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锦江案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78194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治理——锦江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区治理——锦江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区治理——锦江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区治理——锦江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区治理——锦江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区治理——锦江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治理——锦江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治理改革案例街道体制改革 (放视频)2008 年起,锦江区开始创新城市管理机制,街道剥离经济职能,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在剥离经济职能后,街道办想要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必须要下沉,以社区为平台。由此,迈出了改革的第二步,具有锦江特色的社区治理机制改革,这是对街道改革的深化和完善;而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则是改革的必要补充。社区治理新机制(一)社区党组织建设在社区治理机制改革中,注重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普遍设立社区党委或党总支,实现党组织向院落、楼栋、单元及各类社会、经济组织的全覆盖;通过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工作委员会主任、社区党

2、组织对社区重大事项拥有提案权和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等措施,使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在社区治理中的组织、领导、监督作用 社区推行的是开放型党员管理制度,这样能让党员“全天候”发挥作用。“我们打破组织关系束缚,明确凡在院落居住的党员只需亮明身份,即可参加院落党支部的一切工作和活动。” 新模式之下,党支部由此深入到居民院落,成为居民自治的引导者和推动者,也保证上级党委、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居民院落,开创出党建的全新局面。(二)行政职能与社区事务的划分居委会的回归随着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行政事务和社会管理职能“集体”下放,小小社区手忙脚乱。推进社区角色转变、职能归位,给社区定

3、好位、明职责是关键,即哪些事情必须由社区做,哪些事情不该由社区承担。“过去,一些社区干部对社区和政府的职能划分模糊,”体制不顺的因素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工站人员交叉任职,多重身份模糊了工作职能界线。这种社区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社区居委会管得多,服务得少,主要精力都用于应付政府交办的任务,居民利益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例如,十几块牌子并列门口,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过来,这是传统街道居委会管理模式面对日新月异社会发展时遭遇的尴尬。尴尬的根源在于居委会日益浓厚的行政色彩和自治服务功能的弱化。锦江区在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在制度设计上抓住了关键。通过制度2规范、项目

4、核准,初步“梳理”行政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政府委托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的边界,为解决社区功能错位、基层公共服务运转不畅的问题带来了契机。 2008 年 12 月 5 日,成都市首个社区公共服务站在双桂路街办挂牌成立,按照社区工作准入机制,社区不再无偿承担职责范围以外的其他政府行政事务,此前分派到社区的大部分政务性工作收归公共服务站。从此,社区可以放下庞杂事务,真正为社区居民服务。 “社区物管中心 ”:从 2009 年 3 月开始,锦江区陆续在全区 850 个无物管院落,推行物业管理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行在街道办事处增设物业管理科;在全国首创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在成都市率先实行一个社区每年 10 万

5、元标准的老旧住宅区房屋公共应急维修专项资金。通过积极与专业机构合作,为老旧住宅区及时提供有偿或低偿应急服务,目前锦江区已有 50 家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取得资质证书。社区居委会回归自治组织本位,充当政府部门、社会中介组织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当好居民权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同时,锦江区还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审批制度、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聘用管理办法、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等,初步形成了社会管理与社区自治互联、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互补、政府支持与社区资源互动的社区治理机制。锦江区提出 “让居委会归位”,将行政事务从社区居委会中剥离出来,让“小巷总理”们从“政府之腿”变为“居民之手”,重新回到

6、走街串巷、民事调解、采集民意等这些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来。从这个意义上看,居委会归位,是居民久违的归宿感,也是社区管理、居民自治的新天地。 在调查中,记者也看到了“政府加劲干,群众一边看”的个别现象。症结在哪里呢?他们大都认为,居委会与他们的利益关联度不高。对居委会不了解,也没有兴趣了解,是因为这件事没有意义或价值所导致的。这就需要进一步激活居委会和居民的关联。今后,居委会要想办法考虑居民安居乐业缺什么,需要什么,居民能从社区中得到什么,居委会要尽量满足居民需求。“人们总是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比较关心,所以居委会就要结合居民切身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公

7、益的,也可以是有偿的。”3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社区工作的透明度愈来愈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意愿也愈来愈强,这对推动社区建设带来了哪些影响? 很多居民认为社区建设与发展是政府的事,对社区活动不热心、不参与,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社区建设的主体。社区建设和发展,首先就要让居民参与进来,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权,合理的诉求要全力给予满足、落实。如此一来,居民才会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地位得到认可,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将激发出来。 例 1 自实施社区治理机制改革以来,双桂路五福桥社区推行社区居民代表常任制、社区重大事项提案制、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决策制,居民自治活力由此明显增强。社区

8、居民代表就是居民群众心中的“议事代表”,关心社区建设,反映群众呼声,行使决策权力,监督社区工作。在社区居民代表委员会的监督下,48 件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提案和建议及时办结。在双桂路街办五福桥社区徐素清老人家的墙上,张贴着一张徐婆婆特别珍爱的奖状。 “奖状是社区颁发的, 还给了 200 元奖金。” 身上荣誉无数的徐婆婆缘何对这张奖状情有独钟?“老有所为嘛,这是我为社区 贡献力量的见证,社区也成了我发挥作用的新舞台。 ” 社区启动治理机制改革试点后,徐婆婆抱着试试的态度,联合了其他 6 位居民,向居委会递交了一份关于在沙河边上设警务室的提案。 一个月后,一座崭新漂亮的警务室便矗立在了沙河岸边。“

9、 我开始以为多半又没有下文了,哪晓得那么快,提案就得到了落 实。 ”吃过晚饭,在沙河边悠闲地散步,徐婆婆总忍不住骄傲地 给老伴讲那就是我们提议后建的。例 22009 年 9 月 18 日,一场具有特别意义的居民代表大会在永兴社区会议室召开,到会 81 名居民代表,讨论提议的 5 个项目。经过 大伙儿投票表决,两个修建休闲活动室的项目被否决了, “作为社区而言,确 实 想推动休闲活动室建设,但被否决了,这对于社区,对于居民来说,都是第一次。” 永兴社区党委书记肖文4忠说,现在回想起来,居民的否决保 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两个被否决的项目一个是北顺街 6 号院拟建休闲活动室,否决原因是要破坏绿化,也

10、涉及违建;另外一个宿舍拟建休闲室,被否决是因为该路是即将打通的断头路,该宿舍有可能属拆迁范围,即便建设了也只有非常短的寿命。否决,让社区居民自治有了真正意义。” 例 3:双桂路街道社区治理机制改革的体会主要是奉行依法管理,按照社区居民组织法依法选举社区两委成员,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居民代表,依法选举社区居民特邀代表,依法选举成立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工作委员会,依法选举党务监督小组成员,同 时将治理单元划小,细化到院落、楼 栋,甚至某个群众性团体,比如,按照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在新建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在老式院落成立“住户管理委员会”,在单 位宿舍成立“家属管理委员会”等居民自治组织,改变原来存在的

11、行政命令代替法律、法规,或者 说有法不依所带来的管理不规范、安全无保障、服务不到位、环境低层次等问题。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锦江区的社区创新让我们看到,政府对社区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至关重要,只有重视社区建设,才能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才能使更多的社区居民得到基本公共服务,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们的政府部门习惯于布置工作,一句“进社区”,就把本该部门承担的责任和任务统统交给社区去办;社区也由于各种现实原因更多地听命于政府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很难履行作为居民代表的职责。锦江区的改革在社区管理层面力图真正实现“政府与社会分离”,明确界定了

12、街道在社区的工作平台和窗口社区公共服务站,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及其工作委员会与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各自的主要职责、人员配备、工作方式、财务管理等细则,破解“事该谁做”、“人从哪来”、“钱由谁给”等现实中的瓶颈问题,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创新。通过明确社区公共服务站的职能,5把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提供的服务内容落实到社区,并公之于众;通过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工作委员会做实居民代表常任制、社区重大事项提案制;通过社区事务听证会、社区民情恳谈会等制度化规定,切实帮助社区组织发挥代表居民实施治理、表达诉求、协调利益等功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说到底,是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把过去集中在政府手里的权力、资源重新归还给社会。锦江区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以社区治理为根本,以服务群众为目的,通过制度设计给社区发展营造环境、提供资源、赋予权力,体现了政府对社区的领导、指导、支持和帮助。社区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不仅仅是强调领导,更重要的是提供发展条件和公共资源,要为社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工作支持,要帮助社区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社区主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