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348748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物理学院导师简介硕 士 教 育 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 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具有坚实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掌握材料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运用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掌握有关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和先进测试仪器的使用和结果分析。具有在材料或器件的研究开发单位、高等院校或生产部门工作的能力。主要课程: 量子力学()、固体物理()、高等激光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群论、固态电子学、激光光谱学、半导体薄膜技术、新型复合材料理论与应用、光信息存储材料、光电材料及器件物理、计算物理、材料科学前沿

2、、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材料化学、Matlab 在工程中的应用、X 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 物理电子学(硕士)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物理电子学是近代物理学、电子学、光学、光电子学、量子电子学及相关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在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硕士生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学习学生应具有较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常据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据相关的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据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及独立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儒教学、研究、工程

3、、开发及管理工作。主要课程: 光电子学与激光器件、微电子器件原理与应用、固体物理学、激光光谱学、量子力学、薄膜物理技术、声学基础、物质结构、Matlab 在工程中的应用、半导体物理学、光通信技术与器件、计算物理学、物理电子技术实验等2导师风采 材料物理与化学: 王银海 朱燕娟 唐新桂 易双萍 张 欣 罗 莉赵韦人 刘秋香物理电子学: 胡义华 吴福根 周金运 钟 韶 苏成悦 潘永雄陈 丽 伍春燕3王银海 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4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64 年 3 月出生,2001 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2004 年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现任物

4、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讲的本科教学课程有大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固体物理学,材料物理导论,半导体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为研究生讲授结构分析,纳米材料合成方法,材料物理科学前沿等课程。多年来主要从事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和物性研究,先后参加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探索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性能改进和发光机理。主持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项目 1 项,参与 4 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研究。研究论文在日本化学会期刊Chemistry Letters、英国物理学会期刊Nanotechnology、美国物理学会

5、期刊 Appl. Phys. Lett.,物理学报以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内、国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近几年,共发表科研论文三十余篇,其中近二十篇被三大索引收录。 5朱燕娟 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系主任1958 年出生,1982 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1 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现为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材料物理与化学”与“物理电子学”方向硕士生导师,“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电子科学技术系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广东省物理学会和材料研究学会会员,国家创新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6获校级以上奖励 10 项,其

6、中科研成果“碳纳米材料的研究”2003 年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 年获广东工业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2004 和 2006 两年被评为广东工业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自 82 年以来,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讲过“普通物理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大学物理”、“固态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实验”及“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新型低维材料制备与应用及孤子非线性理论的研究,先后承担了 5 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其中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计划等省厅级项目 4项,校级基金 1 项,参与研究项目(核心成员)8 项: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十五重

7、大专项、广东省科技攻关及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参与研究项目(核心成员)8 项: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十五重大专项、广东省科技攻关及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已发表论文 40 多篇,其中 SCI、EI 收录20 多篇;申请发明专利 2 项(其中 1 项已授权)。7唐新桂 研究员 研究员,物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963 年 5 月生,1999 年 7 月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获博士学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重点培养对象,2006 年获广东工业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是国际刊物 Chemistry of Materials, Applied Physics Let

8、t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Physics Letters A,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B,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的特邀审稿人。主要研究兴趣有:铁电薄膜与铁电存储器器件物理特性研究、半导体薄膜与 CMOS 器件性能物理特性研究、压电陶瓷与压电电声传感器器件研究、纳米线的光学特性与应用研究等。近年来,先后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王宽城博士后工作奖励

9、基金、 “十五”计划“863”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作为研究骨干参加完成了“九五”计划 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及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共 10 多项。在国际刊物 Chemistry of Material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Acta Materialia,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Scripta Materialia,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

10、er, Applied Physics A: Materials Science& Processing,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Thin Solid Films,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等已经发表 SCI 收录论文 74 篇。申请发明专利 4项(排名均为

11、第一) 8易双萍 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1965 年 9 月生,1991 年于湖南大学获硕士学位,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包括碳纳米管、纳米铁粉、纳米氧化锌等)。在碳纳米管的电化学储氢性能研究方面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纳米铁粉的制备及其在强化补铁营养中的应用和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方面有着良好的研究9基础。近三年,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1 项及广州市横向课题 2 项,并做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十五重大专项及广州市科技计划等多个项目研究。发表论文约 30 篇,其中被 SCI、EI 收录论文近 20 篇。分别发

12、表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Physica B、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物理学报、物理化学学报、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等期刊上。张欣 副教授 10张欣,女,1976 年 12 月出生,博士,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2004 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2004 年 7 月至今,在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任职,副教授,同时在武汉大学承担博士后工作。 曾获校青年老师讲课比赛优胜奖,学院青年老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6 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主要从事声子晶体及不

13、均匀介质中的弹性波的研究。主要承担科研项目6300237 基于声子晶体的定向声源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科研论文 1. Xinzhang etc., Acoustic Quasimodes in two-dimensional dispersed ramdom media,physical Review E 2006,73 066604 2. Xinzhang etc., The optimum elastic wave band gaps in three 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with local resonance. The European

14、 Pnysical Journal B ; 2004.42;477. 11罗莉 副教授 罗莉,女,博士,副教授。1986.9-1990.7: 武汉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本科;1990.9-1993.7: 武汉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硕士;1998.9-2001.6: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和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学专业,博士;2001.12-2003.2:香港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助理。2004.9-2004.12: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助理。本人长期从事非线性光学研究,曾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固体激元与热库作用的相干瞬态过程与相干控制”(19974078,已结题),863 青

15、年基金“超短强激光脉冲作用下钕玻璃的非线性效应”(青 2001-05,已结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量子相干态干涉光谱仪的原理,技术与应用”(990222, 已结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光致储能发光材料及其机理研究”(已结题),获三十八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资助.熟悉超快激光脉冲产生技术及超快光谱实验研究方法,各种非线性光谱技术以及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在香港大学访问期间研究稀土无机和有机荧光上转换材料,取得了可14喜的科研成果,在国际著名的科技刊物发表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论文。近期发表论文如下:1. L. Luo (罗 莉), X. X. Zhang, King Fai Li, J

16、. X. Shi , K.W. Cheah , W. K. Wong , M. L. Gong,“Strong near-IR photoluminescence of Er/Yb co-doped porous silico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1(21),212505 (2005) ,2.L. Luo (罗 莉) X. X. Zhang, King Fai Li, K. W. Cheah, J. X. Shi , W. K. Wong, M. L. Gong, “Er/Yb doped porous silicon a novel white light source”, ADVANCED MATERIALS, 16 (18),1664 (2004), 3.L.Luo (罗 莉), Winnie Po-Wan Lai, Wing-Ta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