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3619 上传时间:2016-11-30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考点研究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 分子 原子 离子 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构成 分解 结合 得失 电子 考点 梳理 分子 定义:保持物质 _的最小粒子 化学性质 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 高频 ) 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 详见实验突破栏目 ) 基本性质及其 应用 ( 高频 )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 _,如一滴水含有 1021个水分子等 b. 分子总是不断 _,如物质的挥发、做饭时香气四溢等 c. 分子之间有间隙,如物体的热胀冷缩等 d.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小 运动的 原子 定义: _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 高频 )( 以氧原

2、子为例 ) 相对原子质量 化学变化 原子的 结构 原子核 _:每个质子带 1个单 位正电荷 _: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 1个单位负 电荷,电子分层排布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 中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 高频 )( 以氧原子为例 ) 相对原 子质量 概念:以一个碳 12质量的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所得到的比值 表达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 一个碳 12原子质量的 近似计算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_ 单位: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 1”,一般省略不写 中子数 112112离 子 定义:带电的原子 ( 或原子团 ) 表示: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 +

3、”或“ -”号表示离子的电性,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分类 意义 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两个镁离子 分类 _:带正电的原子 ( 或原子团 ) 如: _:带负电的原子 ( 或原子团 ) 如: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分子 离子 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 _ _ ,不能再分,只是 _ 在化学反应中, _ 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 _ 原子团在有些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相似性 A.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微粒间都有间隔。 C.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 都可计种类和个数注意 注意 A. 分子和原子

4、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 _; B. 分子比原子大的说法不正确,应描述为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12 13 14 15 16 重新组合 原子 新的分子 分子 是否可分 元素 定义 符号 分类 元素周期表 ( 高频 ) 元素定义:质子数 ( 即核电荷数 )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 ( 按由多到少的顺序 ) : 氧、硅、铝、铁 ; 人体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符号 宏观:表示 _如 O:表 示 _ 微观:表示 _,如 O:表示 _ 意义 书写: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一定要 _, 第二个字母要 _,如: 7 18 19 20 21 22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一种元素

5、 氧元素 一个氧原子 大写 小写 金属元素:“钅”字旁 ( 汞除外 ) ,最外层电子数 一般 _4个 ( ,易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石”、“氵”、“气”字旁,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_4个 ( ,易得电子,稀有气体相对稳定 分类 23 24 小于 大于或等于 元素周期表 ( 高频) 横行 ( 周期 ) 纵行 ( 族 ) 单元格 ( 以镁元素为例 ) 横行 ( 周期 ) :每一个横行叫一个周期,共有七个周期;同 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纵行 ( 族 ) :每一个纵行叫一个族,共有 18个纵行 16个族,其中 8、 9、 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常省略不

6、写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单元格 ( 以镁元素为例 )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 重点 ) 1. 区别 ( 1) 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 重难点一 重难点突破 ( 2) 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 2. 转化 ( 1) 原子 阳离子,如 ( 2) 原子 阴离子,如 失电子 得电子 例 ( 2012红河州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 A 【 解析 】 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变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 子数比核内质子数多。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示意图 ( 重点 ) 1. 元

7、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点 ( 1) 存在的数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重难点二 ( 2) 判断元素种类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名称: 金属元素:“钅”字旁 ( 汞除外 ) 非金属元素:“石”“氵”“气”字旁 元素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 a. 最外层电子 n 4,一般为金属元素 ( 氢、氦、硼 除外 ) b. 最外层电子数 n4,一般为非金属元素 2.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 ( 1)相对稳定结构的判断 相对稳定结构的判断主要看最外层电子数是否为 8( 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为 2) ,等于 8的结构稳定,不等于 8的结构不稳定。 ( 2)判断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元素

8、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对于原子而言,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氦除外 ) 。 ( 3)得失电子能力的判断 4,易失去电子 ( H、 ; 4,易得到电子。 考向 1:结合结构示意图对粒子的种类、性质的判断 例 1 ( 2012曲靖 )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 A. 该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B. 该粒子的质子数为 16 C. 该粒子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的离子 D. 该粒子是一种原子 D 【 解析 】 该粒子核内有 16个质子,核外有 18个电子,得到 2个电子,所以带 2个单位负电荷,属于阴离子。 考向 2: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综合题 例 2

9、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质子数为 11的元素名称是 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 _( 填“得”或“失” ) 。 ( 2) 原子序数为 9和 17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原子的 _数相等。 ( 3) 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 钠 失 最外层电子 4) 从原子结构分析,碳元素和氧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_。 ( 5)第 8号元素和第 12号元素的单质化合生成的化合物为 _(填化学式)。 ( 6)以 1号元素为例,写出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单元格所提供的信息 _ _ 。 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 原子质量 【 解析

10、】( 1) 钠元素为 11号元素;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小于 4,易失去最外层 1个电子形成最外层 8电子的稳定结构。 ( 2)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是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化学性质相似。 实验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 2015年 1次, 2013年 1次, 2011年 2次 ) 1. 实验装置 实验突破 实验视频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2. 实验现象 :过一段时间, 溶液不变色。 ( 考查 2次 ) 3. 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 : 盐酸)有挥 发性,氨气( 子运动到 (盐酸),氨水显碱性(盐酸显酸性),可使酚酞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考查 2次 ) 4. 实验结论

11、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考查 1次 ) 例 如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 D A. 分子很小 B. 分子不停地运动 C.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 成新分子 【 解析 】 图中的实验现象为大烧杯下的小烧杯中的紫色石 蕊溶液变红,其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 体扩散到右边的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氯化氢溶液,呈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从微观角度能说明分子很小,并且在不断运动;也可以对比说明水分子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使其变色的是氯化氢气体溶解在水中解离出的氢离子,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但是此变化中,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2、的是氢离子,不是水分子,不涉及化学变化的实质不是分子分裂和原子重组。 若用浓氨水代替浓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 是 _,原因是 _ _。 石蕊溶液变蓝 浓氨水显碱性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云南 5年中考真题精编 命题点 1 构成物质的微粒 2015年 1次, 2013年 3次 ( 曲靖 1次 ) , 2012年 4次 ( 曲靖 1次 ) , 2011年 2次 ( 曲靖 1次 ) 1. 考查要点:物质由分子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物质由离子构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 2. 命题形式:通常给出常见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考查由哪种粒子构成或判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多单独命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1. ( 2015云南 13题 2分 ) 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 A. 电子 B. 原子 C. 分子 D. 离子 A 【 解析 】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不 能直接构成物质。 2. ( 2013普洱 11题 2分 )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 蒸馏水 B. 铁 C. 氯化钠 D. 金刚石 A 【 解析 】 构成物质的微粒主要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水是 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 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3. (2012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