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76640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黄健内容提要 网络文化传播的迅速发展,为鲁迅成为大众文化传播对象提供了一个宽广的交流平台。网络的虚拟性、实时性、互动性、隐蔽性和开放性,给大众对鲁迅的再认知、再定位、再塑造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为进入网络时代的鲁迅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网络文化传播中,鲁迅往往被当作一种精神性的符号而广为流传。这样,随着网络文化传播的发展,大众将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入地了解这位民族的文化伟人,领悟他的思想风采,从而促使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成为鲁迅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关键词 网络文化传播鲁迅研究生长点 进入网络时代,鲁迅作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内容,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它显示出鲁迅研

2、究开始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化、大众化的阶段。当鲁迅进入网络而被广泛传播时,鲁迅形象原有的符号指代、意义指向和文化内涵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网络的虚拟性、实时性、互动性、隐蔽性和开放性,都为大众对鲁迅的再认知、再定位、再塑造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为进入网络时代的鲁迅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对于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如何予以学理上的探讨,应引起鲁迅研究界的重视。传播学原理揭示出文化传播的特点是“一个心灵可能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过程” ,是“对一系列传递消息的讯号所含的内容的分享” 。(1)(53)当鲁迅作为文化传播对象,藉网络进行广泛而互动、开放式的传播时,在这种“分享”中,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都对

3、鲁迅的再认知给予了主体方面的充分想象和新的感知。传播过程始终都蕴藉着对鲁迅的认同或排斥的文化心理,其传播与可塑的自由度相当大。从社会文化心理的分析角度上来看,探讨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将有助于摆脱以往对鲁迅认知上的单纯性的意识形态定位影响,真正认识和把握住鲁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与价值。尤其是在结合民间性的舆论导向,更能深入地认识和把握住鲁迅作为一代文化伟人的历史功绩和价值意义。一网络文化传播具有大众传播属性和特征。大众传播是一个逐渐汇聚的舆论过程,活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并产生广泛的影响。丹尼尔麦奎尔等人指出,大众“传播过程实际上是永无止境的” ,它是“社会的一个结合部分”(2)(2

4、3)。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网络的言论自由1,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诸如 BBS、QQ、MSN、EMAIL 和聊天室等方式,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进行包括个体对群体、个体对个体、群体对群体、群体对个体等方式的对话交流,也可以通过制作网页,建立网站,对外发布、传播信息。网络的发达,为大众文化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人们能够突破文化与语言障碍,进行跨文化的交流(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网络文化传播的迅速发展,为鲁迅成为大众文化传播对象提供了一个宽广的交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全球知名的 Google 引擎检索“鲁迅” (简体和繁体

5、中文检索,不包括英文或其他语言的检索,时间为 2004 年 7 月 28 日,下同) ,符合检索条件的约 334,000 项(不包括图像网页,下同) 。通过国内知名的“搜狐”引擎检索,有 133 825 项符合检索条件,而通过“百度”引擎检索,符合条件的相关网页就多达 951 000 篇。由此可见,在互联网上,鲁迅所涵盖的面是相当广泛的。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有关鲁迅的网站或相关网页的建立、制作、发布,并不是官方或相应的组织行为,而是民间的自发行为、个体行为。这说明在网络文化传播中,鲁迅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来自民间性的、个体性的网络文化传播,说明鲁迅的大众文化价值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深究网络文化传

6、播中的鲁迅现象,不难发现,网络交流平台的构筑,为人们走进这位 20 世纪最为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便利。网络不仅为随意下载鲁迅作品提供了快捷的服务,而且也为随意性地发表评论鲁迅的帖子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园地2。从对网友所发帖子的内容分析上来看,总的来说都表现了对鲁迅的崇敬之情。不少网友都结合自身对鲁迅的认识,表达了对鲁迅的认同。一位名为“鸟朦胧(cryo) ”的网友这样写道:“他(指鲁迅)是上帝!真正的文人,思想家!”名为 aiai 的网友则这样写道:“中学时,我们很讨厌鲁迅的文章考试时占分特大又出了名的晦涩难懂。年纪渐长之后,才发现我的生活中不能没有他的文章来答疑解惑!是他,使我

7、擦亮了眼睛,坚持了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 。我们的生活中不能少了他虽然他的尖锐使我们心痛(3)(37)。 ”这些匿名发帖子的网友,应该说在言论自由方面,是不受任何干预的。从大众文化传播的角度上来分析,可以说这种自发性的言论,深刻地反映出了鲁迅在民众心目中的真正地位。传播学认为,在大众文化传播当中,享有声誉的传播对象总是能够代表一种民意,反映一种心声,并引发人们对传播对象更多的态度改变。传播学者宣伟伯指出:“要是传者在听众心目中是他所讲题目的专家或者不是想借演讲来替自己宣传或图利,便会比专家、又不客观的传者更能引发传通(传播)的效果。要是传者兼具二者既有权威又值得信任,便能得到更大的效果(4)。

8、 ”鲁迅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显然不是那种 “想借演讲来替自己宣传或图利”所炮制出来的。如果说官方宣传往往具有鲜明的官方意图,那么,民间性言论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见,则往往是一种不受某种外在旨意而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态度。网络文化传播的互动性,为不同观点的交锋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网络时代,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可能引起网络的大讨论。如网络展开的有关鲁迅评价问题,就为不同的观点进行互动式的交流提供了园地。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网站(特别是其“强国论坛” )“人民网” (http:/)在“观点专栏”里,就设有“鲁迅在今天的意义”一栏,分别以“呼唤鲁迅” 、 “解读鲁迅” 、 “应用鲁迅”和“怀念鲁迅”四个不同的

9、专题,汇集了网上对鲁迅的各种评价,为大众参与对鲁迅的评价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依据。还有像针对贬低鲁迅的现象,作家陈村就曾在国内著名的文学性综合网站“榕树下”(http:/) ,发表了题为我爱鲁迅的文章,直抒己见:“我写过一点和鲁迅有关的文字。比如写过谁在讨厌鲁迅和看先生骂人 。文学还是镜子,可以照见愚蠢或智慧,心地坦荡或心术不正。鲁迅就是镜子。他与别的镜子不同的是,这面镜子前,小丑太多了。我眼里的鲁迅是个作家,作家本来的意思是要读他的作品,而不是请君借他作品干自己私活的人,我愿意一次次地读他,而不想任何理论,不去想人家见他死了强加给他的那几种伟大3。 ”曾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王朔 我看鲁迅一文,许多

10、网友就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名为“许冠楠”的网友就发表了题为我眼中的鲁迅一文,指出:“鲁迅,永远值得体味和纪念的伟人。即使他依然离我们很远,也不能阻碍我对他的敬意,尤其为了他那份独战的勇气。作为革命先驱,他肩负匡复中华,振兴民族的重任;作为思想家,他力图变革清除残留的旧文化旧思潮;作为中国文人他又比常人更敏锐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正处于一个黑屋子,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些于他都太痛苦。然而他却顽强地经受下来,依旧倔强地匍匐前行。虽然我至今仍不能说喜欢他,但鲁迅在我眼中,在人民心中的份量,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会更改,不可代替4。 ”在针对“中学生该不该读鲁迅”的讨论中,网上的气氛也十分热烈。有的

11、人认为“中学生读鲁迅易引导学生负面看社会” ;有的则认为“中学生应该读鲁迅,指出学习现代文学知识而不知鲁迅,如同学唐诗而不知李、杜,读古典小说而不读红楼。更何况在中国人的精神发展史上,鲁迅有着其他杰出人物不可替代的意义。此外,鲁迅在文体、语言等诸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贡献。选取哪些篇目,用什么样的思路与方法引导中学生理解鲁迅的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但这与取消鲁迅作品是两码事5。 ”通过网络提供的交流平台,大家理性地探讨所关心的问题,这对于文化传播自然是相当有利的。威尔伯施拉姆指出,传播并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行为,也不是某一个社会组织单方面的事。一些文化内容一经传播就具有相应的社会影响效果,况且大

12、众文化传播活动的渗透力往往是指向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角落,所引发的社会效应是广泛的,甚至是导致社会变革性的,因为“信息状况的重大变化,传播的重大牵连,总是伴随着任何一次重大社会变革的。 ”(5)(38)由此可见,透过网络文化传播了解大众参与对鲁迅的讨论、评价和表达对鲁迅的情感,从中就可以了解鲁迅在大众心目中的真正位置,正如一位名叫 forgold 的网友在题为我爱鲁迅的帖子上所写的那样:“鲁迅一直是我偶像,他浑身上下没有一根软骨头。凡是他反对的他都要说,他赞同的也毫不掩饰。他是一身傲骨,加一腔报国的热情。我劝天公重抖擞,多为人间降鲁迅(3)(30)。 ”一般地说,网络世界的鲁迅,往往是一个

13、真实的鲁迅存在。它是一个可以被还原、也可以被颠覆,可以被神化、也可以被贬斥的传播对象。正是这种民间话语及其大众情感的真实流露,反映了进入网络时代的鲁迅研究,呈现出一种民间化的趋向。可以说,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民间性的认知理念、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等,都有别于来自官方或经院式的那种习惯从观念(概念)出发,以事先预设的结论进行逻辑推导式的研究。从对鲁迅认知的最朴素的情感出发,网络文化传播中“鲁迅现象” ,重新传达出了“回到鲁迅”的声音。二然而,鲁迅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究竟在何种程度上传递了大众对鲁迅的真正认知?或者说,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鲁迅的形象是否也还存在着某种程度

14、的虚拟化?如果说虚拟世界更能彰显人性的两面特征,那么,在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形象是否还具有真实的价值?鲁迅的意义在民间是否也存在被颠覆和被解构现象?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大众文化传播中的任何一种现象,其实都具有建构和解构的两种效能。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扎斯菲尔德和他的助手罗伯特默顿曾指出,大众文化传播一般具有三个功能,即授予地位的功能(给某些个人、团体、政府以声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功能(揭发偏离社会准则的倾向,使公众重申并实行社会准则)和麻痹精神的消极功能(与日俱增的大众传播品可能无意中使人们的精力从积极地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6。进入网络时代,大众通过网络传播

15、对鲁迅的认知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价值取向多元化,意义世界仍然存在“信仰缺失”的情况下,鲁迅在民间往往被当作一种精神性的符号或人生信念符号而广为流传。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形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传达了民间将鲁迅精神作为人生信仰标志的一种心声。不少网友在发帖子时,都自发地表达了这种意愿。如“鲁迅纪念馆”网站()的“民族魂留言版”中就有这样的留言:“先生,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您也是我唯一能称得上先生的人!从初中开始,在语文课本上就学习您的文章,那时对文字等等的理解还很欠缺,总觉得您的文章太难懂了。上高中的时候偶尔买了一本您的鲁迅全文,不知道翻了多少遍,有时间的时候就看,从中明白和理解了您文章的意

16、图和那种深深的感染力。大学快结束了,那本书一直保留着,有时候不在身边,就去学校图书馆看。至今快 6 年多了,那书一道折痕都没有,我非常爱惜您的大作以及敬爱您这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与文学家!我想您的作品和思想会伴随和鼓励我的一生!向您致敬,伟大的先生!”类似这样的帖子,网上可以说比比皆是。一位名为“于仲达”的网友,在题为“鲁迅留给我们的茫茫暗夜”文章中这样写道:“我出生在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一个既定的生活模式,信仰的失落让人孤独。人活着有什么意思?一片一片的茫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也许活着只是为了活着。为赎罪?我不信基督;为人民?谁都知道是扯淡;为幸福?叔本华早就有言“人生就是痛苦” ;为价值?世界本身就没有任何价值;为人类?谁能证明人类现在走的文明之路就是正确的,也许真的应该如那些世俗的唯物主义者,只信物质,不谈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