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63842395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内涵及我国的发展现状1. 跨境电子商务:对传统外贸模式的颠覆式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是指来白不同关境的贸易参与者依托互联网、移动端等在线交易平台,完成展示、冏谈、成交、支付结算等交易环节,并 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顾客,惠顾消费者的一种国际贸易新业态。跨境电子商务通常由跨境电商平台、 跨境物流公司和跨境支付平台三 大模块构成。跨境电子冏务基于互联网、移动端在线交易等优势,对 传统外贸模式进行颠覆式创新,在交易与支付环节、物流和运营方面 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1) 交易环节的减少以B2C(企业对消费者)出口模式为例。跨境电子商务基于线上交易平 台的运作

2、,整合取代了传统外贸模式下的境内渠道出口商以及境外渠 道中的境外进口商、境外批发商、境外零售商等繁杂的中间交易环节, 拉近了境内生产商与境外消费者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 本,提升利润空间,为消费者提供实惠。等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结算 货款,避免了传统外贸模式下开立信用证等繁琐步骤,使得货款支付 结算更加便捷,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3) 物流时间的节约在传统外贸模式下,大多通过“集装箱”式海运物流交付货物, 不仅 采购周期长,还不便于客户进行货物物流的即时追踪体验。 而跨境电 子商务的物流响应要求较高,采购周期较短,通常采用 UPS DHL等 国际快递公司提供的跨境物流服务, 通过航空快

3、递包裹,极大缩短供 货时间,使用网络对物流信息及时追踪更新,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4) 经营成本的下降跨境电子商务基于互联网平台,便于进行线上网络营销,有效回避传 统外贸模式下通过国际会展、国际长途电话等国际商务接洽方式产生 的国际差旅费用,以及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介投放广告所 产生的国际营销费用。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依托网络将产品研发设计、 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配送与顾客需求信息建立关联,有效缩短供 货周期。与传统外贸模式相比,跨境电子商务具有运营高效、成本节 约的优点。2.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2014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 年艾瑞咨询集团的中国

4、跨境电商行业研究报告(简版)披露,我国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金额2010年为1.3万亿元,2011年1. 8万亿元, 2012年2. 3万亿元,2013年3. 1万亿元,每年以30吩40%勺速度 增长,远高于同期的总体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速。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 易额占国家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 2010年的6. 3毗升至2013年的 11. 9%预计2017年将达到23. 1%然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 展也受到海关、商检、结汇、税收等方面的制约。例如,目前我国海 关监管机制主要针对传统外贸B2B(企业对企业)模式的大宗货物贸易,对于数量少、批次多、品类繁杂、供货期短等特点的跨境电子商 务监管流程相对

5、滞后,通关和检验检疫手续繁杂。另外,针对以快件 订单方式进行出口交易的跨境电商货物,按现有税收政策,无法进行相关结汇和享受出口退税,从而使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为解决上述问 题,促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一 系列配套政策措施。2009年7月1日,央行颁布跨境贸易人民币 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筛选、试点业 务类型、操作方式等问题进行规范。2012年,海关总署在上海、重 庆、郑州、宁波、杭州 5个城市开展首批跨境电商服务试点,2013 年底启动第二批试点扩容至广州、 深圳、苏州等10余城市。2013年, 商务部出台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

6、关政策意见的通 知,针对新型海关监管模式、检验监管模式、企业收结汇、跨境支付结算、出口税收政策以及出口信用体系等方面, 制定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的政策措施。2014年3月海关总署出台关于跨境贸 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网购保税进口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试点的网购保税进口商品为个人生活消费品,并对其金额及数量做出具体 规定。通过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 易中的比重必将逐步提高,从而成为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新载 体。3. 上海白贸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情况2013年底,上海白贸区率先启动试点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一站式平台 “跨境通”,提供跨境电商配套服务 :基于互联网接入,国内

7、 顾客可以享受到一站式跨境商品导购与交易服务,跨境电商企业则可 以体验基于上海口岸通关一体化服务。截至2015年4月,“跨境通” 电商平台提供的进口通道,有白贸区的仓储保税模式和海外直邮模式 (通过海外发货,直接快递给消费者)两种。在降低关税上,通过“跨 境通”平台进境商品享有一定程度上的税收优惠。 普通货物的进口税 通常包含进口关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而跨境电商进口商 品按行邮税率(包含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征收,按不同商品分 为10% 20% 30% 50嘴4档税率:以进口 2000元金项链为例,普 通进口货物根据原产地不同而享受不同的进口关税率,按最惠国税 率、协定税率和普通

8、关税率征收的进口税分别为 925元、457元、3499元,而跨境电商以10%亍邮税率征收的进口税仅为200元。上海白贸 区“跨境通”平台不仅具备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而且还具有跨境商品展示交易功能,整合跨境通关物流、支付结算等功能集成优势,具 体包括:(1) 在跨境支付平台建设方面,依托控股股东东方支付(专业从事第三方支付)的资源平台,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2) 在跨境物流平台建设方面,与国际国内知名物流公司 DHLUPS TNT以及顺丰速运合作,确保跨境商品配送的安全准时。(3) 在跨境通关平台建设方面,与全国百优报关企业欣海报关公司合作完成跨境商品的通关一体化流程。另据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

9、所课题组 2014年的调研反馈,上海白 贸区“跨境通”平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平台入驻的跨境电商企业偏少,截至2014年5月仅有7家直邮进 口企业以及5家白贸保税进口企业; 平台可供网购商品种类偏少,仅有进口食品、鞋靴箱包、个护彩妆等6个种类;(3)由于商品展示及信息筛选方面与消费者习惯不符,导致消费者网 购体验不佳;(4)跨境电商售后服务缺位。二、上海白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角色定位与突破口1. 角色定位从上海白贸区白身角度来看,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主要致 力于两个“探索者”的角色定位。(1) 定位于新型贸易业态功能培育的探索者当前,全球贸易价值链的 重构整合,服务业与制造

10、业的跨界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促 成了跨境电子商务、离岸贸易、保税展示交易平台等新型贸易业态的 涌现。上海白贸区肩负着为促进贸易便利化积累可复制、可推广试点经验的历史使命,应率先成为新型贸易业态的探路者, 推进跨境电子 商务白贸保税进口等模式在上海白贸区范围内的先行先试,并重视新型贸易业态的功能培育,构建与之相匹配的通关、检验检疫、物流及 支付结算等支撑平台,进而服务全国。(2) 定位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监管模式创新的探索者近年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先后发起TPP TTIP和PS梏新一轮以投资、服务贸易白由 化,强调公平竞争和权益保护为主的多边贸易谈判,力图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

11、,来取代目前的WT飒则,所以中国面 临着严峻的“二次入世”的挑战。 在此形势下,为进一步突破传统经 济体制的束缚,构建法制基础上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上海白贸区应 主动承担起我国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监管模式创新的新使命, 创新与国际高水准贸易规则相适应的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强化对跨境电商业务的事中事后监管,发挥制度创新引领示范效应。2.突破口上海白贸区跨境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将在 3个方面形成突破:(1) 接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习近平主席向国际 倡议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 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是开放包容的区域经济合作框

12、架。长江经济带以上海为龙头,串联起江、浙、皖、赣等11省市,其人口及GDP比重占全国40咖上。而上海白贸区是对接“一带一 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双向开放关键节点,是贯彻国家战略各项新举措的试验田。上海白贸区试点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 务等新型贸易业态,有助于解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国白贸区战略等国家级战略之间的联络机制缺位I可题。 通过 跨境通 等 跨境电商平台的试点与全国推广,有助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 区合作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对内强化上海口岸的枢纽中转功能, 服务 于长江经济带内陆城市的跨境贸易需求, 发挥白贸区对长江经济带乃 至全国地区的区域增长极辐射带动作用。(2

13、) 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联动发展近年来,上海推进实施“创新 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加快上海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四 个中心”建设。在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20142015年重点工作 安排上,着力推动贸易制度、贸易方式“两个创新”,促进贸易主体 能级和贸易服务功能“两个提升”,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和贸易投资环 境“两个完善”。依托上海白贸区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联动, 创 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有利于“两个创新”、“两个提升”和“两个 完善”合力推进上海新兴产业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服务于上海、 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实体经济发展。(3) 与上海白贸区各个片区的特色功能优势结合按照 2014年12

14、月国务院关于推广上海白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部署,上海白贸区首次扩区并形成保税区、陆家嘴、张江、金桥 4个片区。作为国家扩大 开放战略的试验田,上海白贸区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需整合4个 片区的特色和功能,形成开放促改革新合力,发挥制度创新的连锁效 应和协同效应。三、上海白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举措支持上海白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进而推广至全国,建议试点以下 4个方面的创新举措:1.制度创新举措(1) 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联动,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单一窗口”建设,服务长江经济带将跨境电子商务的通关、 检验检疫等监管部门 逐步纳入“单一窗口”平台,进一步优化上海白贸区跨境电子商务的 通

15、关流程。探索上海白贸区与长三角区域跨境电子商务“单一窗口” 建设,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一体 化。(2) 持续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贸易 便利化改革通过深入调研,形成跨境电子商务新型贸易业态的贸易便 利化制度创新,在上海白贸区内注册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中先行先 试。推动施行“一线放开”,准许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凭进口舱单将商 品直接进入白贸区海关特殊监管区,探索简化进境备案清单的申报手 续。坚定执行“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确保通关电子数据联网,通过 对比跨境商品的备案清单、卡口核注管理、风险监控等措施强化跨境 电子商务保税进口模式的通关管理,促进“

16、二线”与“一线”监管模 式的顺利对接和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制度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3) 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状态分类监管试点依据风险可控原则,创新上海白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状态分类监管模式试点, 明确跨境商 品属性划分标准,对跨境物品限额标准等核心问题作出规定, 促进跨 境电子商务的贸易便利化。(4) 研究完善促进跨境电子冏务投资和贸易的税收制度创新在不影响 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前提下,试点调整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外投资 所得的抵免办法。探索简易征税监管模式,研究适合跨境电子商务业 务的税收制度。(5) 依托跨境电子商务创新示范区,推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的制度创 新利用上海白贸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保税功能优势,吸引跨境电商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