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3章《欧姆定律》ppt课件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3741 上传时间:2016-11-3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3章《欧姆定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3章《欧姆定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3章《欧姆定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3章《欧姆定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3章《欧姆定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3章《欧姆定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同步复习 第13章《欧姆定律》ppt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欧姆定律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知识要点 归纳 (1)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电路两端的 _, 二是连接在电路中的 _ (2)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的电阻越大 ,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详见 实验方法指导 ) (4)电阻通常用字母 它的国际单位是欧姆 , 简称欧 , 符号为 . (5)电阻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 ( 兆欧 ( 它们与欧的换算关系为: 1 _; 1 _. 电阻及变阻器 电压 电阻 1 000 1 106 2 物质的导电性能 (1)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 如金属 、 石墨 、 人体 、 大地以及酸

2、、 碱 、 盐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 、 玻璃 、 陶瓷 、 塑料 、 油等 (3)半导体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 如锗 、 硅等 (4)超导体 :在超低温的情况下电阻突然减小为零的导体 3 变阻器 (1)定义 :变阻器是用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的器件 , 常见的有滑动变阻器 、 电阻箱和电位器 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 从而改变电路中的 _ (2)结构示意图 电流 (3)使用方法 a 连接时 , 接线柱要按照 “ _” 的原则接入 , 有四种方法 (如 b 接通电路前 , 需要将其电阻调到 _,使电

3、路中的电流最小 , 保证电路中仪器的安全 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处 1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 、 电阻的关系 (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 ,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 ,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_ 欧姆定律 (高频考点 ) 正比 反比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 与导体的电阻成 _ (2)公式 : _, 其中 单位为伏 (V); 单位为安 (A); 单位为欧 () 正比 反比 I 欧姆定律的应用 ( 详见 实验方法指导 ) 实验方法 指导 命题点 开关要 _;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阻值

4、 _处 . 比较导体中的 _大小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 实验一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断开 最大 电流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 转换法 实验步骤: (1)探究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控制材料和长度不变 , 只改变横截面积 , 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2)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 , 只改变长度 , 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3)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 , 只改变材料 , 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实验结论: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_、 _、 材料 同种材料的导体长度越长 、 横截面积越小 , 电阻 _

5、导体电阻还受温度影响 长度 横截面积 越大 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 的实验时 , 某老师引导学生做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 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 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 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所示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 , 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 , a、 b、 m, .5 m, a、 材料不同; a、 但 a, a、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 , 可依次把 M、 闭合开关 ,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 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a、 c (2)分析比较 a、 可探究电阻跟_的关系 , 其结论是: _ _ (

6、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 , 被称为_法 长度 在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或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成正比等 ) 控制变量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实验电路图: 实验二 探究电流与电压 、 电阻的关系 实验设计: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阻不变 , 只改变电压 , 通过观察比较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 发现它们的关系 通过 _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控制电压不变 , 只改变_, 通过观察比较电流和电阻的大小 , 发现它们的关系 当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后 , 应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实验结论: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 ,

7、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_;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 ,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 调节滑动变阻器 电阻 反比 正比 注意事项: (1)实验中用到了 “ 控制变量 ” 的思想 ,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 , 要保证 _一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 , 要保证 _一定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进行了多次测量 , 目的是_ _.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通过换不同阻值的电阻的方式改变电阻值 , 即先在电路中接入一个电阻 , 测量完毕 ,把此电阻拆下来 , 换上另一个不同阻值的电阻 电阻 电压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使实验得到的结论更具有普遍 性 小明做探究 “ 导体中

8、的电流 的关系 ” 实验 , 先后使用阻值分别为 5 、 10 、 15 、 20 的四个定值电阻 其中电源电压为 6 连接好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 (1)老师检查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 , 请你找出这根导线并画上 “ ” , 然后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 (2)连接正确后小红先做实验 , 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_端 , 然后开始实验 , 测出一组数据 , 并作出 I 如图乙中的 , 由此图像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 _ (3)小明利用这个电路测出另一组数据 但实验操作中有不符合探究 关系的做法 , 结果得到的 I 请指出小明实验操作中不符合要求的做法:_ B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

9、,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在换用不同电阻时,没有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 答案 】 (1)如答图所示 命题点 1 电路故障分析 2 实验中对于小灯泡电阻要多次测量求 _减小误差 实验三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平均值 实验原理: R 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电路图: 实验设计: (1)闭合开关 , 通过不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 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直到为小灯炮的额定电压值 , 并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2) 根据每组电流与电压的值算出电阻 , 求出_ 电阻值的平均值 注意事项: 在连接电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连接电路时 , 接线应有序进行 , 按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把

10、干路上的各元件串联起来 , 然后把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 连接电路时要将开关断开; 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_ ; 电流表应与被测小灯泡串联 , 电压表与被测小灯泡并联; 应用试触法选择电表的量程; 电表的正 、 负接线柱不能接反; 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应采用 _的连接方法 阻值最大处 “一上一下” 是小明的实验小组在 “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 实验中连接的一个实验电路 , 所用小灯泡标有“ ”字样 (1)请指出电路连接中的两个不当之处: _; _ 电压表没有并联在小灯泡两端 电压表量程选择过大 (2)他们改正电路连接中的不当之处后 , 闭合开关 ,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 ,

11、发现两电表的示数和灯泡的亮度都同时变化 , 但两电表的示数总是比较小 , 灯泡的亮度也较弱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 (3)电路正常后 , 他们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 记录如下: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大小约为 _;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 小灯泡的电阻是 _(填“ 不变 ” 或 “ 变化 ” )的 , 其原因是: _ _ 电压 /V 流 /A 源电压过低 化 小灯泡发光时,温度 升高造成电阻变化 三年中考 讲练 题型一 选择类 【 例 1】 如图所示 , 2为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滑片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只闭合 滑片向左滑动 ,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 只闭合 滑片向右滑动 , 电压表与电流表 C 只闭合 3, 且滑片置于最右端时 , 两电流表的示数可能相等 D 先闭合 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再闭合 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2可能相等 【解题思路】 只闭合 路中只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移 动滑片时电压表示数不变,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