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电行为的法律分析及反窃电管理的处理方向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3922210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窃电行为的法律分析及反窃电管理的处理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窃电行为的法律分析及反窃电管理的处理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窃电行为的法律分析及反窃电管理的处理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窃电行为的法律分析及反窃电管理的处理方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窃电行为的法律分析及反窃电管理的处理方向(三)窃电犯罪应当是一种盗窃犯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竞合在罪刑法定的条件下,刑事违法性的本质是刑法对于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基本法律评价【4】。违法性是一种价值的判断和行为的评价。犯罪定义将违法性作为高度统一于社会危害性的、犯罪的基本特征,而违法性的判断又必须以犯罪构成要件为基础。犯罪构成是由刑事实体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并为成立该种犯罪所必需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某一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是判断该行为人是否要对其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构成要件究竟包括哪几方面,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四要件;说是我国刑法理论界的

2、通说,它将犯罪构成要件分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四个组成部分。对于窃电行为,从犯罪主体方面,在一个窃电行为上至少有两个行为人,一是意图通过窃电节省电费,而要求改动电能计量装置的行为人;一是具体在电能计量装置中实施窃电操作的行为人。对于这两个行为人,笔者认为他们对盗窃电能都有共同的故意,应当是一种共同犯罪。从犯罪客体方面,其盗窃对象是不属于自己的电能。从犯罪主观方面,窃电行为人主观上都有盗窃的故意。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由于窃电手段的隐蔽性,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电能的行为。从犯罪构成的这四个要件,可以看出窃电犯罪与盗窃犯罪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应当属于盗窃犯罪的一种。但

3、是,由于窃电种类的繁多,有些窃电犯罪安全隐患较小,如跨接窃电等,对于这种窃电犯罪,以盗窃论并无不妥。但有些窃电犯罪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甚至会危害人们人身、财产安全,甚至危害电网稳定。如目前使用最多、最受窃电人欢迎、隐蔽性最大、操作最方便的一线一地;的窃电方式,这种窃电方法就是交流220V单相设备用户将负载的一端连接到电源的相线,负载的另一端不接至电源的零线,而与大地直接相连,以达到用电目的而又使电能表无法计量的一种窃电方法。因为是自行连接,因此漏电比例接近100%。而一幢住宅共用一根或两根地线,因此一旦该户漏电,就会造成整幢楼的地线带电,此时影响的就不仅仅是窃电人,还会影响到所有共用一根地线的其

4、他居民,经常会造成楼梯扶手带电、金属窗框带电、电器带电的情况,造成电器的损坏。漏电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水管带电,从而导致用水带电,危及人身、财产安全。一旦在电源终端出现了窃电现象,也就是说这个终端使用的装置产生了安全隐患,会直接导致一大片区域内,如整个小区的电压不稳。如果窃电户更多,无序的用电会造成上级电源的压力过大,会出现35千伏的变电站负荷过大的情况,甚至影响到更上一级的110千伏或220千伏变电站设备负荷过载、停运,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如2007年10月27日,上海市徐汇区220千伏长春变电站设备过载,导致设备损害,造成了上海徐家汇地区的大面积停电。这十几个小时的停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过

5、亿,而间接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对于危害性如此之大的窃电行为,仅仅以盗窃犯罪对其进行惩罚,显然威慑性不足够。对于危害他人和电网安全的窃电行为,其显然侵犯到了社会的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正常的生产、工作、生活的安全,而这正是危害公共安全罪与我国刑法分则中其他各类犯罪的最大区别。盗窃的行为仅仅危害的被偷盗的主体的财产安全,是一种侵犯财产权的行为,并不会造成被偷盗人的人身损害,也不会造成其他人的人身、财产损害,更不会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安全。盗窃罪的直接客体在一般情况下为刑法所保护的所有权制度,虽然窃电符合盗窃罪的基本特征,在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都与盗窃

6、罪类似,但在犯罪客体上却有不同,社会公共安全却不是盗窃罪的犯罪客体。而窃电犯罪,往往会侵犯到社会的公共安全。这种犯罪特征使之更接近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因此,实施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窃电行为,如一线一地;、松动令克;这类的窃电行为的,应当是一种盗窃犯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竞合。综上所述,在反窃电管理中,对窃电行为是认定为民事违约行为,还是认定为刑事犯罪行为,应当以窃电的数额及窃电的危害性质为依据进行区分。当窃电行为数额较小、危害不大的时候,可以以违反供用电合同约定要求窃电用户承担违约责任。但当发生数额巨大并且危害巨大甚至危害到社会公众安全的窃电行为时,应当运用刑法的手段对违法窃电的

7、行为进行惩罚。参考文献:【1】 张明慧,闫海.窃电犯罪初论,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03):5.【2】 赵秉志,刘志伟.各国侵占犯罪立法比较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44):113.【3】 肖中华,闵凯.侵占罪中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之含义,法学家,2006(05):69.【4】 陈浩然.理论刑法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版.(2010)虹刑初字第766号,武延娟盗窃电能案。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共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这是司法实践中对于盗窃电能的刑事案件的基本认定方式,即认为盗窃电能应当纳入盗窃罪范畴。盗电导致他人触电身亡 责任人被判蹲狱4年,南方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