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推进工作计划

上传人:379****76 文档编号:163856623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推进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XX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推进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XX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推进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XX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推进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XX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推进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推进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推进工作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推进工作计划为有力推动XX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形成我市经济发展新增长和先导产业竞争新优势,特制定20XX年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推进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总体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产业发展为目标、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完善要素资源、提升对企服务,推动我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在研发制造、示范应用、产业规模和发展质量实现全方位突破。20XX年目标:力争全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实现销售430亿元,新增销售60亿元;培育超亿企业30家

2、;新增投资项目80个,新增注册资本20亿元;实施智能制造改造项目500项;开展智能制造诊断企业300家;新增入库企业150家;完成人才培训1800人;积极推进一批省级以上智能制造车间项目的申报、认定及建设工作。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规划与战略引导 以关于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及智能制造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基础,以国内外智能制造先进为标杆,结合XX产业生态链特点,开展我市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摸底工作,出台XX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全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借助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等外部力量,共同完成XX人工智能战略规划研究(20XX2030)、

3、XX智能制造发展调研报告XX智能制造企业调查统计分析报告XX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运营跟踪研究等课题。(二)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 深入学习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研究美欧、日韩等发达经济体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最新发展动态。对接国家工信部及、省、市经信条线,组织各区镇招商服务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相关培训、学习活动,并通过调研、观展等其它多种形式,开拓我市招商服务人员对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的视野,促进产业发展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三)跟踪重大产业项目 梳理招商路线图,主动对接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行业内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重点院校(重点学

4、科、重点教授)、重点人才(领军人才)等,抓住产业发展核心,以点带面,汇聚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全年提供项目信息源80个,其中有意向落地项目信息源20个以上;主动对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沈自所智能装备研究院、华为中软国际等重点项目,上述项目每半年开一次推进会。(四)以活动促进产业发展 借助机器人项目签约会、智能制造论坛、金融对接交流会、产业对接会、招商说明会、专业技术论坛及各类展会等大型活动,增进企业沟通,提升产业活力,有效带动我市智能装备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洽谈,调研双方合作契合点,并收集在德智能制造项目信息源,计划于9月在德国举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推介活动。拟于10月

5、在昆举办20XX智造中国年会,广邀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国内外行业组织、国内外知名智能制造领域厂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专业科研院所、知名投资机构等,就智能制造热点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广泛讨论,为中国智造的发展献计献策,并将此次大会办成我国智能制造领域最具权威性和行业前瞻性的盛会。(五)加快创新中心建设 对江苏省智能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组织架构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积极融入国家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新技术孵化、工程化产品开发、检测标准服务、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各项工作逐一落实,力争在智能制造协同创新、核心产品研发等方

6、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六)打造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激发人才发展活力。通过打造XX机器人学院和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以XX智能制造产业紧缺技术人才为核心,以XX技能人才为保障,整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南信华航机器人培训公司、登云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业大学、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等一批教育培训资源,围绕企业实际需求,采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生态链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技能培养,完善智能制造人才自主培育体系,发挥XX市政策引导优势,打造“智能制造”人才乐业环境。(七)健全工作推进机制1、督查落实全年目标任务。根据

7、我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远景目标,制定促进中心的招商服务工作计划,科学分解20XX年各区镇工作任务目标,并以重点工作为核心,倒排时间完成节点,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紧抓目标考核督查,调动区镇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可量化、可督查,确保年度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工作目标如期实现。2、强化统筹协调。建立市、区镇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市级各相关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市经信委、市重点产业促进中心牵头推进全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工作,统筹协调发展过程中有关问题。各区镇、各相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推进机制,研究制订本区域或业务领域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任务。3、制定产业发展工作意

8、见。动态调整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关于加快XX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实施效果评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相应支持条款,最大范围释放政策红利,最大限度激发企业智能化动力,最大可能引育一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后起之秀。4、加大宣传力度。加快XX智造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和专业化服务等核心功能,线上线下相结合,整合重点产业发展各方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杂志期刊、媒体采访等宣传载体,展示XX智能化产业和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最新动态、优秀实践成果和标杆企业示范案例。组织实施20XX中国(XX)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期间重点产业相关企业的参展工作及5月17日的新品发布活动。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