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俗的语言谈谈俺对目前经济的浅显认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50466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通俗的语言谈谈俺对目前经济的浅显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通俗的语言谈谈俺对目前经济的浅显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通俗的语言谈谈俺对目前经济的浅显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用通俗的语言谈谈俺对目前经济的浅显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用通俗的语言谈谈俺对目前经济的浅显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通俗的语言谈谈俺对目前经济的浅显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通俗的语言谈谈俺对目前经济的浅显认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通俗的语言谈谈俺对目前经济的浅显认识 2010-04-02要谈经济,有 2 个方面不得不说,一是居高不下的房价问题,二是地球人都在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房价的上涨大概是在 2001 年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从 2003 年,就持续一路高歌猛进,直到现在人所共知的,很多老百姓难以承受的高房价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按国际惯例,现在比较通行的一种说法是房价比在 3 到 6 倍之间为合理空间,房子投入应该在老百姓收入水平的 30%以内。在中国来说,比如一个老百姓普通家庭年收入为 3 到 5 万元,而买房子的投入按房价比合理值算,应该是在 30 万以内,可由于现在人口流动大多指向大中型城市,这类城市的

2、房价如果按每平米 5000 到 1 万计算,买套 80 平米的房子则需要 40 万至 80万,房价比最高将达到 16 倍。像瑞士,瑞典,德国这类发达国家,它们的房价比大概在 2 到 3 倍,其中住房自有化率在 30%左右,与美国相比较,它的房价比多年来一直保持 5 以下,但其自由化率为 67%,这中间有个租房还是买房的习惯问题。不过对于同是发达国家的欧美国家,它们的社会福利保障投入很巨大,如美国每年的福利投入大约占政府开支总额的 60%,所以在发达国家来说,有很多人不太担心居无定所的问题,特别是上边提到的瑞士这类国家,住房消费支出占总收入很小的比例,租房合算还是买房合算,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3、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属世界中等水平,特别是由于人口众多,在世界 190 多个国家里,能排进前 100 名以属不易。而我们还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们的房子产权只有 70 年,人家是土地私有制,而且我们仅仅是指地面建筑,人家是包含了这一面积的地上地下所有产权。就城市建设来说,我们的大中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交通问题严重,重复投资现象严重,有很多地方挖了又埋,埋了又挖,拆了盖盖了拆,可谓劳民伤财。鉴于目前存在的种种困难,中国老百姓如果要想在一个城市立足,其需要的投入不仅仅是金钱,更有时间,精力等等方面。比如北京这样城市,能住在三环以内就是绝对的黄金地段,即便这样,很多三环以外的上班族每天花费

4、在上班路上的时间几乎是多于 2,3 个小时。由于我们的经济结构比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薄弱,高科技含量的企业较少,有雄厚实力的制造业较少,相应的面向普通老百姓的服务行业就较少,再结合社会保障体系尚处于建设阶段,老百姓缺少足够的安全感,幸福感,拉动消费从何谈起?所以我就看到,这个拉动内需的杠杆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的压在了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等方面,直至现在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上,同时,国家又不得不投入大量财政收入的资金搞基础建设,如公路,通讯,电力,石油等等方面,当然,这个基础建设拉动内需的办法是被很多国家实践过并且比较成功的,但由于人家进步较早,在高端企业大力发展的基础上,随后及时的消化了以前的投入

5、成本,甚至有的国家是通过战争来促进了这种发展模式的完美过渡。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在走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比如牺牲了环境与能源问题,目前的转型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压力重重。在国内经济缺少马车拉动的大背景下,房地产无疑成为目前 3 套马车的重中之重,随着房价的飞速上涨,带来的危害性正在日趋严重,特别是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产业在其他环节无法紧跟其上的情况下,越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其中金融环节中正在酝酿的问题又与各类腐败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我们也看到从 2009 年开始,国家明确公开的对腐败现象施以重拳,各类以前会被和谐掉的同类消息屡屡曝光,这已是迫在眉睫不需要再掩饰的问题了。我

6、们也看到了某些人不加掩饰的声音,比如,任志强说到:作为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轮值主席,我的职务要求我必须为房地产行业说话。请问哪个协会的管理者不为行业说话?我没有为个别企业说话已经很不错了。 诚然,这位志强同志说的一些话还真是实话的,但我认为他这个档次的领导,应该很清楚更深层次的原因,不过当他代表了某些人利益的时候,大多场合下就只能说说堂而皇之的话,比如他说到:工资在涨,GDP 在涨,房价不涨就不对了。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在收入增长时房价降低或者不涨,不符合经济规律啊。房地产 1984 年投资只有 300 亿元左右,现在投资 3 万亿元以上,增长了 100 倍,全国每年的商品房竣工面积却和以前差不

7、多,北京还在下降。房价怎么可能下跌呢?他为什么不说当房地产投资 3 万亿的时候,其他很多很多需要投入资本的产业投入了多少钱呢?为什么是房地产过热,而其他产业无法热起来呢?不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我们怎么能明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之路该如何适当调整,避规风险呢?针对中国将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声音已经不再是偷偷摸摸的事情了,关于这个非常敏感的经济学术语已经出现在了高层领导人的发言中。关于房价难以抑制的原因,作为我这个平头百姓只能看到这么多了,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那将是整个中国经济学者界及相关部门等需要讨论出结果的范畴,我只能是希望在目前阶段,房价已经涨到老百姓承受能力难以接受的时候,我们先出台如何缩小贫富悬

8、殊的相关政策,比如征收遗产税,大宗奢侈品消费税,并且如上所说,毫不犹豫的惩治腐败,通俗点说就是劫富济贫。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有个很不好的苗头,比如某些人提出的垄断企业高收入问题,概念十分模糊,如果说中国的各类大型国企大约牵涉 1 亿人的话,那么简简单单的说句降低这么多人的行业收入,那将影响到几千万个家庭,与拉动内需一说岂不是南辕北辙了?而且这些行业的普通工人阶层,乐观点说收入状况能高于其他阶层的也就是 2 至 5 倍,当然也有个别行业,个别地区幅度又大一些,但对比这些行业中的高管,管理阶层来说,其本行业收入的差距就高达 10 倍,20 倍,甚至 100 倍,现在的问题已经是精英阶层与草民阶层的区

9、分越来越明显。一个社会的稳定,最合理的结构是中产阶级居多,就按中国经济状况去分析,我认为包含所有城镇人口,人均年收入 2 万到 10-15 万,并且工作相对比较稳定的人群该属中产(2 万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现在有些属于 5%的富裕阶层中,很明显有很多人为了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继续他们的优势,他们希望精英全面把持政府,在这个保证的前提下,降低中高等收入水平的大量人口的收入水平,让他们回到中低层状态,进而起到缓解国家经济压力,社会矛盾压力的作用,殊不知,这只是饮鸩止渴的做法,而压缩高层结构的财富反哺与最底层人口,让更多的老百姓可以步入中等收入水平,逐渐形成菱形的社会结构,无疑会触动大批既得利益者,因

10、为这个 5%的数字对于庞大的中国人口基础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他们这个阶层的内部矛盾本也在微妙的变化中,而其中相比较弱势的群体很明显不甘心被踢下领跑的马车,他们会利用各种手段来搅浑这池子水,并且有些即将挤入这个阶层的准精英们也会推波助澜,试图鲤鱼跳龙门挤上这趟貌似的末班车。上边比较啰嗦的说完由房价问题而引申出的若干问题后,我们来谈人民币汇率问题就简单的多了。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在这次刚刚结束的中,温总理就已经释放出明显的信号,那就是人民币不会受某些国家的压力而去被动的升值,保持汇率稳定将是中国政府未来一段时间要做的具体工作。当然很多人也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会很大,而缓慢升值是我们

11、所希望看到的最佳途径。对于这个升不升值,很多不关心这类事情的网友怕是直到现在也不明就里,有很多人傻乎乎的说到:人民升值不就是人民币值钱了吗?我们去美国买东西不是就便宜了吗?作为我这个对经济还是三把刀的人来说,只能这么简单的谈谈我的认识了。 中国目前持有的官方外汇储备总额已经接近 2.4 万亿美元,其中 1.6 万亿美元是以美元资产和美国国债形式持有的。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之外美元资产的最大持有国。就按这个 1.6 万亿美元举例子,这么多的美元,是我们改革 30年逐步积累起来的,是用低廉的人力资源,破坏环境的成本,出口能源的成本积累起来的,可以说我们用实实在在的东西换来了财富象征意义的美元这堆纸,如

12、果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我们再挥刀自宫提高了人民币的汇率,那么在这个双重打击下,我们以前付出的劳动将会大大缩水,有很好的例子可以预言将来我们将会面临的问题,如大家熟知的一个潜规则:只要中国去国外投资,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而作为一个中国普通百姓去国外消费,你买肯德基与可口可乐的价格对比国内来说,便宜不到哪里去。况且绝大多数人仅仅是去旅游而已,如果是国内企业去投资,就如上一句说的潜规则,只会被人家私下笑称为:人傻,钱多,如果真的有什么好处,那就是人口占极少数的富豪去消费,去购买奢侈品了嘛,可他们只能买来眼花缭乱的娱乐产品,你让他们买F22 试试?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提高,会带来国内企业的竞争压

13、力,成本大幅提高的压力。我们多年来保持良性发展的进出口贸易将会毫无悬念的出现大幅的贸易逆差。具体经济原理需要专业人士来详细分析,我只说结果,那就是抑制出口,放纵进口,首先国外廉价的农副产品将会畅通无阻的冲刷国内农业基础的稳定,作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这种冲击是无法承受的,接着,各类先进的工业产品会叩响中国的大门,我们多年来的工业基础在没有了价格优势的情况下,将会举步维艰,不是被跨国企业兼并,就是由于市场竞争的规律去破产,民族工业在失去政府扶持的环境下,前景堪忧。当然,如果汇率升值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政府想干涉都力不从心。我们如果不得不动用贸易堡垒工具的时候,我相信国际上自由经济口号下的口诛笔伐会接

14、踵而至,让我们有苦难言。 不过,等等等等这些可能出现的状况是按汇率升值过快过大后,将会出现的最坏结果。正因为有出现这种局面的可能性,所以我们现在必须高度警惕,防范于未然。如果不加提防,那就不再是说什么可能性,而是必然性了。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是非常坚决,如果说中国目前,并且未来可以有乐观的估计,世界环境对我们来说是和谐的,安全的,那么,人民币升值是完全可以考虑的事情,而恰恰由于过去 1 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不该出现的状况,更甚至这个不安全感要追溯到中国经济发展的 10 多年的过程中,让我们对世界环境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不得不再次高调的提出中国当有忧患意识,在此背景下

15、,你说我们如何还能轻言人民币升值?补充:中国经济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大量的热钱不知道该干什么,可供选择的项目投资日趋减少,这与科技技术无法短时间内突破瓶颈有关系,我们在某些领域属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更多更多的工业项目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堡垒,我们无法掌握其核心技术,只能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做人家的加工厂,或者高级加工厂,跨国企业很多产品的生产,都分工精细,并且分散在世界各地,作为中国只加工其中的一个零部件,那么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无法整体性的生产大的工业产品,大飞机项目的下马自有其苦衷。而就是小小的汽车,国产汽车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起码在 10 到 20 年的时间里,无法与目前最先进的世界汽车巨头相

16、抗衡。而我们在压榨内部成本压力的情况下,省吃俭用积累起来的财富,却形成了目前无法畅快淋漓的再投资并扩大生产规模与生产种类,这种单一化的局限性体现的越来越突出。所以在这个内部膨胀的货币压力下,热钱需要寻找通道,金融领域无疑就是它们最来快的渠道,所以早几年,中国股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股指突破 6000 点大关,并且很多人乐观的估计将会突破 1 万点。真是一幅全民炒股图啊,股民的未来不是梦。可随着泡沫的破裂,这个未来真是梦了,很多人一夜之间被打回了原形,但好的一点是,很多被套多年的老股民们尝遍了股市冷暖,在那次牛市的过程中,美美的赚了一笔,也算给他们的痛苦收获了点喜悦。但这个背景里,还得说政府在后期崩盘的过程中,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很多国际炒家们也是交了学费的。随着股市这些金融市场的理性回归,热钱流出的渠道又瞄准了房地产,而由于这驾马车又有更加错综复杂的政府背景,所以热钱一时半会感觉不到危险,也由于政府,银行,开发商的关系日趋复杂化,现在谁想抽身而出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老百姓被房价绑架,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