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资讯》2013年第31期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63763869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资讯》2013年第31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能源资讯》2013年第31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能源资讯》2013年第31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能源资讯》2013年第31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能源资讯》2013年第31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资讯》2013年第31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资讯》2013年第31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西都宝清洁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新能源资讯主办: CDM中心 2013年第31期 总第120期本 期 导 读煤 层 气 利 用 资 讯1西南油气田首口煤层气井产气1山西推进煤层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1渤海钻探新型煤层气录井仪研制成功2碳 市 场 资 讯3大唐内蒙古新能源公司获CDM减排收益3河南天洁生物完成民企在国际碳市场最大一笔交易3青岛低碳城市试点方案获批 将逐步建碳排放交易市场4政 策 和 观 点4多国调整气候政策为哪般?4煤 层 气 利 用 资 讯西南油气田首口煤层气井产气来源:中国石油网 2013-9-28月28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口煤层气井宁210井产气。继页岩气开发取得阶段成果后,西南

2、油气田在煤层气这一非常规天然气开发领域又有了突破。西南油气田肩负全面建成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的使命,“常非并重”是其资源战略之一。2010年10月威201井投产以来,西南油气田共有8口页岩气井投入试采,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气量6千万立方米。西南油气田坚持对外合作与自主攻关相结合,按照“落实资源、评价产能、攻克技术、效益开发”的路径,开展区域地质评价、钻完井工艺、压裂改造和微震监测等领域的技术攻关,钻成了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计划在2015年建成我国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山西推进煤层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来源:中国矿业报 2013-9-3记者近日从山西省政府获悉,国家相关部门已同意山西开展

3、煤层气矿权两级管理试点前期工作。山西将鼓励不同性质企业参与竞争,通过支持设立民间煤层气创投基金等多方措施,实施煤层气大规模商业开发,逐步实现民用领域全部“以气代煤”。煤层气与煤炭是伴生资源,长期以来,煤炭矿权与煤层气矿权分置不仅影响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而且危及煤矿安全。为科学合理解决气权和矿权分置、重叠问题,国家相关部门经过科学论证、深入调研,近日同意山西开展煤层气矿权两级管理试点前期工作。山西省发改委主任王赋说,山西出台了“煤层气20条”,包括深化矿权管理改革、推进煤层气分级审批试点工作,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勘探投入标准等措施。这些综合改革措施可从根本上解决煤层气矿权和煤炭矿权分置、重叠

4、问题,为煤层气大规模商业利用奠定基础。王赋说,山西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以资源、资本、市场、技术为纽带组建大型煤层气企业集团。山西将支持设立各类民间煤层气创投基金,吸引煤层气风险投资资金,支持煤层气企业使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进行融资等。据了解,山西将组建高水平煤层气综合研发机构,设立煤层气矿权改革试点区,建设太原、晋城两大煤层气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六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基地,构建五大瓦斯抽采利用园区。到“十二五”末,山西地面煤层气总产能将达195亿立方米,气化人口覆盖量达2000万人。到2020年,通过推广过境天然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煤层气,实现民用领域全面替代燃煤。渤海钻探新型煤层

5、气录井仪研制成功来源:中国石油网 2013-9-38月底,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煤层气红外录导一体化综合录井仪研发项目获重大突破。首台仪器经先期试验和3口井应用,整体功能完全满足设计和投产要求。由于原有的综合录井仪已无法适应煤层气快速钻井、地质导向和空气钻井新工艺施工的需求,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研发煤层气专用新型录井仪。相关专家以红外色谱替换常规色谱模块,保证在快速钻进的情况下实时检测地层气体轻烃含量,同时内嵌地质导向软件和空气钻井监测系统,直观反映随钻录井、钻井、测井参数,为煤层气录井和钻井快速决策提供依据。此外,新型录井仪还通过防雷设计,最大限度减少了山区等特殊环境下雷击对

6、仪器的伤害。许多功能设计在国内综合录井仪中属首创。该仪器研制成功后,经现场试验与应用,其独具的红外色谱分析系统,在发现和判别煤层气含量的时间上比传统色谱平均缩短10%以上。碳 市 场 资 讯大唐内蒙古新能源公司获CDM减排收益来源:中国电力网 2013-9-2近日,内蒙古新能源公司卓资二、三期及红牧一期CDM项目第四次签发收益到账,按照当前汇率计算,净收益约为人民币910余万元。随着这笔收益的到账,该公司2013年CDM项目总收益达3000余万元,已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2013年1月,内蒙古新能源公司完成卓资二期、三期,红牧一期第四次现场核证,2月份顺利提交至联合国EB,4月份均获得签发。卓

7、资二、三期及红牧一期3个项目共计签发减排量11.8436万吨二氧化碳,交易减排量11.6067万吨二氧化碳。 近年来,内蒙古新能源公司不断开拓风电资源和光伏资源,各项前期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并取得较好进展。在项目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公司十分注重项目投资及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收益等问题,通过多方面对CDM项目进行分析,择机开展CDM工作并组织人员积极实施,以期最大化地增加收益,不断提升企业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河南天洁生物完成民企在国际碳市场最大一笔交易来源:中国网 2013-9-2记者从河南新乡发改委获悉:新乡市民营企业天洁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减排的二氧化碳指标被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组织核查认定,在国际碳

8、市场上达成交易,获取外汇149.86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209万元)。据介绍,这是目前国内民企在国际碳市场上“斩获”最多的一次交易。在此之前,民企较少涉足国际碳交易市场,交易额也很低,一般在10万元左右,很少超过50万元。像天洁生物这样18.6万吨二氧化碳指标通过核查认定、成交额达1200余万元的大宗交易,在国内民营企业中尚属首次。新乡市天洁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位于辉县市吴村镇,成立于2007年9月,总投资2.5亿元,是一家利用农林废弃物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节能减排新型企业,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生物发电设备,生产过程中不排放烟、尘及废气、废水。该企业年利用农林废弃物30万吨,节约标准煤10万吨,年

9、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已累计发电3.9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3.8万吨,其中18.6万吨已经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组织核查认定,且于8月6日在国际碳市场上达成交易,以每吨8.2欧元的价格出售给高盛国际。青岛低碳城市试点方案获批 将逐步建碳排放交易市场来源:齐鲁网 2013-9-2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青岛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方案提出,到2015年青岛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8%,到2020年二氧化碳总量实现只减不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和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政 策 和 观 点多国

10、调整气候政策为哪般?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3-9-3近段时间以来,多个国家对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从美国上调碳排放社会成本指数到新西兰调低碳减排目标,从澳大利亚宣布将废除固定碳税到法国预备征收碳排放税。为何各国频频对其气候政策进行调整?仔细想来,各国气候政策的出台和调整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全球及各国经济形势。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气候变化政策的出台、调整或废除无疑与一国的经济密不可分。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曾明确鼓励国民力争使新西兰成为全球首个“碳中性国家”,提出到2025年,实现90%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40年,实现交通工具零排放的目标。然而之后,新西兰

11、于2012年7月宣布,在2015年之前,不会把农业纳入碳排放交易机制之内。虽然这可以使农业这一新西兰的主要经济支柱暂时避免为其碳排放埋单,但却限制了其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影响力。其次,各国民众诉求。碳税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澳大利亚日前宣布将于明年7月1日废除固定碳税,按每吨610澳元的浮动价格实施碳交易计划。吉拉德政府费尽周折使碳税在议会通过,而新总理陆克文上任不到3周就宣布将废除碳税,这是为何?原来,澳大利亚物价高涨,家庭生活成本已超过香港、东京和伦敦,在全球数一数二。废除碳税在减少小企业成本的同时,也使得消费者的支出有所减少,无疑有助于减少家庭生活开支。2009年9

12、月,法国碳排放税“流产”也与民众诉求不无关系。多项民意调查显示,当时高达七成左右的法国民众不赞成收取二氧化碳排放税。他们认为,二氧化碳排放税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会增加不少家庭开支。第三,国内党派斗争。澳大利亚前总理吉拉德2011年公布的碳税法案曾引来不少争议,此次陆克文上任后即宣布废除固定碳税,再次在澳大利亚掀起轩然大波。虽然民众普遍表示支持,但反对之声主要来自国内一些反对党。这一政策的出台正值澳大利亚大选来临之际,并非纯属巧合。尽管8月30日曝光的一份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报告草稿显示,气象科学家们比以前更加确信,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凶,然而各

13、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并非完全出自“公心”,而是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无论是以征收碳税,还是以实施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碳减排的主要经济手段,各国还将长期处于犹豫和摸索中。毕竟,在选择碳减排政策时,政府的选择需要平衡多方面,包括环境成效、成本效益、分配效果(公平性)和体制上的可行性。对这些政策与措施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估,是碳减排政策制定的基本参考依据。编辑:李永清 2013年9月3日送:山西都宝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唐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山西都宝新能源发展研究院、山西都宝清洁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山西宝莱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和顺都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和顺县相关部门领导、各大商业合作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