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自我之四原来我也这么棒》

上传人:他**** 文档编号:163852774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自我之四原来我也这么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把握自我之四原来我也这么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把握自我之四原来我也这么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把握自我之四原来我也这么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把握自我之四原来我也这么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自我之四原来我也这么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自我之四原来我也这么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把握自我之四原来我也这么棒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能力。(二)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心。(三)让学生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和看待学业成绩。二、教学要点(一)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能力。(二)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特点后,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先给学生卖个关子,然后通过小调查,让学生观察、了解我们身边的人是如何看待聪明的。(二)幽默大本营、故事放送。思考。小幽默中的可笑之处在哪里。老农的指责有道理吗。为什么。从而使学生开始接触能力的含义。使学生懂得“智者不可能全能,愚者未必一无是处”。我

2、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能力也是如此,每个人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也有自己的劣势智能。教师讲解。名人、圣人绝不是每个方面都强的,他们只是某些方面发展得超过平常人而已,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和平常人一般,甚至低于平常人也不值得惊讶,关键是能将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三)教师讲解概念:1.能力的含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才能和天才的关系:能力的种类等概念。2.聪明的含义。(四)大家找。通过上面活动和学习后,分组讨论,让每位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能力(即我能做什么。),同时让本组同学帮助补充;最后让每位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提示。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自己什么也不会,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老师应该留意

3、这一点,并强调即使平凡的人也会有自己的特点。(五)动脑筋:1.让学生了解能力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特性不是高不可攀的,通过训练,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2.学习成绩好聪明。动脑筋。可将动脑筋中的题目拿来分组竞赛。就课本中的题目分小组竞赛,看哪个组回答得又快又正确。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一)能力。能力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如有人聪慧,有人笨拙;有人显示了音乐才华,有人则具有组织才能;有人一生成就非凡,有人却碌碌无为等。1.什么是能力。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一个有绘画能力的人,只有在绘画活动中才能施展自己的能力;

4、一个有管理才能的人,也只有在领导一个企业或学校的活动中才能显示出来。当一个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时,也就多少表现了他的能力。2.能力的种类。人的能力是各种各样的,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像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平常我们所说的智力,就是指一般能力。人要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和这些能力的发展分不开。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例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家区别旋律的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以及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等,均属于特

5、殊能力。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一般听觉能力既存在于音乐能力中,也存在于言语能力中。没有听觉一般能力的发展,就不可能发展音乐和言语听觉能力。另一方面,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例如,音乐能力的发展会提高一般的听觉能力,并进而影响言语听觉能力的发展。(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如儿童在家庭中模仿父母的说话、表情,从电视中模仿演员的动作、服饰等。模仿是动物和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往

6、往能超脱具体的知觉情景、思维定势、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在习以为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的联系和关系,提出新的思想,产生新的产品。作家在头脑中构思新的人物形象,创造新的作品;科学家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并用实验证实这些模型,都是创造力的具体表现。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动物能模仿,但不会创造。模仿只能按现成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创造力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式与新途径。人的模仿力和创造力有明显的个别差异。有的人擅长模仿,而创造力较差;有的人既善于模仿又富有创造力。模仿力与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常是先模仿,然后再进行创造的。例如学习书法的人先临摹前人的字帖,以后才创作出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作

7、品。在这个意义上,模仿也可说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等。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艺术表演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操作能力与认知能力不能截然分开。不通过认知能力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就不会有操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操作能力不发展,人的认知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社交能力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力、判别决策能力、调解纠纷能力、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等。这种能力对组织团体,促进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有

8、重要作用。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人的知识有多有少,技能有高有低。那么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究竟怎样。知识是否就等于能力。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埃菲尔铁塔在法国巴黎等;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如开车的知识、计算机数据输入的知识等。人一旦有了知识,就会运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活动。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因而与知识有区别。技能作为活动的方式,有时表现为一种操作活动方式,有时表现为一种心智活动(智力活动)方式。操作技能的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实现的,其

9、动作的对象为物质性的客体,即物体。心智技能(智力活动)的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即观念。总之,这是两种不同的技能。知识、技能并不等于能力,但知识、技能与能力又有密切的关系。首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能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从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与质量上,可以看出其能力的大小。正确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

10、不应该仅根据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去简单地断定这人能力的高低。一个人的能力可能已经表现出来,也可能没有表现出来。仅仅根据知识的多少来断定能力的大小,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其次,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关心他们能力的发展,并促使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果认为知识、技能等于能力,就可能导致只关心知识掌握而忽视能力发展的倾向。再次,由于能力不等于知识,人们才有必要研究评定能力的特殊方法,而不能用知识的评定来代替对能力的鉴定。综上所述,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正确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有助于科学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

11、力,这对个人和社会都非常重要。(二)聪明。1.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对学生聪明与否的直接评价标尺往往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可以称得上聪明的只是为数不多的那部分,大多数学生面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总是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学校与家庭,甚至社会过分夸大了学业成绩与学生未来命运的联系。要让学生意识到,其实聪明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中,还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他方面的聪明与学习成绩好一样重要,这样,学生们就会有意识地发现、发展自己的长处,也为学生的未来走向拓宽r多种可能。2.学校教育中“聪明”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其实主要是认知能力的强弱,而这种聪明往往是和学业成绩紧密联系的,传统的智力测验测量的也是这种认知能力,因

12、此,智商高低,就是这种认知能力的强弱的外在体现。让学生了解我们通常所说的聪明的范畴,智商是什么。在目前的学校教育环境中。很难让学生在观念上对人的能力结构有个相对合理的理解,而且,学生们对什么是聪明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刻板认识,接受差异较大的新见解需要一个过程。(1)聪明概述。我们通常所说的聪明指的是一个人的学业成绩,或者是思维的快捷程度,与心理学里所说中的传统智力较接近,因此,我们往往视聪明为高智商的代名词。聪明的学生是否有着更大的可能性在将来取得某个领域内的成功。智商能否作为预测学生前程的一种有效指标。心理学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传统的智力理论并没有真正、全面地揭示出导致个体成功的因素,一个人在

13、社会上能否取得成功,除了智力因素外,其他因素,如努力、意志力等也非常重要。(2)智商(iq)。智商是指通过测验得到的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数值。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智商的计算公式是:智商(iq)=心理年龄实际年龄x100这是比率智商。例如一个8岁孩子,如果通过了12岁孩子的智力测验题目,这个孩子的智商是iq=(128)100=150,表明其智商很高。智商高于100,表明智力水平较佳,低于100,则智力较差。一般以90110为正常智力范围。在一般人群中,智商呈正态分布,即中等水平的居多,两极端的为少数。3.多元智力。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他突破了

14、传统智力理论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假设: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采用单一的、可量化的智力概念即可以对个体进行恰当的描述。他将人的智力分为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知智力和自然观察者智力。八种智力的组合与操作方式各有特色。人们在八种智能方面所拥有的量各不相同。严格的教育计划过分强调了语文、数学等方面的智力,而贬低了其他认知方式的重要性,因此,许多学生的智力在传统的学业方面未能受到尊重,他们的特长可能难以被发现,这对于学校和社会都可能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第二篇:原来我这么棒读后感原来我这么棒这本书写的是书中的主人公:小瑜,原来我这么棒读后感。她一开始是个

15、很不自信的孩子,后来,她参加了妈妈给他报的一个夏令营活动,使她改变了一生。使我知道了自信的根源在于自己。和别人相比之余而来的自信是一种优越感,说到底是一种自卑感。这使得双方不但无法彼此尊重,更会不自觉地互相伤害。真正的自信,是从对于自己的优点产生自我肯定开始的。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小瑜原本是个不起眼又胆小的女生。有一天,班长突然转学了,老师决定让每个同学轮流担任班长。小瑜吓得好几天做恶梦,结果,自信心不足的她果然在众人面前出糗。妈妈为了让小瑜重新建立自信心,安排她参加“勇气夏令营”。百般不愿意的小瑜,最后,还是答应了妈妈,后来小瑜真的在团体生活中变得更加有信心了,与之前的小瑜比起来,简直就不是

16、同一个人。这,使我感到非常的敬佩。小瑜在期末考试前,书中出现了这么一段简短的对话:今天是期末考最后一天。小瑜知道自己最后一节的美术课考得很差,心情简直是跌到谷底。所以,等老师。待完毕需要事项之后,一脸气嘟嘟地独自离开了教室。“小瑜。高小瑜。”小瑜大踏步地走过操场的时候,好朋友善谊从后面急忙追上来,读后感原来我这么棒读后感。“不是说好了今天要去吃关东煮的吗,你忘啦。”善谊气喘吁吁地一边说着,一边拉住小瑜的手。“我没忘记。”小瑜摇一摇头说道。“那你是怎么了啊。干吗自己一个人溜掉啊。”“今天没心情去吃东西。”刚才答错的美术科考题,还在小瑜的脑海里面转来转去,这个时候哪来的心情去吃什么关东煮。即使是最爱不释手的台地点心牌关东煮,像今天这种日。就算真的吃了,也只会觉得食不知味。“怎么啦,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