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3890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A 卷全国卷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016新课标全国,46)自 20 世纪 50 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 3 000 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 20 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 13 题。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

2、 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市用地结构解析第 1 题,根据材料“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而且城市之间相互独立。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四个核心区都有各自的主要服务功能,核心区之间服务的互补性较强,因此,四个核心服务的种类是不同的,但每个核心区的服务范围都覆盖整个城市,等级也相同,人口具有流动性,所以不可能限制服务人口,故选 A 项。第 2 题,根据

3、材料可知各核心区分工明确,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因此会导致同类产业在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空间分布上集聚到一起。故选 B 项。第 3 题,根据材料可知,20 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兰斯塔德地区形成国际性的城市群,但城镇扩张程度小,结构体系稳点,说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故选 D 项。答案014大纲全国,1011)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 45 题。4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5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解析第 4

4、题,图中显示甲城市建有港口,而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故甲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港口。第 5 题,因该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甲城市是该国最主要的港口,甲城市成为该国的经济中心,进而发展成为该国的首都。答案012大纲文综,9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第 6 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6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 D水路交通枢纽解析根据图中河流和两个城市的相对位置判断,两个特大城市中甲地为成都,乙地为重庆。重庆为山城,陆路交通不方便,因此 A、C

5、两项错误;两者均位于河流沿岸,因此 B 项错误;重庆地处长江航运的要道,同时也是四川盆地进入贵州、湖南,进而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的水路交通要道,因此 D 项正确。答案015新课标,3)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第 7 题。7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解析从材料可知“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

6、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因此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C 项正确。答案C(2015新课标,1)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第 8 题。8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解析本题以珠三角地区传统的基塘农业的转变为背景,考查了城市化及其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基塘农业用地变

7、为建设用地,使水域面积和地表植被减少,导致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减弱,从而使局部大气湿度降低,空气变干,降水减少,故 A、B 项错误;近地面风速的变化与地表粗糙程度相关,基塘改为建设用地导致粗糙程度变大,风速减小,C 项错误;水域面积和植被减少引起的大气湿度降低、空中云量减少等一系列变化将导致局部气温变率增大,故 D 项正确。答案D(2014新课标,1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 。据此完成 910 题。9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10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8、()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解析第 9 题,珠江三角洲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此务工,城市周边农民自建住房的目的就是为附近务工人员提供相对廉价的居住环境,同时当地居民还可提高经济收入。第 10 题,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使得城市住房紧张,同时也促使房价过度增长,因此,收入相对较少的农民工大部分选择租住在城市周边房价相对低廉的地方。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答案地方卷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016北京文综,11) 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下图示意某大城市

9、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回答第 1 题。1据图推断()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解析读图可知,甲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少,不会是多公共服务设施,A 错;乙地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高,不可能位于郊区,B 错;丙区出行次数少,能耗低,不可能商业网点等级低,C 错;丁地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多,可能是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D 对。答案B(2016江苏地理,1314)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 23 题。2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 B C D3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

10、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第 2 题,住宅区在城市多功能区当中占地面积最大,分析图例可知应为住宅区,正确答案为 A。第 3 题,分析图例可知 为住宅区、为工业区、为商业区、为仓储区,因此甲乙方向地租最高的点为处,根据城市人为热量排放特点,工业区附近及交通流量大的住宅区附近气温较高,对比分析 C 项符合题意。答案016天津文综,67)读图文材料,回答 45 题。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中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4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

11、的表述是()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5该市规划了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第 4 题,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离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度。由图可看出该城西北与东北地区地租等值线较稀疏,说明地租梯度变化较小,反映其交通通达度高。故 C 项正确。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远,而南方最近。故 B 项错误。第 5 题

12、,由上题分析知甲地优势主要在交通方面,选项中产业园区最需要现代交通的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答案015天津文综,7)图 1、图 2 分别表示 H 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 15 年间的变化。读图完成第 6 题。图 1H 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图 2H 市城区变化示意图6结合图 2 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变化。从图中看出,城市范围扩大,商业区的分布更广,选项 A 错误。在原有工业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 4 个工业区,选项 滨地区的住宅区并未增多,选项 C 错误。从图中道路

13、的分布可以看出,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选项 D 正确。答案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与城市区位(2015北京文综,3)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7 题。7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A B C D解析根据城市等级体系原理,可以推导出服务范围和经济发展水平、辐射范围有相关性,博物馆的服务范围最大,是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有明显的服务边界,所以是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为周围乡村提供服务应该靠近交通便利的地方,所以为,故 B 项正确。答案B(2015江苏地理,12)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 ,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

14、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 89 题。8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9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解析第 8 题,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据图分析,当时东京城位于水陆交通枢纽,人口高度集聚,商业繁荣发达,最有利条件选择 D 项。第 9 题,考查城市功能。东京当时为北宋都城,以行政功能为主,A 项正确。答案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0(2013广东文综,9 )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是我国四大城

15、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 2008 年相比,2011 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城市首位度城市群2008 年 2011 年京津冀城市群 京 B上海 C广州 D沈阳解析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表中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 2008 年相比,2011 年下降明显的是珠三角城市群,而广州是珠三角城市群最大城市,故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广州。答案C(2012江苏地理,25 26)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 题。(双选)11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B山麓地带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