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县2013年初三物理模拟考试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346866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崇明县2013年初三物理模拟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崇明县2013年初三物理模拟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崇明县2013年初三物理模拟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崇明县2013年初三物理模拟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崇明县2013年初三物理模拟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崇明县2013年初三物理模拟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明县2013年初三物理模拟考试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 年崇明县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初 三 物 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 16 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电能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便于 ()A获得 B储存 C转化 D节能2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 ()A太阳 B金星 C火星 D月球3一种质量与质子质量相同(或差不多)的粒子是 ()A中子 B电子 C原子 D核子4普通照相机的镜头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三棱镜5内

2、燃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第一冲程 B第二冲程 C第三冲程 D第四冲程 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图像分别如图 1(A)和(B)所示。s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0.90.60.302.41.81.20.601 2 3 4 5 6s /米甲 车t /秒 2 4 6 8s /米 乙 车t /秒10 12(A) (B)图 1图 2VA S2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甲车速度是 4 米/ 秒C甲车运动 4 秒后路程是 1.5 米 D10 秒两车相距 3 米7如图 2 所示,电源电压不变,两只电表均完好开关 S 闭合后,发现只有一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电路中只

3、有一个灯泡出现了故障,则可能是 ()A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 短路 B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 断路1L 1LC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 短路 D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 断路2 23图 5图 68如图 3 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 A 和 B 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 、 的压力 、 的关系是 (APBF)A BPFB AC D B二、填空题(共 26 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1) 伏;如图 4 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只有把房卡插入

4、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能有电。房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2) (填电路元件名称)接在干路上;房间里有电灯、电视等用电器,它们是 (3) 联的10如图 5 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4) ;力的作用是 (5) 的在此过程中,两只小船质量 (6) (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 11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由于具有 (7) ,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汽车的动能 (8) (选填“增大” 、 “不变”或“减小” ) ;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 (9)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12.

5、 如图 6 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10) (选填“前轮”或“后轮” )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11)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 ;推了一段距离后,轮子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12)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132012 年 6 月 27 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 7000 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 7062 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记录 “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 (13)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 ;“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约为

6、 10 米 ,则潜3水器受到的浮力约为 (14) 牛(海水的密度取 千克/米 ) ,方向 (15) 3.03图 4BA甲 乙41410 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5 库,通过它的电流为 (16) 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 3 伏,其电阻为 (17) 欧,这段时间内,电流的功率为 (18) 瓦15如图 7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 后,当滑片 P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 (19)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当滑片 P 分别在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 a 和 d、中点 c 和图中 b 位置时,电压表示数按从小到大顺序分别为 0V、2V、3V 和 4V,则在

7、图示 b 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应为 (20) 伏16小明和小华同学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远近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物体的“落地远近”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水平抛出的速度、抛出时的高度有关,思考讨论后他们从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刻度尺等实验器材,进行了科学的实验探究,如图 8 甲、乙、丙、丁所示(1)分析、比较图甲、乙、丙图可知: (21) ;(2)分析、比较图甲、丙、丁图可知: (22) 三、作图题(共 6 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 2B 铅笔。 】17重为 8 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 9 中

8、画出地面受到的压力 F18在图 10 中标出小磁针的 N、S 极及磁感线的方向、电源的正负极图 9 图 7VA S Pa b c d 10g2m0.64m1m/s甲图 8弹射器 弹射器 弹射器 弹射器20g2m0.64m1m/s乙10g2m1.28m2m/s丙10g4m1.82m2m/s丁图 10S电源56四、计算题(共 24 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质量为 2 千克的水温度降低了 50,求水放出的热量 Q吸 水 焦/(千克 ) c34.1020一个重力为 45 牛的木块,在大小为 20 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 秒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 米试求:(1)拉力做

9、功是多少?(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功是多少?21在图 11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为 10 欧,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电键 S,1R2移动变阻器 的滑片 P,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5 伏和 0.1 安2R(1)求变阻器 连入电路的阻值;(2)求电源电压;(3)求 10 秒内电流通过变阻器 所做的功222. 如图 12 甲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 A,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 的边长为 0.2 米,B 的边长为 0.3 米,A 的密度为 3000 千克/米 ,B 的密度为 2000 千克/米 3 3 求正方体 A 的质量; 求正方体 B 对水平地面的压

10、强; 若正方体 A、B 在底部中间挖去厚度为 0.1 米,底面积为 S 的相同柱形后,如图 16 乙所示,A、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和 则 、 (选填“能”或“不能” )APBABP相等,请通过计算说明R1 PR2S图 11VA图 12AB A B(甲) (乙)7五、实验题(共 18 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家用电能表是测量家庭消耗 (1) 的仪表;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 (2) (选填“串联”或“并联” )在电路中。 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 13 甲、乙所示,其中 (3) 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4) 24在“探

11、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 (5) 、方格纸、刻度尺等。实验步骤:(1)先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 (6) 和位置;(2)然后对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进行选择;(3)实验时应多次改变物体的位置,并正确测量 (7) 的距离。(4)最后根据现象和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即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等大、等距、正立的 (8) 像。25 (1)在 “探 究 物 质 质 量 与 体 积 的 关 系 ”和 “测 定 物 质 的 密 度 ”实 验 中 所 用 实 验 器 材 是 (9) (选填“相同”或“不同” )

12、的。实验中都要进行多次测量,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10) ;而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11) 。(2)用如图 14 所示的器材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a)请根据实验目的,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正确 (12) (b)小刘正确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立刻要求老师更换灯泡小刘的做法是欠妥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3) (c)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小刘发现灯泡发光了,按规定步骤正确操作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 14 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14) 瓦图

13、 13 010010甲 乙图 14 0123.46V3 150135A0.6 3甲01 23A00.2 0.40.60.6乙826小华同学用图 15 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间的关系。若保持电源电压的大小和变阻器 R1 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 R2 的滑片 P,可测得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如表 1 所示然后,他又改变变阻器 R1 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 2 所示(1)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可得: (15) ;(2)分析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得:电流与电阻 (16) (选填“成”或“不成” )反比,这与欧姆定律 (17) (选填“相符”或“不符” ) ,其原因是 (18) R1 PR2S图 15V2V1A实验序号 R1( ) I( A)4 3 0.55 6 0.336 9 0.25实验序号 U1( V) I(A)1 1 0.22 1.5 0.33 2 0.4表一 表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