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油库区防静电安全规定第一条 通过接地的方法可将带电物体上的静电荷较迅速的引入大地, 从而导除了静电荷的大量积聚在易燃易爆场所 ,凡能产生静电的金届容器、输 送机械、管道、工艺设备等应接地;输送油类等易燃液体的管道、贮罐、过滤器 及其它的有关金届物体或设备应接地;处理可燃气体或物质的机械外壳及一些金 届设备应接地;装卸油站台、油品车辆、铁路轨道、浮顶油罐应接地;采用绝缘 管道输送物料能产生静电的,在管道外的金届屏蔽层应接地,最好采用内壁衬有 铜丝wang的软管,并接地第二条油罐罐壁用焊接钢筋或扁钢接地;注油金届喷嘴与绝缘输油软管 先搭接后接地;铁路轨道、输油管道、金届栈桥和卸油台等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 在每隔50米处接地;输油软管或软管上缠绕的金届件应接地;油罐的输出,入油 管问有一定的距离等,应先用连接件搭接后接地;在易燃液体注入容器时,注入器 (如漏斗,喷嘴)应接地第三条 防静电接地应符合以下要求:1、 室外贮罐体如已有防富接地,并互相有可结的电气连接,可不另装静电 接地每个贮罐应有2处以上接地点,间距不得大于30米,接地点不应设在进液 口附近2、 地上或地下敷设的可燃、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管道的始端、终端、分 支处及直线段每隔200-300米处均应设置接地点,车间内管道系统接地点不应少 于2处。
3、 两平行管道问距小于10厘米时,应每隔20米用金届线跨接,金届结构 或设备与管道平行或相交间距小于10厘米,也应跨接,可用(J)10毫米的圆钢件跨 接线4、 搭接线或螺栓连接处,其接触电阻不应超过0.03欧,并应采用铜片包垫5、 如独立设置防静电接地时,与防雷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得小于 3米,与易 燃易爆物排出口也应保持3米以上距离6、 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0欧7、 设备、管道连接的跨接端及引出端的位置,应选择在不受外力损伤,便 于检查维修且能于接地十线容易相连的地方8、 在土壤中有强烈腐蚀性的地区,应采用铜或镀锌的接地体,一般铺设在 地下的接地体不宜涂刷防腐油漆第四条 采取等电位措施,以消除各部份之间的电位差装卸油品的鹤管 与槽车,铁轨与铁轨,管道与法兰之间应装跨接条,以消除两者间的电位差,构成 良好电气通路,防止发生静电放电火花装卸油区的铁轨应与外界铁轨绝缘第五条 汽车槽车应带金届链条,一端与槽车车体连成通路,另一端与大 地相接触第六条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及在输送可燃性固体、可燃性气体及易燃液 体的设备上,应采用直接轴传动,不宜用皮带传动,若必须使用皮带时,则采取有 效的防静电措施。
第七条 禁止在甲、乙类油品输送、调合过程中进行油罐的采样和测温工 作,油槽车的检尺测温也必须在静止 2分钟后进行第八条不准用两种材质的检测、测温和采样工具进行作业凡使用金届 材料制成的测温采样器,必须用金届导线作绳索与罐体进行接地 ,采样时不得猛 拉快提凡使用称重式计量仪的油罐,不准将绝缘体管缆伸入罐内金届导管进 罐部份必须安装牢固,罐内钟罩均应做接地连接第九条限制易燃、可燃液体量,可大大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轻质油的 输送速度,当管径为4英寸时初速应不大于1米/秒,当其入口管浸没后流速应不 超过4.5米/秒,其余管径应满足于V 2D≤0.64的关系,式中V为流速,D为管 径第十条 不准用压缩空气对甲、乙类油品进行调合、搅拌和扫线 ,进行丙类油品的调合、搅拌时,其中若有一个单位组分闪点小于 60C时也禁用压缩空气第十一条丙类油品用压缩空气调合时,必须控制风压不大于3.5公斤/ 平方厘米,从工艺上缩短调合时间,注意油品温度第十二条严禁在装置区和罐区灌装油品,液化气罐瓶站的地面应敷设导电橡胶板面第十三条 轻质油品槽车换装其它油品时,必须活扫十净油罐装油前应 将其底部积水或其它杂质除尽,油罐液体表面不能飘浮任何杂质。
油罐不准使用 浮动式的水准指示器第十四条 严禁甲、乙类油品从罐上部收油,用大小鹤管装油槽车时,宜采 用液下装油以防喷溅第十五条防静电接地不得同一类防富设施的接地极共用,也不允许用三 相四线制中的零线代替每年进行一次防静电接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 好检测、维修记录,填写卡片加强管理第十六条 工作人员进入有防爆要求的车间、岗位前,应首先活除人体所 带静电,可抚摸接地的金届板、棒等后再进入,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油气 区工作,也不得用化纤抹布拖擦油罐和槽车第十七条 不准将易燃易爆物品带至易产生静电的场所,以免遇静电放电 火花引起燃烧和爆炸第十八条 在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的危险场所,可使用通风装置,及时排 出爆炸混合物也可在危险空间充填氮气和二氧化碳,依靠他们隔绝空气或稀释 爆炸混合物第十九条尽可能用导电物质代替不导电的易燃易爆物质,如可用碱水代 替汽油作洗涤剂,或在不导电物质中添加导电性物质,如在汽油中加入 0.05%的 油酸镁或掺入其它防静电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