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63856716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赫拉克利特开创了一个永无休止的运动概 念。可是,我们到底怎样才能领人信服地解 释变动不居的世界呢?显然,解释的基本性 质,应该是它的立论点本身不能是游移不定 的。我们已经知道首先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 的是早期的米利都学派了。此后,也是有一 位米利都学派的思想家对此作出了最后的 答案。此人就是原子论之父留基波(Leucippus )。留基波的鼎盛期约公元 前 440 年(1)。他不仅继承了与米利都 相联系着的科学理性主义哲学,而且也受到 了巴门尼德和芝诺很大的影响。可是,关于 他,人们知道得非常少。因此,人们在提到 原子论的创始者时,通常总是将留基波与德 谟克利特( Demo

2、critus ,约公元 前460年一前 370年)相提并论,或 大多挂靠在德谟克利特的名下。德谟克利特出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的阿布 德拉( Abdera )。他的父亲在当地是一位很有资产和地位的人。德谟克利特拜访过 埃及,埃塞俄比亚,波斯和印度。据并不确 切的史料称,德谟克利特曾就学于阿那克萨 戈拉(Anaxagoras ),和苏格拉底讨论过哲 学。在苏格拉底看来,他就像是奥林匹亚赛 会中的一位五项全能竞赛的胜利者。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 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2),在整个希腊文化 史上,其博学多才的程度除了亚里士多德, 无人能及其项背(3 )。虽然公众给了他很高 的荣誉,但是

3、他喜欢沉思的生活胜过了活跃 的生活,因此婉言谢绝了这些公众的荣誉 而渡过了孤独的余生(4)。据说,留基波曾和巴门尼德一起研究过哲学,但是二者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非存在和存 在一样存在,这就是原子和虚空,它们都是 事物生成的原因。德谟克利特正是把他的思 想加以发展和系统化,使原子论成为体 系。1.原子与虚空留基波一一如果不是德谟克里特的话一一 试图调和以巴门尼德与恩培多克勒分别为 其代表的一元论与多元论而走到了原子论。他们的观点极其有似于近代科学的观点,并且避免了大部分古希腊的暝想所常犯的错 误。亚里士多德说:“但留基波认为他有一 种理论,这种理论与感觉一致,不会取消存 在物的生成、消灭、

4、运动和多样性。在对现 象作了这些说明后,针对坚持存在为一,并 认为没有虚空就无运动的人,他宣称虚空是 非存在,而存在的任何一部分都不是非存在; 因为严格地说,“存在”就是完全充实。但 这样的充实不是一,而是无限多,只是由于 体积太小,不能为肉眼所见。它们在虚空中 被移动(因为虚空存在着),其结合造成事 物的生成,分离导致事物的消灭。在其碰巧 接触的地方,它们就动作与承受(因为在那 里,它们不是一),当被放在一起且被缠结 时,它们也生成。但是,从真正的一,不会 生出多,从真正的多,也不会生出一,这是 不可能的(325a25-36 )”。德谟克利特扩大了留基波的原子理论, 维护 了无限地分开事物是

5、不可能的之信仰, 从而 否定了把存在分解为非存在的思考方式。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以虚空和原子皆为客 观存在的悖论形式来表达的,他认为,万物 的本原是原子 (原子)和虚空。所谓原子, 希腊文的原意就是不可分割性。大概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由无空隙的、紧密的、坚固 的物质所组成的,由于其坚固性而不可能再 分割,它既不能从内部破碎也不能从外部破 碎。每个原子内部是没有质的区别的、不变 的,所以一部分原子不可能比另一部分原子 更坚硬,因而相互破碎。事实上原子就是一 个巴门尼德式的“一”。 而万事万物都是由 原子构成的,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德谟克 利特把虚空视为原子存在和运动的根本条 件。虚空是原子存在

6、的容器和原子运动的前 提。因为在他看来,如果空间都被充满,原 子就无法运动,也就不能结合成具体事物。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结合成万物,而原子分 离时,事物就消亡。他把虚空和原子都视为 万物生成的根本原因。虚空概念的提出是德 谟克利特的一大贡献,它是西方哲学史上首 次出现“空间”这种理论范畴的萌芽(5)。德谟克利特把现代意义上的空间理解为他的“虚空”,在他看来,空间自身是空虚的、 同类的、连续的、无限的。&nb sp;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充满而又坚实的, 所以是“存在”;而虚空是空虚而又稀疏的, 所以是“非存在”。虚空尽管是非存在,然 而它并不是纯粹的虚无,“非存在并不是 不存在,而是相对于有充实

7、性的原子来说, 虚空是没有被充实的。“存在”并不比“非 存在”多点什么,因为虚空并不比物体少点 什么,它们同样都是实在的。德谟克利特之 所以具有这样的在我们看来十分诡异的观 点是基于这样的思维困惑: 对存在可进行无 穷可分的观点将导致非存在, 而根据巴门尼 德的学说,这种非存在是必须被排除的,所 以在芝诺看来,根本就不可能对存在进行分 割。要么是巴门尼德的不可分割的存在;要 么是阿那克萨哥拉的可以无穷尽地分割的 存在二者必居其一 ( 6)。为了回避这种结论,原子论者在“无”前边,在分割的一 个有限数字之后,假定了最后“不可分割的 形式”的存在。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虚空中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而

8、原子自身的运动是它的本质特 征之一。因此,事物运动的原因不在外力的 推动,而就在事物本身之中,这是由原子 本身的属性决定的:球形的原子拖拽着 整个物体运动,原子运动是因为它们的本性 即是永无静止(406b21-23 )。当然,为什么 原子自己能运动,这一点德谟克利特尽管到 处探索却没能在最终作出解释。但是,在逻 辑上而言,由于一切因果式的解释都必定要 有一个任意设想的开端,因而,在德谟克利 特的原子理论里留下来的原子具有的原始 运动而不加以说明的做法就并不能算是缺 欠了。在这一基础之上,德谟克利特还进一步地认 为:原子及由原子组成的物体的所有运动都 是由动作和承受( active and pa

9、ssive ) 所引起的。他区分了原初的运动(primary motion ) 与继起 的效果 (secondary effects ),分别称为冲动和 反应(impulse and reaction )。这一观 点对亚里士多德的动力学观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并且,这一思想还引发了德谟克利特的一个猜想:原子在没有受到阻力的时候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曾经就这一猜想写道:“所有那些古人都知道第一定律(即惯性定 律),他们归之于原子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 因为没有阻力,运动极快而永恒(7) ”。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多的, 甚至于原子的种 类也是无限的,在性质上则没有什么区别。为了说明万物在性质上的差异

10、, 德谟克利特 主张原子在大小和形状上有区别,它们结合 时又有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 (后来的伊壁鸠 鲁补充了重量的特征)。这样,在德谟克利 特那里,原子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则存 在四种区别: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万 物之所以会有千差万别的形态,完全是因为 其中所包含的原子数量、大小、形状、次序 和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在大小上,既然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物质微粒,那么原 子应该很小,小到肉眼看不见。在形状上, 德谟克利特认为有些原子是球形的,有的光 滑,有的粗糙;有的是凹形的,有的是凸形 的,有的甚至是带钩的。他认为太阳和月亮 就是由光滑的球形原子组成的。 构成灵魂的 原子和火原子差不多,它们都

11、是由最精细的 球形原子组成的,所以,它们具有很大的活 动性。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的不可入性(impenetrable )和具有一种密度的比例 (density proportionate )构成了 它们的体积。这一观点影响到了牛顿用密度与体积 来定义物体的质量(8)。现代,由于技术理 性的进步,质量成为比密度更为基础的一个 物理量。但在古代,密度与体积比现代意义 上的质量更具有形而上的特征,“他们设定 所受作用的本原就是浓聚和稀散(985b14-15) ”。德谟克利特有时也将原子的性质与人对物 体的直接感觉联系在一起:“每个不可分的 东西超过得越多,也就越重,所以很显然, 它也就越热” (326

12、a11 )。德谟克利特还试图用原子和虚空的学说来解释许多复杂 的自然现象。例如,他认为磁石和铁是由相 类似的原子构成的,不过磁石的原子比铁原 子更精细,磁石原子之间的空隙比铁原子之 间的空隙要大得多,因此磁石原子的活动能 力更强。由于原子的运动永远趋向于与它相 类似的原子,所以,磁石的原子向铁移动, 钻进了铁原子的空隙,使铁原子运动起来, 并流向磁石。十分明显,他的这个解释是不 符合现代科学的。但是他努力用自然本身的 原因来解释自然现象的理性主义精神则是 可贵的。2、漩涡运动说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之初,在无限的虚空 中充满着无限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原 子,它们向不同方向凌乱运动, 相互碰撞(正 象现代气体分子的运动理论那样),从而形 成一种漩涡运动。在漩涡运动中,相似的原 子聚集在一起。这正像在筛子的旋动中,扁 豆和扁豆、裸麦和裸麦分别聚拢在一起;波 浪把狭长的石块与滚圆的石块分别冲在一 起。圆形的、光滑的、最精细的和最活泼的 原子结合在一 123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