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对点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3853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对点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对点训练(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 12 题。1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上游来水减少 B水库库容逐渐变小C库区水污染加剧 D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答案中显示入库泥沙量大于出库泥沙量,则该水库泥沙不断淤积,水库会不断变浅,库容必然不断变小。22009 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水库库容变小C水库清淤 D水库拦截率高答案中显示出库泥沙量多少主要受拦截率影响,故 2009 年拦截率最低,导致出库泥沙量最大,而该年拦截率突然降低,很可能是人为的水库清淤所致。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 2010

2、2014 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变化。读图完成 34 题。点击观看解答视频3图中、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答案般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则依据选项中的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可判断为林草地。为耕地,为撂荒地,选 A 项。4据图可判断()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答案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图中显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林草地地表径流量最小,表明下渗量最多;而植被覆

3、盖率最低的撂荒地的地表径流量最大,表明下渗量最少。即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 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56 题。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水位(m) 1 5 46 44 06200 150 100 60 40 200 1 300 2 350 820 300 360 3105下列对该湖泊 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湖畔土壤肥力下降湖泊航运条件变差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

4、减弱A BC D答案表中数据可看出,该湖泊 量总体为正,说明湖泊泥沙不断增加,湖畔由于泥沙淤积而土壤肥力升高,故错误;泥沙淤积而湖泊面积减小,会使湖泊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错误;湖泊泥沙淤积而蓄水量变小,则调蓄功能减弱,故错误。6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A华北平原 B长江中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答案湖泊水位从 6 月开始升高,7、8 月达到最大,表明该时段河流水补给湖泊,而季风区河流水补给以降水为主,则该地降水以 78 月为主,结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可判断该湖泊可能位于华北平原。7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

5、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点击观看解答视频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图一)。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 1982 年与 2012 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图二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_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_ _。(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 年面积最大的是_;19822012 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3)分析 19822012 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答案(1) 西

6、北 东南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沿岸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大(2)湖泊 台田鱼塘(3)利用沼泽,种植水稻;发展台田鱼塘;修建水库和水渠;建筑用地占用沼泽。(三点即可)解析第(1)问,从南四湖湖盆的延伸方向可判断其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降水季节变化大,沿岸地区用水量大。第(2)问,从材料二统计图中可直接得出答案。第(3)问,从材料二统计图中可以读出,沼泽面积减少的同时,水稻田、坑塘水库、人工水渠、台田鱼塘、建设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由此可得出答案。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

7、晋( 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土地。读图回答(1)(2) 题。(1)渠建成后,重泉(今蒲城县东南)以东的 1 万多顷盐碱地得到灌溉。以下对盐碱地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井灌井排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大水漫灌平整土地A BC D(2)河流流域具有整体性,商颜沟壑纵横这一特点,与其流域下游地区特征关系密切的是()A水量减少 B经济发达C名胜古迹众多 D形成地上河错答 (1)C(2)A错因分析本组题出错的原因:一是不清楚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导致错选;二是忽视沟壑纵横特点的成因而错选其他选项。正答 (1)A(2)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 第 (1)题,盐碱地的治理措施主要有井灌井排、提高植被覆盖率。平整土地是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大水漫灌会加剧土地盐碱化。故 A 项正确。第(2)题,沟壑纵横主要是流水的侵蚀造成的,其侵蚀下来的泥沙在下游沉积,最终可能会形成地上河。故 D 项正确。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