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经贸发展措施》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63733558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产业经贸发展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化产业经贸发展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化产业经贸发展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化产业经贸发展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化产业经贸发展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产业经贸发展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产业经贸发展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产业经贸发展措施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的概念、现状及特点 文化产业国际贸易是指国际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贸易方式,是国际 服务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一方给另一方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 程称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或文化产品和 服务输出,购买外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称为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口或文化产品和服 务输入。目前,文化产业国际贸易已成为一 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引擎之一,根据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对文化产品在国际间流动的研究 表明,文化贸易以“指数级”增长。 自1996 年以来,美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就超过航空航 天工业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2002年,英国文化产业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全国

2、第 二大产业;2003年,日本文化产业出口额达 万亿日元,文化产业出口贸易仅次于汽车工 业;2003年,韩国电影出口额达 3098多万 美元;2005年,音乐制品的全球销售额是330亿美元;2006年,美国电影在全球取得 258亿美元票房总收入。数据表明,国际文 化贸易迅速扩张,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 组成部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渗透、相 互交融、相互促进,国际竞争越来越成为政 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国力的竞争,并且, 因为文化贸易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 属性,所以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无论 文化商品还是文化服务贸易,都能体现文化 创意元素的含量和价

3、值, 体现国家文化产业 更高层次的竞争力,国家文化贸易的扩张已 经成为很多国家战略政策的重点。文化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状况非常不平衡,欧美国家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 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文化贸易才刚刚起步,国际竞争力相当薄 弱。国际文化贸易市场高度集中。1994-200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文化贸易高度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图1、图2所示。文化贸易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国家。从文化产品的出口来看,2002年,高收入国 家的出口值是其他所有国家出口额的 5倍。在文化产品进口方面, 低收入国家和中等偏 低收入国家分别从1994年进口市场份额的% 和以上升到了 2002年的唏日增幅较大。但

4、从产品进口金额上来看,2002年高收入国家 要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分类国家。集约化经营成为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产业集团兼并化的发展,文化产 业的集约化经营模式日益显现。文化产业的 发展早已超越了独门技艺或手工作坊,成为专业化、复合化的大型垄断性集团。文化产 业国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明显。文化贸易额 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但这些贸易的绝大部分 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这属于典型的产 业内贸易。广*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 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这里的“同类 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至少前三 位数相同的产品。它们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 项目中,又出现在一国的出口项目中。版权 交

5、易成为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版权产业在 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版权贸易正成为国际文化贸易中强有力的支柱之一。版权 产业在发达国家GD呻所占比率约为3吟8% 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提供的不 完整资料看,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的版权 和许可证使用交易额大约是亿美元。但是, 从不同文化产品的版权交易情况看 ,远远大 于1000亿美元。目前,版权贸易主要包含 图书版权、影视版权两大领域。促进国际版 权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国际版权制 度的日益完善;二是文字语言表达的不同差 异;三是文化信息技术的成熟。我国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发展现状我国文化产业

6、国际贸易起步较晚,从20 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小规模进入国际市 场,而且真正意义上文化产品的出口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商业电影的崛 起和国外文化产品加工贸易的兴起而逐渐 发展起来。我国的文化出口增长很快,文化 贸易额在总贸易额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但相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文化贸易的发 展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与其他国家相比,我 国文化贸易占世界文化贸易份额小。同时, 外国的文化资本和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我 国,国外文化大国竞相抢占我国文化市场, 对我国新兴发展的文化市场造成强大的冲 击,对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存在的主要不足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结构不合理, 逆差严 重。我国文化商

7、品在文化产品出口贸易额中 所占份额总体来说比例很高, 文化贸易出口 基本上以文化商品出口为主, 而文化服务所 占的比例很低,特别是核心文化服务在我国 的文化出口贸易中所占比例非常低。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结构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我国的文化贸易以文化商品贸易为主,文化商品贸 易发展迅速,文化服务贸易实力相当薄弱。 文化贸易的不平衡结构为我国文化贸易的 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导致我国文化贸易 出现巨大的逆差。2005- 2009年,我国图书、 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文化 产品的贸易额逆差逐年扩大。 文化产品科技 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出口的文化产 品大多是初级加工的文化产品,以其自身的要

8、素禀赋只能嵌入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和 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片断,该价值片断进 入门槛低,产品替代性强,基本上处于或接 近于完全竞争状态。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 和创新能力的不足直接导致产品的附加价 值降低,目前我国文化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 价值链地位最低、市场价值最小的生产环节, 对中端的市场需求分析和高端的市场营销 及衍生品开发等流通环节重视程度非常低, 远未形成完整的价值链体系。 文化观念落后, 企业性质单一,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众多 文化企事业单位中,很多单位还处在从事业 单位向企业转型的过程中。 博物馆、纪念馆、 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馆这些公共文化 服务单位也归入文化艺术服务类,但它们都

9、 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根本不属于文化 产业。我国的国有艺术表演团体目前仍然主 要依赖国家的财政支持, 还算不上文化企业。 开展文化贸易的主体是文化企业以及它们 所打造的文化产品,它们走向世界不能主要 依赖国内政策的保护,必须提高自身企业和 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具备适应整个国际市场 的能力。文化贸易中版权的开发与管理问题突出。文化产业的创意性使每个文化产品都 是独具匠心的。因此,版权涵盖了多样的文 化产品。随着数字和网络经济的增长,文化 产品的生产和发行渠道出现了很大变革,也给这些产品的盗版带来了很大的利润空间, 盗版现象的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威胁了部分 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如最容易受盗版侵害 的

10、音乐产业、电影产业以及图书产业。提升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 策略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文化属 于精神意识的产物,需要不断的交流传播文 化,所以文化产业、贸易的发展需要人口的 大量集聚,需要通信、网络等城市基础设施, 需要博物馆、图书馆、会展中心以及城市雕 塑景观等文化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应制定科 学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通过区域功能的规划, 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 区等新型产业集聚区。 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国 土空间利用效率,构建新型城市化战略格局, 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为文化 产业、文化贸易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以增加文化消费支 出文化需求属于高层次

11、需求,是人们在解决 了温饱以后产生的需求。文化贸易的发展、 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都需要以强有力的经 济发展为基础。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国 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减小贫富差距,大力提高中等收入阶层 占我国人口的比例,使文化消费成为我国代 表性需求之一,为提升文化贸易在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扩大我国文化商品 出口创造经济基础。利用我国文化资源优势来提局劳动生 产率一是以科技创新为重心,利用文化资源 优势提升企业价值链位次。现阶段急需要积 极开发和引进现代科技,以科技创新提升我 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以达到全面增强 文化贸易国际兑争力的目的。 二是创新发展 人才

12、培养机制,人才战略提高劳动生产率。 现在我国极需引进和培养一批既了解中国 文化,又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运行,同时懂国 际融资和海外营销等专业知识并与国际贸 易有着密切联系的全方位国际文化贸易复 合型人才。需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建立科 学的人才引进机制。三是创立文化知名品牌, 开拓国际市场。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就必 须尽快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 企业集团和文化品牌,生产一批知识含量多、 科技含量高、信息含量大,原创性强的文化 产品,形成精品积聚优势,打造在国际文化 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产业品牌,才能做强中国的文化贸易。发挥外资“溢出效应”并拓宽文化贸 易发展的投、融资渠道

13、吸收FDI作为国际资 本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可间接引进外国先 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 劳动生产率。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以我国 的资源优势来换取国外的技术、设备、管理 等,实现要素间的有效转化,为文化基础设 施建设、文化产品生产、营销、人才培养提 供资金支持。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 动员社会资金为主、官民共同合作的投融资 运作方式,引导各方面资金加大对文化产业 的投入,充分利用社会民间资本以及外国的 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品牌等,同时建立多兀化的投资融资体制,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市场融资等手段,加快建立 和发展文化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 市场融资等多元投资主体, 积极培育有中国 特色的跨国文化集团.文化产业经贸发展措 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