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木伦生态旅游规划批复》

上传人:他**** 文档编号:163507640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木伦生态旅游规划批复》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广西木伦生态旅游规划批复》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广西木伦生态旅游规划批复》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广西木伦生态旅游规划批复》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广西木伦生态旅游规划批复》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木伦生态旅游规划批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木伦生态旅游规划批复》(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广西木伦生态旅游规划批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批复林护发xx35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你局关于请予批准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请示(桂林报xx214号)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规定,经组织专家论证,我局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按规划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二、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单性木兰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珍稀植物单性木兰群落的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态旅游规划和建

2、设要立足于保护为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最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三、木论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岩溶地貌生态环境脆弱,规划实施中应严格限制和压缩人工设施的规模和数量,保护区内原则上不宜新修道路或拓宽已有道路路面,工程项目应以宣传讲解和展示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主。要严格按环境容量控制游客数量,做好生态系统的监测,并及时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严禁在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建设旅游项目和开展旅游活动。四、自然保护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引导和帮助周边社区群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型产业,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3、设中的积极作用。五、要充分挖掘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内涵,在方式、方法上寻求创新,通过高品质的讲解,使游客更好地了解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地质变迁、植物群落等自然和历史知识,将保护区逐步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六、该规划是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公共教育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活动的依据,在保护区范围内一切活动要符合该规划要求,自然保护区内旅游活动必须由保护区管理机构组织进行,其经营、管理权不得以任何名义出让或变相出让。有关建设项目需另行履行报批手续。七、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建设,强化其管理职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要依法对保护区区域范围内开展的旅游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管

4、理,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旅游活动的管理权、监督权不得下放和转让。八、请你局切实加强对木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确保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特此批复。国家林业局第二篇: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规划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环境运动的大环境中,并在七八十年代初具雏形。20世纪8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罗斯.拉斯卡瑞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归因于全球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和对大众旅游的不满,人们回归自然需求的日益增加。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

5、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它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尊崇自然的异质性,把自然作为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综合的来说,可以对生态旅游做一个定义:(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2)生态旅游是一种借助与外部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3)生态旅游是一种带责任感的旅游。生态旅游区是生态旅游资源的载体,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场所主要有:1.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

6、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生物种的天然几种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2)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其环境优美、生物物种丰富、景观多样,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之一。在我国,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3)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是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

7、域。(4)地质公园,地质公园是自然公园的一种,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址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和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味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5)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站,中国科学院自建院以来,陆续在全国重要的生态区建立了100多个以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当地工农业发展,以及观测和研究一些特殊自然现象如冰川、泥石流为目的的定位研究站。2.以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区(1)民族生态旅游区。中国拥有56个

8、民族,在“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下,许多地方形成了特有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聚居区是理想的了解民族社会文化的人文生态旅游区。(2)宗教生态旅游区。宗教及其场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几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使宗教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资源中独具力。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xx哈纳斯等地区。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我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l)山岳生态景区,如五岳、名山、名山等;2)湖泊生态景区,如长白山、肇庆星

9、湖、青海的青海湖;3)森林生态景区,如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4)草原生态景区,如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5)海洋生态景区,如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6)观鸟生态景区,如江西都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7)冰雪生态旅游区,如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8)漂流生态景区,如湖北神农架;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如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

10、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什么是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规划是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对生态旅游发展的一种谋划。其目的是正确指导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保证其发展的有序性,避免盲目性。在这一目的下,生态旅游规划可定义为。在对旅游资源评价和生态旅游者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一般旅游规划理论相结合,进行的生态旅

11、游资源与市场的优化配置以及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为生态旅游制定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实施方案。生态旅游规划是对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构想和安排,目标是实现旅游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优化。因此规划设计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以保护为前提,市场需求为动力,旅游项目设计为重点,对生态旅游区的功能布局、建筑风格、旅游设施和生态旅游活动做出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是什么。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而且规划层次不同其内容也不一样。规划设计的层次。国家生态旅游战略、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规划和景区景点规划4个层次。规划设计的目标:

12、生态旅游规划总目的是正确指导生态旅游业发展,保证其发展符合科学规律,协调生态旅游规划地各方面的效益,并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从而实现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序性,避免盲目性。(1)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2)社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3)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体验规划设计的原则:(1)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2)保护优先与稳步的原则(3)生态与文化真实性的原则(4)多方参与和利益共享原则(5)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原则(6)环境教育和科学教育原则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1)准备阶段(2)调查评价与开发评价阶段(3)编制规划大纲或总体规划阶段(4)论证决策阶段(5)反馈修改阶段对于区域性的旅

13、游规划而言,更多的要强调战略性与宏观性,以发挥政府在生态旅游规划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的文字部分就应包括生态旅游发展目标(可细分为自然资源目标、人文资源目标、发展目标);旅游市场定位和预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生态旅游产品体系设计;生态旅游市场规划;旅游环境影响评价;旅游环境规划;基础和服务设施规划等内容。规划图件应包括现状图、总规划图、项目图、环境规划图、旅游线路图、生态旅游示范工程图、旅游市场联系图、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图和类型图、旅游区划图、土地利用结构图及重点区域规划图等。生态旅游之所以是一种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因在于它体现了突出的环保观念,在于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出实

14、质性的贡献。在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时应该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将旅游者活动与环境特性有机结合;在空间环境上对旅游活动进行合理布局,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及分布,生态旅游环境自我修复能力的临界值,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大小,旅游区的保护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等。生态旅游规划作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具体实践活动,也必须体现环保观念。确定目标生态化规划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然资源目标在于要保存现有资源的整体生态价值、基本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干扰进行自我恢复的能力。具体内容有保护、保存并提高地表和地下水质量;保存、保护并提高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的多样性;保护自然风景的质量等。第二,人文资源目标在于要维

15、护并提高历史和文化资源。具体内容有维护与规划区域整体生态价值相关且协调的传统生活方式;保存、保护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发掘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第三,发展目标在于采取与景区整体生态和文化价值的保护相互协调的方式来调整旅游产业的发展。如只允许在指定的未来发展区内进行能够促进发展的项目、只允许在规定区域内布置旅游接待设施等。市场定位资源评价生态调查的目的在于收集规划区域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方面的资料和数据,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提供基础。景区生态调查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历史调查及公共参与的社会调查、遥感调查等调查手段来完成。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

16、、野生动物、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人文调查的内容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社会经济要素的调查分析是确定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以及最临近中心城市、经济带、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辐射距离。这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规模有关键的决定作用。产品规划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们旅游产品越来越强调生态模式,其中,包括主题生态化、游乐生态化、艺术表现生态化三个方面的内容。体现旅游景观生态化的项目,有生态迷宫(花卉迷宫、果蔬迷宫、湿地迷宫、水景迷宫、树林迷宫等等)、森林氧吧和森林浴场、大型树屋、大地艺术、空中花园等等。把生态造景与生态游乐结合起来,用绿色植物进行造景,用绿色植物制造游乐项目,用绿色环境打造游憩模式。生态技术生态技术,包括生态材质运用、本土化植物配置、低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