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出两通墓志释文校补

冷***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62KB
约5页
文档ID:163669596
新出两通墓志释文校补_第1页
1/5

新出两通墓志释文校补摘 要:《中原文物》2015年第2期刊出唐《卢得一墓志》、2016年第2期刊出《司马进墓志》,为语言文字、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新材料,但原释文中存在大量讹误、缺漏等现象,句读亦偶有疏忽,严重影响了材料的应有价值,有必要对照墓志拓片予以校补,以利该项材料的科学使用关键词:墓志 释文 校补《中原文物》2015年第2期刊载了《唐卢得一及其妻李氏墓志考》,2016年第2期刊载了《巩义市东区天玺尚城唐墓M234发掘简报》这两篇文章分别公布了《卢得一墓志》和《司马进墓志》的拓片并释文,为语言文字、历史、书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新材料,但其中的释文存在大量讹误、缺漏等现象,影响到文献文本的科学利用,现结合墓志拓片,对其错误予以校补,以便能够更好地利用这批材料一、唐中和五年《卢得一墓志》1.父,画,齐州长史"画";字误,当为"昼";字,原拓清晰作,下部"旦";清晰可识,因字形相近误释北齐天保六年《窦泰妻娄黑女墓志》中的字,北齐武平五年《等慈寺残造塔铭》中的字,北魏正光五年《元子直墓志》中的字,可以比勘卢昼,史书无载,《卢价墓志》载其"曾祖画";,其中"画";字作,《卢真启墓志》载其"皇祖考讳画";,其中"画";字作,二者皆当改为"昼";字。

2.咸通末,君任泽州司仓,性清洁异慎"异慎";不可解,核拓知"异";字作,当是"畏";字"畏慎";,即"戒惕谨慎";碑刻文献中亦多有用例,如唐天宝四年《王芳媚墓志》载"妃性畏慎,进止有则,虽寒暑寝兴,栉沐盥漱,必舒帷拥蔽,待成而后出";唐大中四年《张信墓志》载志主"由卑宦登宾席,而勤敏畏慎,不懈于初";3.举饱其名,即欣授其县"欣";字误,原拓作,隶定作,即"牒";的异体《异体字例》:"凡枼形多作";《正字通-片部》:"牒,俗字";《字汇-片部》:",同牒";唐《内莊宅使牒》作,可以比勘唐代,牒已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文种名称,用于不相统属的各官府之间行文,九品以上公文皆曰"牒";4.君内抚其民,外接□使,咸获宜焉"使";上所缺字,拓本作,字形微泐而轮廓尚可辨,当是"其";字"内抚其民";与"外接其使";对举成文,赞扬志主对待百姓与外交人员的高雅言行,文意通畅5.尝念属县凋瘠,河内称最,即奏"凋瘠";于意不谐,核拓知"瘠";字误,字形作,当是"瘵";字,疾苦、困顿之意《诗-大雅-瞻仰》:"邦靡有定,士民其瘵";,郑玄笺:"天下骚扰,邦国无有安定者,士卒与民皆劳病";"凋瘵";,即困穷之民、衰败之象。

该词在传世文献中常见,如(晋)木华《海赋》:"天纲浡潏,为凋为瘵";杜甫《壮游》诗:"大军载草草,凋瘵满膏肓";白居易《忠州刺史谢上表》:"下安凋瘵,上副忧勤,未死之间,斯展微効";文例甚多6.其年八月二十一日,遂权厝于河内县辅仁乡王赵村,礼也"二十";一词,拓片清晰,作,即"廿";字,当据原碑改下文"后唐天成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与"中和五年八月二十日";中的"二十";一词,亦当改作"廿";墓志作为出土文物具有特定时代的特征,即通例,不可妄改7.迨我卢君,何无□焉"无";下所缺字,拓片字形作,清晰可识,当是"据";字"无据";,意为"没有依据或证据";联系上文中先贤们所谓"善者必赏";"赏则富贵";的待遇,本句表现出对志主卢君的惋惜和遗憾该词习见于唐代墓志文献,如贞元九年《于申墓志》:"惟君早世,不及于终身,则征积善论报应者,滋无据矣";乾封二年《张鬼及妻薛氏墓志》:"叹矣无据,嗟兮乃极,□□□□,均飞隧翼";长安二年《张廉妻樊氏墓志》:"陇月孤澄,悲风独瑟,叩地无据,终天永毕";8.后唐天成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归附于武德县期至乡冯封里大茔之右"归附";虽成词,但与意不谐,核拓知"附";字作,应是"祔";字。

《礼记-檀弓上》:"周公盖袝";郑玄注:"祔,谓合葬";孔颖达疏:"周公以来,盖始祔葬祔即合也,言将后丧合前丧";"归祔";习见于墓志文献,如唐贞观十一年《侯君妻窦娘子墓志》:"以十一年二月廿九日归祔于豳州三水县仁安乡山,礼也";唐景云二年《王君妻张法弍墓志》:"即以其月廿九日,归祔于旧茔,礼也";可为旁证9.中和五年八月二十日匠杨重殷隽"隽";字原拓作,当是"镌";字,意为"雕凿、雕刻";,《说文解字-金部》:"镌,一曰琢石也";此句道出志文的雕刻时间与人物二、唐元和八年《司马进墓志》【1】1.隐居中国为善京华谈圣教之不二演说三□阙字原拓作,当为"乘";字"三乘";,佛教指引导众生求得解脱的三种方法,即小乘、中乘、大乘,亦泛指佛法碑刻文献多有用例,如北魏景明年间《魏灵藏、薛法绍等造像记》载"是以应真悼三乘之靡凭,遂腾空以刊像";唐贞观元年《关道爱及夫人管氏合葬墓志》载"八字谛该,三乘洞识";唐咸亨四年《张翌墓志》载"富拟公侯,殷侔长者,意晓三乘,心明八解";2.公每舍珍财所爱无怪"怪";字误,拓片字形作,清晰可识,当是"吝";的异体,因字形相近误释《类篇-心部》:"吝,或作";北魏太昌元年《杨昱墓志》中的字,唐太和八年《杨逈墓志》中的字,可以比勘。

吝,本义为悔恨、痛惜,引申为吝啬、贪恋,"无吝";,即不吝啬、不贪恋之意《新唐书-杜如晦传》:"玄龄身处要地,不吝权";3.嗟夫上天之不仁迁我忠良"迁我忠良";文不可解,核拓知"迁";字作,应是"纤";【2】的异体字北魏皇兴五年《兴平皇兴五年造像记》中的字形,北魏正光六年《甄凯墓志铭》中的字形,北魏孝昌元年《王君妻元华光墓志》中的字形,可以比勘《龙龛手鉴-糸部》:"纤,俗作";《隶辨-平声-鹴韵》引《郭旻碑》《金石文字辨异》引《唐姚府君神道碑》皆作"";"纤";的本义为拉船前进的绳子,文中的"纤";通"歼";,意为"灭、死";如北魏太昌元年《王温墓志》载"报善无徴,歼此明哲";北齐武平四年《高僧护墓志》载"岂其天不与善,歼我神童";唐太和二十三年《谘议参军元弼墓志》载"昊天不吊,歼此良人";表意与此略同4.叹空馆之荒芜先凉秋而□索□/【3】帷空掩"索";上所缺字,拓本作,字形微泐而轮廓尚可辨,当是"萧";字唐太和十八年《吊比干文》作,北魏熙平元年《王昌墓志》作,北齐河清元年《库狄廻洛墓志铭》作,可以比勘"萧索";,意为"冷落、凄凉";,该词习见于唐代墓志文献,咸亨三年《严朗及妻燕氏墓志》:"于是繐帷声咽,素盖风悲,行槚参差,林松萧索。

";咸亨四年《李志及妻薛氏墓志》:"凄清夜月,流素彩于孤坟;萧索寒风,响悲音于迥壑";龙朔三年《田君彦墓志》:"暮景苍茫,凉飙萧索,重榇易掩,九京不作";又"索";下所缺字,拓本作,当是"";字,"";的整体轮廓清晰可见《说文解字-糸部》:",细疏布也";古代多用作丧服,《仪礼-丧服礼》:"衰者何,以小功之也";郑玄注:"凡布细而疏者谓之";"帷";,指设于灵柩前的帷幕唐代墓志文献中,该词常与"萧索";搭配使用,如咸亨三年《严朗及妻燕氏墓志》:"于是帷声咽,素盖风悲,行槚参差,林松萧索";贞观十一年《徐謩墓志》:"帷虚静,孤坟寂寞薤露辛酸,松风萧索";5.□/帷空掩降施何陈暂栖神于巩义终归骨于大茔"施";字误,字形作,当是"旐";字《龙龛手鉴-方部》:"旐,或作";北魏太昌元年《元馗墓志》作,北齐天保六年《窦泰妻娄黑女墓志》作,可以对比"旐";是供丧葬用的一种魂幡,出丧时为棺柩引路《礼记-檀弓上》:"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绸练设旐,夏也";《晋书-孝友传-颜含》:"家人迎丧,旐每绕树而不可解,引丧者颠仆";该字习见于墓志文献,如《窦泰妻娄黑女墓志》载"日侵行幄,风扬去旐";唐长安三年《程思义墓志》载"阶盈吊客,树集悲乌,烟惨白杨,风产素旐。

";6.万古兹始荒埏一□"一";下所缺字,拓片字形作,当是"闭";的异体北魏正始元年《元龙墓志》中的字,北周宣政元年《独孤藏墓志》中的字,可作旁证唐景龙三年《王感及妻吕氏墓志》:"松门一闭,蓬海三田";唐开元二年《郑俭及妻李氏墓志》:"丘陵一闭,松槚千年"; "兹始";与"一闭";相對,表达对墓主逝去的哀痛与惋惜碑刻铭文的释读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些论著公布的出土材料释读有误,需要考古工作者和相关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文献注释:【1】原释文只是逐行录入,没有标点,以下释文校补暂不涉及标点问题2】《中华字海》认为"纤";一音仙,二音欠,此处取后者3】为了便于查阅,释文每行末加"/";表示换行参考文献:【1】冯春艳,赵志强,张长杰.唐卢得一及其妻李氏墓志考.中原文物,2015,(2):90.【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东区天玺尚城唐墓M234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6,(2):13-14.【3】臧克和.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广州: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840.【4】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14:699,923.【5】徐中舒.汉语大字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10:2340.【6】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353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