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现状-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16374131 上传时间:2017-09-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教育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教育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教育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教育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教育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教育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教育现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铜鼓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调研工作报告【 摘 要 】 铜鼓县高中阶段教育现状可归纳为: 经济地理限制, 发展基础薄弱;资金投入少,资源配置不足;优质教师外流,优质生源外流;初中教育缺泛竞争,高中生源相对较弱。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 既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口,又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担负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和为高等教育输送优秀合格新生的双重任务,是衡量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铜鼓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该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一、基本情况 铜鼓县位于赣西北,全县面积 1548 平方公里,山地占 87%,森林覆盖率达 87.4%

2、,居全省之首。现辖 6 镇 3 乡及 4 个国有林场,人口约 13.6万,是个典型的地广人稀山区小县。全县有中小学 59 所,其中省重点高中 1 所,省重点职业中学 1 所,初中 5 所、九年一贯学校 3 所,小学 49 所(完小 19 所、初小 1 所、教学点 29 个) ,在校学生 17439人(其中普高 1579 人,职高 753 人,初中 3965 人、小学 11167 人) 。在 59 所学校中,寄宿制学校 23 所,其中高中 2所、初中 5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3 所、小学 13 所(含村完小 7 所) 。目前, 铜鼓县仅有一所省重点高中江西省铜鼓中学 , 是省文明单位、 省现代教

3、育技术示范学校。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 年被定为省优质高中建设工程学校, 2005 2010 年投资 900 万,征地30 亩, 2006 年完成新建学生公寓两栋(使用面积 6500 平方米) , 2010 年新建师食堂一栋(使用面积 1100 平方米) , 2013 年投资 68 万完成了校内运动场改造工程,现在校园面积 86 亩,拥有综合楼、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等建筑楼群,以及标准篮球场。拥有 40 个教室 ( 包括音乐、美术教室和实验室 ) , 其中 12 个教室配有多媒体视频展示台和实物投影

4、仪, 并安装有校园网络、多功能广播等系统。 有 30 个班级, 学生 1579 人, 教职员工 112 人, 专任教师 10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 57 人,一级教师 36 人;县级以上学术(或学科教学)带头人 10 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 1 人。近年来,高中教育教学有了明显的进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高考成绩稳中有进。但教育基础依然薄弱,办学条件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诸多因素仍制约着铜鼓县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二、发展铜鼓县高中教育的制约因素(一) 学校环境因素 铜鼓中学位于铜鼓县城中心地带, 学校校园及周边店辅林立。学校西侧是民房(原二 0 四车队住户) ,缺

5、乏拓展空间。 既有住宿生又有通学生,学校无法对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这些客观因素都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二)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发展失衡 近年来,随着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基”攻坚计划的实施, 国家加强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 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但对高中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高中教育的投入主要要靠地方经济,而铜鼓县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县级财政收入不济,县级财政无力对高中教育有更多的支持和投入,导致高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学设施设备陈旧和不足,教学楼有三分之二是危房,教室内课桌凳破旧。新课改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许多新增实验无法开展,影响了高中的教学工作。虽然,近几年铜鼓县在发

6、展高中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但教育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 扶持力度不够,保障有待完善,高中教育支持缺乏着力点,尚未建立一套符合铜鼓县高中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长效机制和长远规划、阶段任务目标以及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制约了铜鼓县高中教育发展。(三)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 国家对铜鼓县高中教育的经费投入只有教师工资和部分阳光津贴。高中教师相当一部分阳光津贴要靠老师补课才能达到县里的平均数,很多高考压力大的高中老师,收入还没有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多,重挫了高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县财政投入,但近些年来铜鼓县财政对高中教育基本无投入,学校只能按有关政策向学生收取适当的择校费和学费(每生

7、每期收 40元) ,来维持学校基本的教学工作。学校收入入不敷出,实难再保证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四)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主导作用。但由于诸多客观原因, 造成了铜鼓县高中师资力量薄弱、 结 构不够合理。 学校缺乏高学历、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部分科目教师奇缺。高中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有经验的教师不多,教师游动性大。许多优秀教师都因各种原因流失,近年来有 15 名高中教师到外地任教或改行,教师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工作,甚至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因此, 师资问题是制约铜鼓县高中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五)高中生源差、发展潜力小 由于铜鼓县高中办学条件、师

8、资力量、教学水平等的不足, 高中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不能满足社会和家 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县内优秀初中毕业生纷纷到外地学校(上高、临川、宜春)就读,甚至很多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就到长沙、南昌等地就读,导致本县优质生源严重流失。据统计, 近年来中考 6A以上的优秀学生每年都流失 10 人以上。 优质生源严重流失,还有一个原因是外地学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便以免学、杂费、发奖学金、补贴生活费为手段争夺优质生源。 本县招收的优质生源越少, 到高考时上线率就越低,上线率越低,就越不能吸引优质生源。如此以来,久而久之,就形成恶性循环。三、发展铜鼓县高中教育的有利因素(一)六十年的教育发展,为高中教育发展奠

9、定了基础 铜鼓县计划生育政策抓得紧,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加上客家人注重教育的传统,家长非常重视教育,干部群众都把儿女的教育视为人生中的头等大事,支持儿女上学。本地客家人浓厚的文化积淀为铜鼓高中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近年来,铜鼓中学学每年高考上二本线以上人数万分人口比均列宜春市全列。 因到外地就读的学生远离父母,家长无法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更无法很好的配合学校管理和教育子女,给子女的教育带来很多弊端。同时,到外地就读费用高,给家长带来了很大的经 济压力。因此,广大群众盼望县内有一所教学环境良好,高质量的高中学校,解决子女就读问题。(二)国家普及高中教育的政策为铜鼓县高中教育发展提供

10、了坚强的保障年月国家教育部公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年)明 确规定: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 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 据此,铜鼓县教育局提出了发展高中教育的要求:办大办强铜鼓中学,将新建教学楼,对铜鼓中学进行扩建、改建。(三)面对高中教育快速发展的紧迫形势和新的机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高中教育,作为加快全县教育发展的主渠道。提出“坚持以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带动全县基础教育

11、事业的发展,坚持以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带动全县教育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的发展思路,达到了普通高中和初中教育资源同步优化的双赢目的。四、铜鼓县高中教育发展思路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终端,它承九年义务教育之上,启大学教育与社会就业之下,决定着 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十二五”期间,铜鼓县应当通过努力,实现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应当坚持国家政策与县内实际相结合, 立足实际, 建立有利于铜鼓县高中教育发展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应当坚持资源优化配臵、合理利用、重点发展,不但要扩大数量,而且要提高质量。(一) 狠抓基础教育质量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合理布局教

12、育资源,不断巩固“普九”成果,加强教育基础 设施项目建设,要切实解决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基础教育管理,提高九年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础, 为高中提供优质生源, 使铜鼓县高中教育步人良性发展轨道。(二)调整布局、优化配臵 在铜鼓中学开办初中班建成完中,每个年级招收两个初中班,这样做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可以使铜鼓县初中教育形成良性竞争关系,留住想到外地就读的小学毕业生,提高初中教学质量;二是可以提高高中生源质量,培育高考高分尖子生(铜鼓中学未班初中班后尚未出过清华、北大毕业生) ;三是可便于高中教师的流动,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打破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的情况;四是便于铜鼓

13、中学向上争取义务教育相关经费支持;五是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后,可吸引周边县的初、高中生就读铜鼓中学。(四) 加强高中硬件设施建设 根据生源和高中教育之需, 建议在高中的硬件建设上力求做到十年不落后。新建教学用房间(即新建标准教室间,标准理化生实验室各间,通用技术室间,音、体、美标准教室各间,选课教室间,计算机网络教室间) ;容纳人的阶梯教室间,容纳人的图书阅览室间。(五) 加强高中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高中办学规模和学科设臵, 合理调整高中教师结构,优化教师资源配臵。在原有高中教师的基础上,引进一批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中优秀教师,同时从师范院校招聘一批紧缺学科优秀教师,达到学科教师的配套,以保证各学科都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要建立和完善高中教师继续培训和进修制度,县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高中教师的师资专业培训、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教育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高考质量奖励方案、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激发广大教师的 工作热情,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学校深入实施“正德清风”工程,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形成“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江西省铜鼓中学二 0 一三年十月三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