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应用实例与程序解说-实验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63784249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应用实例与程序解说-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PLC应用实例与程序解说-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PLC应用实例与程序解说-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PLC应用实例与程序解说-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PLC应用实例与程序解说-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LC应用实例与程序解说-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应用实例与程序解说-实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C应用实例与程序解说电子工业出版社 策划编辑:张 榕 责任编辑:张 帆 杨公源 张 牧 主编实验大纲实验1:电动机正反转连锁控制1. 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使用按钮互锁、输出位互锁和接触器辅助接点互锁相结合的安全控制编程方法。电器控制电路中的“连锁”控制是指采用复合按钮互锁与接触器辅助接点互锁相结合的安全控制方法。所谓复合按钮,通常是具有一组常闭接点和一组常开接点的按钮,当用手指按压时,常闭接点先断开而后常开接点闭合。2. 实验要求1)掌握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方法2)掌握PLC设定方法3)要求编写使用按钮互锁和输出位互锁的程序4)要求编写使用按钮互锁和接触器辅助接点互锁的程序3. 实验设

2、备1)电源单元PA205R;2)CPU单元CJ1M-CPU22;3)直流输入单元CJ1W-ID211;4)接点输出单元CJ1W-OC211;5)开关电源S-150-24,24VDC,5.5A;6)CJX2-E小型接触器,线圈电压24VDC;7)SU848-2型直流电动机,24VDC,40W,其它型号的微型直流电机(24VDC)均可使用;8)AH-164-E型按钮,3只;9)相关的元器件。4. 实验步骤1)完成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2)完成PLC设定3)编写使用按钮互锁和输出位互锁的程序4)编写使用按钮互锁和接触器辅助接点互锁的程序提示:采用PLC控制时,正转启动按钮与反转启动按钮均采用常开

3、按钮,利用各自的常闭软接点进行按钮互锁控制。参考梯形图见使用CX-P编程的实验1梯形图。5. 实验记录与实验结果分析实验2:两台电动机按时间交替控制1. 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两台电动机按时间交替控制的编程方法。掌握使用定时器实现交替控制的编程方法。掌握使用计数器和上升沿微分指令设定交替工作周期数的编程方法。2. 实验要求1)掌握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方法2)掌握PLC设定方法3)要求第一台电动机运行6秒,停止4秒,第二台电动机的工作状态与第一台相反,即交替工作,10秒钟为一个周期,各自完成6个周期后,两台电动机均停止。3. 实验设备1)电源单元PA205R;2)CPU单元CJ1M-CPU22

4、;3)直流输入单元CJ1W-ID211,4)接点输出单元CJ1W-OC211;5)开关电源S-150-24,24VDC,5.5A;6)CJX2-E小型接触器,线圈电压24VDC;7)SU848-2型直流电动机,24VDC,40W,2台,其它型号的微型直流电机(24VDC)均可使用;8)AH-164-E型按钮,2只,9)相关的元器件。4. 实验步骤1)完成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2)完成PLC设定3)编写使用定时器、计数器和上升沿微分指令的程序提示:利用两个定时器可组成多谐振荡器,实现交替工作模式。利用计数器和上升沿微分指令可设定交替工作的周期数。参考梯形图见使用CX-P编程的实验2梯形图。5

5、. 实验记录与实验结果分析实验3:三台电动机顺序运行控制1. 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三台电动机顺序运行控制的编程方法。掌握使用定时器实现顺序运行的编程方法。掌握使用输出位自锁和接触器辅助接点自锁的编程方法。2. 实验要求1)掌握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方法2)掌握PLC设定方法3)要求第一台电动机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二台电动机自动启动运行,第二台电动机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三台电动机自动启动运行。用一个按钮同时停止三台电动机运行。3. 实验设备1)电源单元PA205R;2)CPU单元CJ1M-CPU22;3)直流输入单元CJ1W-ID211,4)接点输出单元CJ1W-OC211;5)开关电源S

6、-150-24,24VDC,5.5A;6)CJX2-E小型接触器,线圈电压24VDC;7)SU848-2型直流电动机,24VDC,40W,3台,其它型号的微型直流电机(24VDC)均可使用;8)AH-164-E型按钮,2只;9)相关元器件。4. 实验步骤1)完成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2)完成PLC设定3)编写使用定时器的三台电动机顺序运行程序提示:利用定时器实现三台电动机的顺序运行。利用定时器的完成标志位及其相应输出位的自锁实现设定时间的顺序启动运行。参考梯形图见使用CX-P编制的实验3梯形图。5. 实验记录与实验结果分析实验4:电动机正反转时间控制1. 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电动机正反转时间

7、控制的编程方法。掌握使用定时器实现正转时间控制和反转时间控制的编程方法。2. 实验要求1)掌握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方法2)掌握PLC设定方法3)要求电动机正转一段时间后自动反转,反转一段时间后再次自动正转,如此循环运行。需要停止时,可按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运行。3. 实验设备1)电源单元PA205R;2)CPU单元CJ1M-CPU22;3)直流输入单元CJ1W-ID211,4)接点输出单元CJ1W-OC211;5)开关电源S-150-24,24VDC,5.5A;6)CJX2-E小型接触器,线圈电压24VDC;7)SU848-2型直流电动机,24VDC,40W,1台;8)AH-164-E型

8、按钮,2只;9)相关元器件。4. 实验步骤1)完成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2)完成PLC设定3)编写使用定时器的电动机正反转时间控制程序。提示:利用定时器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时间控制。利用定时器的完成标志位及其相应输出位的自锁实现设定时间的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使用按钮互锁和输出位互锁实现连锁控制。参考梯形图见使用CX-P编制的实验4梯形图。5. 实验记录与实验结果分析实验5: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1. 实验目的了解使用常规电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掌握使用PLC的Y降压启动控制编程方法。掌握使用按钮互锁、输出位互锁和接触器辅助接点互锁相结合的安全控制编程方法。2. 实验要求1

9、)掌握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方法2)掌握PLC设定方法3)要求当按动启动按钮时,首先是Y接触器得电吸合,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Y型,接着电源接触器得电吸合,其常开接点闭合实现自锁,接通电动机电源,电动机以Y型接法降压启动,同时,Y定时器开始计时,当设定的启动时间到时,Y接触器释放,电源接触器仍保持接通状态。经0.5秒的延时,接触器得电吸合,电动机定子绕组以D接法运行。需要停止时,可按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运行。3. 实验设备1)电源单元PA205R;2)CPU单元CJ1M-CPU22;3)直流输入单元CJ1W-ID211,4)接点输出单元CJ1W-OC211;5)开关电源S-150-24

10、,24VDC,5.5A;6)CJX2-E小型接触器,线圈电压24VDC,3只;7)JLO-21-4型三相异步电动机,270W,1台;8)AH-164-E型按钮,2只;9)相关元器件。4. 实验步骤1)完成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2)完成PLC设定3)编写使用定时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程序。提示:利用定时器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利用定时器的完成标志位及其相应输出位实现Y切换,注意。定时器的定时时间比Y定时器的定时时间稍长一些,如长0.5秒,即在完成Y型接法启动后再经过0.5秒的延时才以D接法运行,这是为了更加安全,防止Y接触器尚未完全释放时接触器就吸合而造成电源短路事故。

11、参考梯形图见使用CX-P编制的实验5梯形图。5. 实验记录与实验结果分析实验6:电子凸轮控制器1. 实验目的了解组合凸轮的功能,即需要检测某一个轴(通常是主轴)的角位置,并在不同的角位置发出ON、OFF信号,以便产生相应的动作。过去,这一功能是由机械凸轮并配以限位开关来完成的,当改变工艺过程时,需要重新制作机械凸轮,十分不便。 使用块比较指令BCMP(068)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这一功能,这就是“电子凸轮”功能。通过本实验,可掌握块比较指令的应用方法及角位移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掌握CPU单元CJ1M-CPU22的内置高速计数器功能的应用。2. 实验要求1)掌握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方法2)

12、掌握PLC设定方法3)要求编写具有4个电子凸轮的控制程序。3. 实验设备1)电源单元PA205R;2)CPU单元CJ1M-CPU22;3)直流输入单元CJ1W-ID211,4)接点输出单元CJ1W-OC211;5)开关电源S-150-24,24VDC,5.5A;6)CJX2-E小型接触器,线圈电压24VDC,3只;7)SU848-2型直流电动机,24VDC,40W,1台;8)AH-164-E型按钮,1只;9)E6B2-CWZ5C型增量式旋转编码器;10)相关元器件。4. 实验步骤1)完成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2)完成PLC设定3)编写使用块比较指令的4个电子凸轮控制程序。提示:根据工艺要求

13、,每个电子凸轮的ON状态为2个,OFF状态为2个,即每个电子凸轮包含4个区间,每个区间都由下限数据和上限数据组成,故每个电子凸轮包含8个数据,4个电子凸轮总共有32个数据。应建立电子凸轮数据设置表,数据以十六进制表示。参考梯形图见使用CX-P编制的实验6梯形图。5. 实验记录与实验结果分析实验7:自动增益控制1. 实验目的了解线性控制系统固定增益数值难于满足既要响应快又要无超调振荡的要求。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系统就能根据误差的变化自动改变增益值,利用块比较指令BCMP(068)就可以方便地实现自动增益控制,实现既响应快又无超调振荡的目标。2. 实验要求1)掌握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方法2)掌

14、握PLC设定方法3)要求编写具有16级增益的控制程序。3. 实验设备1)电源单元PA205R;2)CPU单元CJ1M-CPU22;3)直流输入单元CJ1W-ID211,4)接点输出单元CJ1W-OC211;5)模拟量输出单元DA08V;6)开关电源S-150-24,24VDC,5.5A;7)CJX2-E小型接触器,线圈电压24VDC,3只;8)SU848-2型直流电动机,24VDC,40W,1台,配套驱动器1台;9)AH-164-E型按钮,1只;10)E6B2-CWZ5C型增量式旋转编码器;11)相关元器件。4. 实验步骤1)完成PLC的I/O表和单元设置2)完成PLC设定3)完成DA08V的

15、设定4)完成内置高速计数器的设定5)编写使用块比较指令的16级自动增益控制程序。提示:一条块比较指令可以设置16级增益,应建立数据设置表,有16个下限数据和16个上限数据,共32个数据,数据以十六进制表示。将闭环控制动态过程中的误差划分为16级,根据动态特性确定16级增益,经多次实验后,确定一组最佳增益数据。参考梯形图见使用CX-P编制的实验7梯形图。5. 实验记录与实验结果分析实验8:多电机速比控制1. 实验目的在纺织、造纸、塑料薄膜、胶片、橡胶、复合材料以及金属带材或线材的加工生产设备中,普遍采用多电机传动控制系统。这类传动系统在稳态时侧重于耦合跟踪,在动态过程中则侧重于速比控制。通过本实验,可了解并掌握多电机速比控制的编程方法和系统调试方法。掌握块比较指令BCMP(068)在实现多电动机速比控制方面的应用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