醒大家,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可以分三个角度与五个因素(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政治保障)。怎么样将这三个角度与这五个因素联系起来是本课的重点。 1688年“光荣革命”后在英国确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在18世纪逐渐完善。从1717年起,国王不在出席和主持内阁会议。于是国王“统而不治”,只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的典型国家。在比较稳定的政治局势里,从过去那浸透了谋利欲望而又不以经商为耻的英国社会上层,到充满清教进取精神的中下层商人和手工业者,都积极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同学:选取两位一学进行回答。教

4、师:政治条件: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政治角度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环境,那接下去我们从经济角度去看这个问题。那资产阶级是怎么样通过政治手段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呢?我们通过圈地运动来了解一下。大家阅读课本第59页的圈地运动,然后说明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了什么?同学:选取两位一学进行回答。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棒。从历史纵横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圈地运动”。那什么是圈地运动呢?我们说一般农村经济都是以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但是随着英国制昵业的发展,对羊毛的需求增加,羊的养殖数量不断增加。那羊的养殖需要土地,大量贵族就将农民的土地购买、强征过来来养羊,正是因为用栅栏

5、圈起了土地,而得名为“圈地运动”。考试一般会用“乌托邦”、“羊吃人”来形容这一知识点,大家需要注意。刚刚我们的同学为我们分析几个要素。首先,材料中“新式农场主或牧场主经营”说明了原先的自耕农自给自足形的经济方式变成了大牧场、大农场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这也就说明了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更高。由此得出第一个要素在于“农业资本”。其次“大批农民离开土地”“出卖劳动力”说明农民为了生计必须进入城市工作,这也就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要素。同学:选取四位同学进行回答。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

6、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教师:这四同学回答的很棒。从第一则材料中呢,我们可以发现英国的海外殖民有直接掠夺与商业两种方式,而直接掠夺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从材料二中呢,我们可以发现英国的海外殖民有“一本万利”的特点,这种一本万利通过在殖民地获得原材料,再把商业制品卖给殖民地人民,使得英国人“一本万利”。(二)工业革命的进程教师:我们一般

7、说工业革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次工业革命(1860年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与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教师:那首先,我们先来探寻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刚刚我们讲解“工业革命的背景”时讲到“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属于棉纺织业,那工业革命率先起源于哪一个行业啊?对!就是棉纺织业。我们说棉纺织业需要经历织布纺纱织布三个阶段。那我们先来看看“纺纱织布”这一环节。教师: 同学们看这则材料,这则材料告诉我们原先的织布是怎么样织的?而经过改革之后,织布又有什么样的提升呢?同学:选取一位同学进行回答。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就能发现原先的织布环节需要人力

8、,甚至需要两个人来回拉动,而经过改良之后呢,只需要一个人,且人力参与少机器参与增加。“纺纱织布”环节效率大大提高,就使得对纺纱的需求,也就是这一种需求使得我们前面说的“珍妮纺纱机”应运而生。而珍妮纺纱机与原先的纺纱机相比,也是增加了机器力而减少了人力。那随着产业的发展,机械力有没有发展呢?我们接着往下看。教师:随着机器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动力的转变已经从机械力转变到自然力水力。而接下去啊,随着整个产业的壮大,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出现。而整个产业的继续发展,也就使得产业主体的工厂慢慢壮大,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自此,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

9、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动力不断发展,从人工至机械力至自然力,那自然力是不是到达最高点了呢?阅读过书本的同学啊就知道肯定不是这样的,那接下去我们通过一则材料来了解接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同学:选取一位同学进行回答。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棒,就是蒸汽。1782年,徒工出身的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新的科学知识,经过不断改进,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还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利用一张表格来概括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同学们试着填一下。同学:选取一位同学进行回答。行业重大发明地

10、位棉纺织业飞梭(1733年)珍妮纺纱机(1765年)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水利纺纱机(1768年)骡机(1779年)结合水力与珍妮之优点水利织布机(1785年)水力纺纱厂(曼彻斯特)近代工厂的开端:1771年动力改良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交通运输汽船(1807年)蒸汽机车(1814年)【课堂探究】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谈一谈瓦特改良蒸汽机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 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催生了工业城市。 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1、教师:动力的变革解放了人力,也影响了社会各方面。例如交通运输业,19世纪初,汽船、蒸汽机车相继问世,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叶,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由此啊,我们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师: 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那我们一起进入第二次工业革

12、命,去看看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新的成果。首先我们先看PPT,PPT上显示了三幅图画,大家来总结一下他们有哪一个相同点?同学:选取一位同学进行回答。教师:动力的每一次改变都使得生产力得到解放,从蒸汽动力转变到电力为动力,人类的生产关系得到极大的解放。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为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那动力方面除了电力,还有什么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我们来看下一则材料,大家分析一下是什么呢。同学:随机选取一位同学进行回答。教师: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的这样,图一展示的是汽油内燃机,图二展示的是迪塞尔柴油内燃机,图三展示的是最早的福特汽车。所以这三幅的共同

13、之处在于都使用了油作为燃料,即动力。内燃机的创制与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我们说蒸汽机的动力原料来源于煤炭,那内燃机的动力原料是什么呢?对!是石油和柴油这些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原油提取这些的去求增加,也使得化学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师:大家看PPT,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制品都是从那个时候发明出来的,例如塑料制品、人造纤维等。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且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由新的技术反哺旧的产业体系也成为一种很明显的特点。;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

14、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教师:学习了这么多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我们通过一张表来对两次工业革命做一个比较。同学:随机选取一位同学进行填表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者工匠、技师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基础生产实践的总结自然科学成果时间18C60S19C40S19C60S20C初范围英国法美俄德日同时开始于多国(德美中心)重要标志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开始部门棉纺织轻工业电力重工业经济理论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教师:那通过这张表,我们来简要的分析一下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我们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具有不同于第一

15、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从“发明者”与“发明基础”两项我们可以知道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其次,从“范围”一项我们也能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但是,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有特色。最后,我们在这一目还有一个疑问,大家看课本第61页的学思之窗,然后小组讨论思考一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起到了什么作用?同学: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取三组同学进行回答。教师: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的这样,技术进步使得拥有技术的企业获得巨大的利润,而这也促使企业投入更多的金钱来进行科技研发。(三):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师: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社会面貌、经济发展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这种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那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进行接下去的学习。首先,我们先来阅读一则材料了解工业革命在经济方面有什么影响。同学:随机选取一位同学进行回答。教师:正如这位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