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综述》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63727916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综述论文摘要:本文集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研 究、现代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等药性相 关文献于一体,是对历代止痛中药文献进行 的一次大集结。文章采用拉网式搜索、穷竭 式收集、主题式筛选的方式,在占有大量文 献基础上,进行中药止痛机制的传统理论文 献研究,分析各种因素的相关性,完善止痛 中药的理论体系。止痛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 临床应用十 分广泛。它不仅能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痛苦, 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疼痛病因,标本兼治,提高病愈率,特别对某些重度顽固性疼 痛疗效卓着,体现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因而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笔者经过广泛 调查古今对止痛中药的研究概况,现归纳1.

2、关于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研究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的原始记载, 多见于 历代诸家本草,如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 集注名医别录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中华本草对历代本草 进行了一次大集结,其中关于止痛中药的记 载,散见于各类中药的文献中。这是迄今为 止对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最具权威性的总 结。只因不是专门性的止痛中药文献专集, 卷帙浩大,翻检不便,对止痛中药的研究缺 乏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止痛本草是一本 集古今运用中药止痛药物理论、临床和实验 研究的专着,广泛搜集中药各种止痛药,分 类进行各项研究,集中古今医家用药的理 论、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这不但可作为各 种痛证辨证用药与专方专药的运用依据。而且对寻找研

3、制各种止痛药也可提供丰富的 参考资料。2. 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有 两个方面:2.1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随着中西医学的相互渗透,止痛中药的 现代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近二十年 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杂志及 中 华本草现代中药药理学等文献进行普 查,发现已有300余种中药被实验证实有镇 痛作用。其中一部分药物是经古代本草文献 明确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延胡索、吴 茱萸、五灵脂、没药等。也有一部分是古代 本草并未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灵芝、 党参、海参、土茯苓、天竺黄等,是在实验 研究中被发现有止痛作用。 这说明止痛中药 的筛选十分必要。

4、对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 验研究有多方面的,如:生物碱类镇痛活 性成分的研究,延胡索乙素是生物碱的典型 代表。吕富华在“延胡索的止痛作用的比 较” 一文中总结:“实验表明,延胡索总生 物碱的镇痛效价为吗啡的 40%,且镇痛作用 乙素丑素甲素。”皂昔类镇痛活性成分,李 小川在“怀牛膝总皂昔镇痛作用研究” 一 文中总结:“对怀牛膝总皂昔采用化学刺 激、热刺激进行大、中、小 3个剂量的镇痛 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 作用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另据研 究证实,人参皂昔、白芍总皂昔、柴胡皂昔 等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酚、酮、醛类镇痛活性成分,原田正敏“桂皮药理学研究” 文中说:“桂枝醛对

5、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 有显着抑制作用”;末川在“生姜左关 药理学研究”文中说:“丹皮酚可使醋酸引 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抑制率 50%。”2. 2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现代医学对止痛中药的镇痛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不仅找出了止痛中药的许多有效 镇痛成分,而且也阐明了止痛中药的一些镇 痛机制。吴承艳在“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 考”口文中,对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进 行了总结。归纳为6个方面:中枢镇痛; 麻醉镇痛;抗感染镇痛;解热镇痛; 解痉镇痛;抗凝镇痛。3. 关于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以专着居 多,如唐迎雪主编的止痛中药临床应用 收录止痛中药88味。对每一味药物的性味、 归

6、经、功能应用、用法用量、使用宜忌等进 行了简明扼要的表述,非常实用。张卓主编 的疼痛中药特效秘方大全,董连荣主编 的古今止痛验方大全螂则以止痛方剂为 重点。在论文方面有:肖金撰写的“止痛方 药的临床应用”,将止痛方剂分为:清热止 痛方、祛瘀止痛方、温经止痛方、祛风除湿 止痛方,亦是以方为主、以方带药的论述。 王顺成撰文“痛症的病因病机与止痛中药 的临床应用”,首先分析痛症的病因病机, 然后将止痛中草药分为:解表止痛药、祛风 湿止痛药、活血化瘀止痛药、行气止痛药、 温里止痛药、麻醉止痛药、清热止痛药 7大 类。每类举出45味代表药物,论述其止 痛功能与适应证呼。以上研究是以实用举要 为主,缺乏全

7、面、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还有一些关于古今名医治痛经验的评 述:如赵天才等撰文“张仲景治痛十四 法”,总结了张仲景治痛症的内治法与外治 法。内治法包括:解表治痛法、散寒除湿治 痛法、和解治痛法、表里双解治痛法、呕吐 治痛法、攻下治痛法、温补治痛法、行气治 痛法等。外治法包括了搐鼻治痛法、针刺治痛法等。该文对止痛的治疗法则及给药途径进行了发掘。韩学杰等撰写“沈绍功教授 痛症辨证论治经验” 一文, 对沈氏从医四十 余年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辨证分为虚实、 部位划分7类、病性分为寒热等思路与经验。4. 关于毒剧止痛中药的研究止痛中药虽然毒性较大, 但生物活性亦 强,止痛效果好。若临床应用恰当,确能起

8、沉疳顽疾。若用之失宜,则祸不旋踵。为了 充分发挥毒剧止痛中药的独特疗效,防止毒 副作用。很多医者对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 用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如唐迎雪的论 文“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体会”,总结出临床应用的几条原则,如:宜于顽痛; 作用为主;炮制得法;合理配伍; 控制剂量;选择剂型;煎服相宜。该文 对临床应用毒居药物止痛具有针对性很强 的指导作用。朱建伟撰写“马钱子碱镇痛作 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 一文,认为马钱子 碱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药效强度较高,维 持时间较长。5. 对止痛中药研究的动态综述 吴承艳撰文“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中,将该领域里的研究总结为 4个方面: 古代文献对止痛中药

9、的收录研究。古代 医家对止痛中药用药特点研究。止痛中药 有效成分的研究。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 究。吴氏在“对止痛中药研究的思考”这部 分内容里,首先提出了 “必须加强中医药文 献的系统研究。”她说:“在大量的方剂文 献中能寻找出有效的止痛中药。 本草文献更 是直接记载前人使用中药、 研究中药的重要 信息之源。因此进行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 究,对加快止痛中药的研究与开发起一定的 重要作用”。吴氏之说确为真知灼见。6. 对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该类研究目前尚属空白。长期以来,人 们缺乏对药性理论研究的重视。所以这方面 的研究少之又少。加之缺乏文献集结的基 础。使止痛中药要性理论的研究出现空白。综上所述,中医疼痛学科研究存在诸多 问题:病证研究多,治疗规律研究少;以某 方某药治某病研究多,对方药的大规模、系 统性研究少;中药止痛实验研究多,中药止 痛传统理论研究少;中药止痛实验研究单篇 论文多,文献总结性研究少。迄今无全面研 究的标志性成果I可世,阻碍中医疼痛学科发 展。笔者拟对历代中药止痛文献进行一次大 集结,拉网式搜索,穷竭式收集,主题式筛 选。在占有大量文献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 研究,填补中药止痛文献研究空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