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15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63727902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15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15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15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15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15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15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15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15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17 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B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垂拱:拜谒C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游处:交游相处,交往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视遇:看待【解析】B项,“垂拱”,是指垂衣拱手,这里比喻天下很轻易地实现大治了。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A无以怒而滥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不若鸡犬哉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山峦为晴雪所洗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解析】A项中两个“以”都是“因为”的意思;B项的“哉”,前一个表疑

2、问语气,后一个表肯定语气;C项的“所”,前一个是代词,代动词“加”涉及的对象,后一个“所”与“为”共同表被动;D项的“则”前一个是“就”,后一个作“是”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 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C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D何必劳神苦思【解析】A项,“安”,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安宁”。B项,“正”,使动用法,解释为“使端正”。C项,名词活用为动词,从事。D项,“劳”,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故略上报B于反覆不宜卤莽C则思知足以自戒 D凡百元首【解析】A项,古义: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报

3、告。B项,古义:书信往来;今义:主要由于内心无明确目标而无法取舍导致抉择不定的状况。D项,元首,古义:君主、帝王;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A法度而修之于朝廷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解析】例句与C句都是判断句;A项,状语后置;B项,被动句;D项,陈述句。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规律的句子是:_有善始者实繁_,_能克终者盖寡_。(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竭诚则吴、

4、越为一体_,_傲物则骨肉为行路_。(3)答司马谏议书中“_而议事每不合_,_所操之术多异故也_”两句直接点明王安石和司马光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在4月24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20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通过火星环绕、着陆巡视、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等活动,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使我们真正走近火星,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行星,不仅有大气,也有适

5、宜的温度,还和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转周期,是人类开展行星际探测的首选目标。研究火星与地球的异同,互为参考,是极具价值的基础研究。“天问”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答:_示例一:我国将在2020年实施名为“天问一号”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对人类行星际探测首选目标的火星开展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示例二:我国将在2020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对火星开展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该次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火星是人类行星际探测的首选目标。(“2020年”“天问一号”“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首选目

6、标”“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_【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本段文字共五句话。第1句是说“天问一号”的命名以及它的任务,关键词有“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第2句是“天问一号”执行任务的时间以及具体任务,关键词有“2020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第3、4句是解释为何要对火星进行探测,不属于本次新闻的主要内容;第5句是命名缘由,也不属于本次新闻的主要内容。据此整理即可。8读书札记是阅读书籍、报刊时写下的文字,可借此加强记忆,加深理解,积累资料,并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历代名人、学者都十分重视写读书札记,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把“看书”和“动笔”相

7、提并论,这对我们中学生不无启发。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以下其中一篇课文,也写上几句札记。课文:谏太宗十思疏示例:或许命运的不幸注定要将缤纷的梦撞碎,或许虚伪的本心注定要让生活疲惫,或许岁月的艰辛注定要让美丽的容颜消退,但在这痛苦的磨砺中,坚强的人会使自己因充实而更美。让我们在项链中一起领略主人公的美吧。答:_无论是魏征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治国理念;无论是其“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哲人睿思,还是其“创业难,守成亦难”的至理名言,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刻的历史启示。魏征直言敢谏的可贵品格和辅国治世的深刻见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

8、个文化坐标和鲜明符号。_【解析】写读书札记可以点评文章的主旨,可以赞扬人物的品格,可以评作品的意义。只要写出自己的见解即可。二、拓展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读言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谏议大夫魏征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

9、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帝王亦然,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自贤,身死匹夫之手,亦为可笑。”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

10、,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摘编自唐吴兢贞观政要)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 A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B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C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

11、/上治而下乱者D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解析】“安”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宾语是“天下”,动宾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正”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宾语是“其身”,动宾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两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太宗,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多为“太祖”或“高祖”,第二代皇帝庙号多为“太宗”。B谏议大夫,官职名,秦代开始设置,专掌议论。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C陛下,“陛”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就是宫殿的台阶下,后来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D顿首,古代下级对上级表示尊敬的礼仪,见面时行礼人

12、低头拱手。也是书信用语,表示致敬。【解析】D项,“顿首,见面时行礼人低头拱手”错误,“顿首”不是“低头拱手”,应该是“以头叩地而拜”。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太宗论君道,百姓为要。他说不能损害百姓利益,不能扰害百姓,也不能说不合事理的话,魏征认为这符合古理。B太宗论财物,妄受殒身。他认为用宝贵的性命来博取财物,比用明珠弹射鸟雀还得不偿失,为此而死,实乃可笑。C太宗论贪鄙,鉴戒奢侈。他以隋炀帝为反面例子,告诫臣子们不要任性放纵,奢侈无度,信任小人,疏远忠诚之人。D太宗论君臣,生死与共。他认为朝政不管是混乱还是安全,君臣都应该同舟共济,臣子进直言,君主纳忠谏,古

13、来所重。【解析】 C项,“太宗他以隋炀帝为反面例子,告诫臣子们不要任性放纵,奢侈无度,信任小人,疏远忠诚之人”错误,从文中来看,隋炀帝的例子不是告诫臣子,是告诫自己的,他说“帝王亦然”。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译文:_过去楚庄王聘用詹何,问他治理好国家的要领,詹何用加强自身修养的方法来回答。_(2)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译文:_仁义之道,一刻也不能忘记,我们要不断地将仁义推行下去,如有片刻懈怠,就会远离仁义之道。_13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实施仁义的认识。答:_多施仁义,百姓自然就

14、会归顺;实施仁义,灾害就不会发生;不断将仁义推行下去,不能懈怠。_【解析】文章最后一段提到“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由此可知,重点在后面太宗所说的话。如“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意思是“树林广袤就有飞鸟栖息,水域深广就有鱼儿游弋,多施仁义百姓自然会归顺”,由此可知,太宗认为多施仁义,百姓自然就会归顺;如“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意思是“人们都知道恐惧而躲避灾害,却不知施行仁义,灾害就不会产生”,由此可知,太宗认为实施仁义,灾害就不会发生;如“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意思是“仁义之道,一刻也不能忘记,我们要不断地将仁义推行下去,

15、如有片刻懈怠,就会远离仁义之道”,由此可知,太宗认为不断将仁义推行下去,不能懈怠。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参考译文】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做君主的法则,必须首先存活百姓。如果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那就好比是割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如果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端正自身,绝不会有身子端正了而影子弯曲,上头治理好了而下边发生动乱的事。我常想能伤身子的并不是身外的东西,而都是由于追求欲望才酿成灾祸。如一味讲究吃喝,沉溺于音乐女色,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政事,又扰害百姓。如果再说出一些不合事理的话来,就更会弄得人心涣散,怨言四起,众叛亲离。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放纵取乐贪图安逸。”谏议大夫魏征对答说:“古代圣明的君主,也都是先就近从自身入手,才能远而推及一切事物。过去楚庄王聘用詹何,问他治理好国家的要领,詹何用加强自身修养的方法来回答。楚庄王再问他治理国家该怎么办,詹何说:没有听到过自身治理好而国家会发生动乱的。陛下所明白的,实在符合古人的道理。”贞观初年,太宗皇帝对侍臣们说:“人们手中有一颗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