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云肩的审美形态

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35KB
约5页
文档ID:163647238
论云肩的审美形态_第1页
1/5

论云肩的审美形态摘 要:云肩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民族服饰,集外在美和内在美于一身,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介绍了云肩的起源与发展,及其色彩、图案、造型、种类,并结合美学原理,从形体美、功能美、艺术美等方面分析云肩的审美形态 关键词:云肩;审美形态;形体美;功能美;艺术美一 云肩概述云肩,又称披肩,即披在肩上的服饰配件,是我国古代尤其是明代以后妇女的重要服饰品和装饰品云肩的出现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但在其演变过程中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图案与色彩,并将平面与立体设计巧妙结合,最终升华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服饰品甚至是艺术品1)云肩的起源与发展云肩只是众多披饰中的一种,与其相关的概念还有“披肩”、“披帛”、“帔帛”、“帔子”、“霞帔”等,均为披搭在领肩部位的服饰品它因时代的不同而在命名与形制上各有差异1)云肩的起源帔子和披肩即是后世云肩的前身,在秦汉、魏晋时期史料中已有记载帔子最早出现在秦代,如《事林广记》:“三代无帔秦时有披帛,以缣帛为之,汉即以罗晋永嘉中制绛晕帔子开元中令王妃以下通服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帔,多为妇女所用;到了隋唐时期,尽管女性服饰繁纷绚丽,中原服饰与胡服并举,但披肩在日常生活中并未形成装饰习俗,而是作为乐伎舞女的专用服饰品;五代以后,中国政局动荡不安,异族统治者先后在中原建立了政权,将北方少数民族的着披肩的习俗作为推广,这个时期的披肩还常常被裁制成如意头式,前后左右各饰一个硕大的云头,因形得名,俗称“云肩”。

2)云肩的发展云肩的发展是在五代十国时期,隋唐时期敦煌壁画的观音服饰形象中云肩的四合如意形,到五代十国时期已经深入民间宋代沿袭了唐代的披帛和帔子,尤其是服用场合在《事物原始》有记载:“唐制,士庶女子室搭披帛,出嫁披帔子,以别出处之义”元代为百姓所用,《元史舆服志》戴载“云肩,制如四垂云,青缘,黄罗五色,嵌金为之”;明清时期,云肩成为流行的日常服饰,《清稗类钞服饰》:“云肩,妇女蔽诸肩际以为饰者”《百美图》中描绘的即是明代妇女披云肩的形态,形制与现在收集的传世品比较接近至清代,云肩已经非常普及,形式和风格多样,绣制得非常精致,四周常装有璎珞,边缘垂有排须,多为婚礼和祭祀等大典礼时使用,贵族妇女所用云肩制作更是精美后来,云肩渐渐淡出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汉族妇女在重大年节、婚嫁等喜庆日子上偶用装饰之物红陶高髻女立俑五代南唐升元七年(943年)元代贵族便服窄袖织龙纹锦袍、瓦楞帽、云肩、缎靴展示图披云肩的明代妇女(明代画家仇英绘《六十仕女图》局部)披云肩的清代妇女清禹之鼎《女乐图》局部图1-1 不同时期的云肩二 云肩简介云肩,色彩绚丽、图案丰富、造型独特、种类繁多、工艺精湛,因人制宜,采用独特的中国式立体裁剪,是中国传统民族服饰的一朵奇葩。

1)云肩的色彩云肩色彩以“五色”为正色,其他“间色”为陪衬五色”由青、赤、黄、自、黑组成,象征世间万物皆由“五行”(金、木、水、火、土)生成,“五色”为本原之色、百物之色,使尊尊卑卑不得相逾云肩也用红、黄、蓝三原色及间色绿、橙等原色既饱和又鲜艳,体现了中国传统色彩以艳丽为美的特点红、黄、蓝三原色加黑白两极色构成的五方正色,奠定了中国传统服饰艳丽的基本色调2)云肩的图案云肩图案可谓繁绚多样,概括起来有两大题材:即自然界物象与传统故事,涉及到神仙、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吉祥符号等多样元素,并通过不同的元素来寄寓不同的吉祥内容对自然界物象与传统故事的表现,均追求外在形似与内在神化云肩对吉祥寄寓呈现的独特艺术方法为寓意与象征,假借与表征其中寓意与象征,就是借自然物具体形象表现抽象概念,如以松、鹤、柏、色意喻长寿,天地象征长久,兰花与四季花表示高洁与常青,牡丹象征富贵,鸳鸯象征恩爱假借与表征,即以同音同声或谐音以表达吉祥,如“有鱼“与”有余”、“蝠”与“福”、“鹿”与“禄”,以某种标记、符号间接象征吉祥,如以“八宝”寓意八仙神法,以“元宝”、“钱币”表现财富的殷实还有象征两性爱情的鸟含花、凤穿牡丹、蝶恋花等;象征财富的聚宝盆、刘海戏金蟾等。

图1-2 云肩图案,题材广泛,画面丰富(3)云肩的种类云肩的种类有对开云肩、四方云肩、串珠云肩、有领云肩与无领云肩等,云肩的结构均围绕颈部中心放射或旋转为骨架,有四方、八方等不同量的放射形态,并以此来象征四时八节,顺应古代造物讲究四方四合方吉祥的祝颂理念云肩的典型款式是“四合如意式”与“四方柳叶式”四合如意式”的云肩由四面“如意形”的条状云头前后对合而成;“四方柳叶式”的云肩造型有八条、十六条、十八条等数量不等的柳叶形作放射状构成缎地平绣蝶恋花四合如意式云肩缎地盘金钉片柳叶式云肩四方如意结线式镂空大云肩(清)图1-3 云肩的款式(4)云肩的造型云肩的整体造型,从平面图观看,外圆内方,象征天圆地方;立体地观看,云肩上刺绣的“一年景”四季花果,也有“天人合一”的深刻内涵;云肩在层次上有单圈、双层圈、多层圈的不同,最多的有四至五圈,而且每圈有不同形态与色彩的变化,最多的达六十六片,取“六六大顺”的圆满之意云肩层叠的立体造型打破了中国古代服饰平面“T”式样的形式,创造了中国传统服饰少有的立体形态三 云肩的审美形态服装的审美形态,是指服装审美的结构形式,即从不同的审美形态上对服装进行分类、分析和描述,分别具化为“形体美”、“功能美”、“艺术美”。

1)形体美服饰形式存在的意义在于表现人的自然本体,突出人体形态的美云肩无论是从色彩上,还是从裁剪制作上,都突出了人体的形体美云肩色彩以“五色”为正色,其它间色为陪衬云肩的“五色”与外衣的“五色”强调色彩和谐统一的搭配,满足整体美的审美需求,以更好地突出人的形态美李渔《闲情偶寄》:“云肩,须与衣同色,近观则有,远视则无,斯为得体即使难于一色,亦须不甚相悬,若衣色极深,而云肩极浅;或衣色极浅,而云肩极深……美人之身不能现零乱萧条之象矣云肩造型别具一格,打破了中国传统服饰常用的平面剪裁,而是通过独特的中国式立体裁剪,针对不同体型、年龄、地位的人进行不同的设计,凸现个人的身材和气质,突出人体自然的美,也表现了东方女性若隐若现的含蓄美2)功能美功能美的理论源于20世纪苏联的“功能结构主义”艺术家,他们认为纺织品的理性设计与服装原理紧密相连,服装不只用形、装饰和面料去实现某种艺术效果的革新云肩,作为独立的服饰品,不仅具有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两重性,还具有社会功能的审美意义1)物质功能的审美物质功能的审美,是对服装效能与服装的视、触感效果的一种审美形态服装效能强调的是一种实用性;服装的视、触感效果即物质效果,通称为“材质美”与“肌理美”。

传统云肩的基本功能是以实用性为主的除了基本的保暖功能外,还具有防污的功效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云肩的实用功能作了明确阐述:“云肩以护衣领,不使沾油清末江南妇女梳低垂的发髻,担心衣服肩部被发髻的油腻沾污,故多在肩部戴云肩 云肩演变至清代中后期时,其装饰审美意义要远大于其实用功能《清稗类钞服饰》记载:“云肩,如女蔽诸肩际以为饰者元之舞女始用之,明则以为妇人礼服之饰本朝汉族新妇婚时,亦用之云肩通过多种传统工艺实现 “肌理美” 云肩多以绸缎、彩锦绣纹制成,普通家庭也用棉布为材料, 除了面料本身的肌理效果,云肩上还绣有精美和富有地域民俗含义的图案, 并通过绣、绘、镶、滚、补、贴、钉、嵌等多种女红工艺,和片绣、珠绣、盘金、串珠、平绣、打籽绣和十字绣等众多手工绣法及挽针、接针、滚针、松针、钉线、打子、圈金、抢针、齐针等传统针法,营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另外,云肩还有特殊的装饰形式,结线的璎珞形,周围加饰彩色长吊穗或垂有排须,形成了精美的边饰2)精神功能的审美云肩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体现出该民族的审美情趣、民族性格、文化历史等,传递给现代人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传递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完美载体云肩的整体造型,从平面图观看,外观统一在圆形内,内部细节组成方形,象征天圆地方;立体地观看,穿在人的身上,层层叠叠,配上云肩上所绣生动、鲜活的花卉生物和劳动生活场景,及四周垂吊着的绿色长穗,恰似融合了大自然一般,与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一脉相传。

云肩的不同结构,承载着不同的寓意最典型的款式是四合如意式和柳叶式四合如意大云肩,由四面如意云纹对合而成,象征天下四方祥和如意柳叶式云肩由有八条、十六条、十八条等数量不等的柳叶形作放射状构成,“八方云肩”反映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八个节庆的平安祥和云肩在层次上有单圈、双层圈、多层圈的不同处理,最多的有四至五圈,而且每圈有不同形态与色彩的变化,最多的达六十六片,取“六六大顺”的圆满之意云肩的图案历经多年的传承、积淀,形成“云肩必有图腾,图腾必有意蕴,意蕴必含吉祥”的文化特征云肩图腾用不同的花卉来对应四季,祈求四季长青、四季安康,尤其是类似玫瑰的蔷薇花,它春夏月月开花不绝,寓意天地长春;用喜鹊绣纹再配以梅花、古钱币等相应饰纹,表达对“喜”的祈求;借以“牡丹”与“公鸡”的形象来传达对人生与仕途的寄托,公鸡的“公”与“功”、鸡鸣的“鸣”与“名”同音同声,有仕途亨通、荣华富贵的深层含义;用“明八仙”的人物图腾,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来作为纪念偶像,达到对祈福避灾的精神寄托;用莲花纹与孩童、麒麟纹与孩童、石榴纹的不同纹样分别表达“连生贵子”、“麒麟送子”、“多生贵子”的祝颂。

多层彩绣钉银四季春如意式云肩(山西),象征四季如春,万事如意包花盘金绣鲜桃拱寿云肩(河南)象征多福多寿盘金平绣吉祥花草纹云肩(河南)象征四季长青、四季安康图2-1 云肩的寓意3)社会功能的审美云肩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形制,其功能美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繁衍出新的内容,云肩的社会功能的审美主要体现在它是阶级符号的化身,是财富的炫示在金代妇女服饰中,云肩为贵族命妇所披用,但依然不得绣日、月、龙纹 大金集礼舆服志》载:“又禁私家用纯黄帐幕陈设 一日月云肩,龙文黄服”金人贵妇的云肩用锦缎绣成菱形,有些还在边缘上缀有流苏,装饰精美在明代,云肩作为官方贵族阶层礼服上的装饰并形成定制《续文献通考王礼八》记载:“命妇冠服,洪武四年定,一品衣金绣文霞帔,二品衣金绣云肩大杂花霞帔……八品、九品衣大红素罗霞帔据说,慈禧太后的云肩就有3500颗珍珠串连而成,通体云霞灿烂3)艺术美云肩的艺术审美,同其他造型艺术的审美规律一样,取决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审美的形式美感包括对线条、体量、和谐、整体性、稳定、色彩和秩序的感受云间虽然是基于功能而创造的服饰,但在组合中融汇了创造者的艺术匠心创造者依从比例、平衡、韵律、调和、统一五大造型原则,对不同材质进行分割、叠积、组合、构成,形成了云肩独特的审美形态。

1)比例与尺度中国传统服饰一般均为平面裁剪,唯有云肩是因人制宜云肩的裁剪布局不仅讲究与人体整体比例的协调,力求穿在肩头得体而有分寸,还很注重层次的丰富,片与片之间有大小的渐变、长短的穿插、色彩的变幻2)对称与平衡中国传统服饰云肩在形制和图案上均采用了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法则云肩在外形上均采用了四面对称、中轴线对称形式,体现出统一感而图案内容上则采用填充式的云纹和花卉图案与人物相结合的民间故事,形成均衡式的构图3)统一与变化云肩的色彩、造型、图案均体现了统一与变化云肩多采用强烈的对比色,为缓和这种对比,必须在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及色彩的面积上加以调整,以达到统一又富有变化美感;云肩的“四方柳叶式”造型有八条、十六条、十八条等数量不等的柳叶形作放射状构成,既统一于四方柳叶式又有数量的变化,在层次上有单圈、双层圈、多层圈的不同处理,最多的有四至五圈,而且每圈有不同形态与色彩的变化;云肩的图案多为填充式构图,但在使用面积、色彩冷暖和肌理纹饰等方面,既形成强烈的艺术对比,又协调统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