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634568 上传时间:2017-06-30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前 言XX 镇是 XX 县所辖区域的一部分,是 XX 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及行政中心,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逐步加快,城市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布局,现有的供水能力不能满足城市的中远期发展水平的需要。已建成的一、二水厂位于城区中心,没有改扩建的场地,所处位置的地域性质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已作调整,水厂需整体搬迁。为了加快 XX 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城市投资环境,适应社会对供水事业的更高要求,XX 县自来水总公司于 2003 年 1 月编制了XX 镇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 ,XX 县计经委在桐计经建 2003文中批准了该项目立项报告,批复确定在 XX 江沿线合适位置取水,建设净水厂及输配水管线。根据中远

2、期规划确定水厂规模,同时考虑沿线镇乡用水,实施一次性规划设计,分期建设,水质、水量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城市发展的需要。中国市政工程 XX 设计研究院受 XX 县自来水总公司的委托,对 XX 镇供水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论证工作,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报告中对水质水量预测、水源地的确定和净水厂的水处理工艺进行多方案论证,对输水管线的布置提出推荐方案,并进行了净水厂自动化控制的设计、建筑环境的规划及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认为本工程以 XX 江为水源的取水、净化及输水建设项目是可行的。2在本报告编制过程中,设计单位受到 XX 县自来水总公司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31总论

3、1.1 编制概况(1)项目名称:XX 镇供水工程(2)工程规模:一期建设 10 万 m3/d 取水工程(设备分期安装)、5 万 m3/d 水质净化构筑物及输配水管线。二期建设完成 10m3/d 的取水工程、水质净化及输配水设备安装(3)项目建设单位:XX 县自来水总公司(4)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 XX 设计研究院(5)工程总投资及经济技术指标:工程总投资为:11906.98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8837.76 万元其它费用:989.84 万元预备费用:491.38 万元建设期利息:160.0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93.00 万元净水厂占地面积:9.62 公顷1.2 编制依据(1) XX 县

4、自来水总公司编制的 XX 镇供立工程项目建议书 (2) XX 县计经委批准的项目立项报告 桐计经建(2003)(3) XX 县城市总体规划(4) 水源取水点的环评报告4(5) XX 水利部门对取水点出具的证明意见(6) XX 卫生防疫部门对取水点和净水厂位置出具的证明意见(7) XX 自来水总公司提出的正式委托书1.3 编制范围根据本工程项目的委托书,XX 镇供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为:(1)水源地设计供水规模 10.0m3/d,土建一次完成,设备分期实施。(2)净水厂设计供水规模 10.0m3/d,一期 5.0m3/d,二期 5.0m3/d,出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

5、GB5749-85 ) ,留有远期自来水深度处理的位置。(3)输配水管线净水厂至梅苑新村旁城市现状管网管线(DN600mm) 。长度5.5km,管径 DN1000,输配水能力 10m3/d。1.4 设计规范及标准(一)总平面、给排水工艺(1) GB502829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2) GBJ1386 室 外 给 水 设 计 规 范 ( 3) GBJ1487 室 外 排 水 设 计 规 范 ( 4) GBJ1588 建 筑 给 水 排 水 设 计 规 范 ( 5) GB57492001 生 活 饮 用 水 卫 生 标 准 5( 6) CJ302093 生 活 饮 用 水 水 源 水 质

6、标 准 ( 7) GB/T501032001 总 图 制 图 标 准 ( 8) GBJ12589 给 水 排 水 设 计 基 本 术 语 标 准 ( 9) GBJ22-87 厂 矿 道 路 设 计 规 范 (二)建筑结构(1) GBJ8984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2) GBJ9 一 8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 GBJ10 一 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 GBJ7 一 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 GBJ11 一 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 GBJ3 一 8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 DBJ08 一 11 一 89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三)电气(1) GB5006092 3511

7、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2) GB50034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3) GBJ6390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4) GB50062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5) GB5465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6) GB4728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7) SDJ58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四)自控6(1) 国际电工委员会(IFC)颁布的有关标准及规范(2) 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CD50A5984 化工自控设计技术规定(4) CD50A19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 1.5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1.5.1 地理位置XX 县位于浙江省

8、XX 部,钱塘江上游,处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杭州市辖县之一,介于东经 119。 10, -119。 58, 北纬 29。 35, -30。 05, 之间。地处“西湖. 钱塘江-XX 江.新安江-XX-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地段,距离杭州 75km。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地处 XX 江中段两岸,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全县地势 XX 和东南向 XX 江沿岸降低,东西直线距离约为 77km,南北约为 55km,土地总面积 1825km2,全县人口 39.56 万人。1.5.2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XX 县历史悠久,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 225 年

9、)设县,距今已有 1776 年的历史。 方舆胜览上载“昔有人采药结庐桐下,指桐为姓,故山名桐君,县名 XX。 ”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 ,分 XXXX7 乡另置分水县。 XX、分水的行政界限一直延续到解放后。解放后 XX、分水均属建德专区, 1950 年改属临安专区,1955 年复置属建德专区,1958 年两县合并,1960 年改属杭州一直至今。XX 县下辖 13 个建制镇,11 个乡,2000 年底全县户籍人口739.56 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业人口 8.1 万人,户籍农业人口 31.4 万人,暂住人口 1.0 万人,XX 镇系由原 XX 镇和洋洲乡合并而来。XX镇是 XX 县人民政府

10、所在地,地处 XX 县境东侧,镇域面积158.5km2。目前,XX 镇下辖 10 个居委会,7 个社区,55 个村。据XX 县公安局提供资料表明,2000 年底,镇域户籍人口为 8.98 万人1.5.3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XX 属于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四周群山耸立,中部为狭小河谷平原,山地和平原间则丘陵错落分布。XX 江由西南而东北纵贯县境东部。分水 镇境内汇入 XX 江。全境山地丘陵面积约占79.1%,平原 8.3%,水域 12.6%。XX 镇位于 XX 县东部,地势相对平坦,水域面积较大。主要河流有 XX 江、分水江、壶源江及其他较大支流 31 条,均属钱塘江水系。老城地形似半岛,位于

11、XX 江、分水江交汇处,平均海拔 15m。XX 镇介于东经 119。 38, -119。 45, 北纬 29。 45, -29。 50, 之间,总的地势为中部低(XX 江流域) ,南东和北西部高。前者海拔高程一般小于 150m,相对高差小于 90m,地形开阔,侵蚀切割微弱,谷坡一般小于 5。 ,属河谷冲积平原和阶地,后者海拔高程一般为 200-600m,最高峰东坞尖达 1039m,相对高差一般为 350-550m,最大可达 800m 以上,呈低山丘陵地貌,山体侵蚀切割较强烈,谷坡 5。 -50。 不等。(2)气候气象8XX 县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

12、于农作物栽培和生长。年平均日照 1936 小时,年平均气温 16.5。 C,年极端最高温度 42.6。 C,年极端最低气温-9.5。 C,年平均降雨量为 1462mm,3-9 月为多雨期。而易引起洪涝灾害的暴雨发生在 6-7 月上旬,暴雨历时短、强度大。XX 年蒸发量为1258.1m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风向静风频率较高,为 31%,年平均风速为 1.6M/S。(3)水文地质全县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 14.765 亿 m3,年平均过境水量 322 亿 m3。全县人均水资源量 4113m3,高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一倍多,每 km2 水资源量 80.06 万

13、 m3,比全国高出一倍多。境内河流属钱塘江水系,过境河流有:分水江,别名天目溪。源出临安天目区,于九排岭入境,向东南流至 XX 镇入 XX 江,境内河段长 53km,平均宽度 250m。两岸溪流呈格子状,由 XX 而东南次第纳溪流 12 条。多年平均流量 74.1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 23.4 亿 m3,水质达到地面水 II 类水质标准。壶源江,别名湖源溪。源出浦江县,于瓦檐山东入境内新合乡,至雅坊北入诸暨,又入富阳境内,于清江口入 XX 江,境内流长10km。XX 江系钱塘江中游河段名。南起七里泷峡谷,北流经横山埠入9富阳县境。境内全长 33km,平均宽度 400m,两岸由南而北次第纳

14、溪流 12 条。多年平均流量 95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 300 亿 m3,城区部分 XX 江平均宽度 550m,水质达到地面水 II 类水质标准。XX 江在 1968 年下游建 XX 江水库后,XX 江主要的水文特征为:最高水位: 13.39m(1997)最枯水位流量: 13000m 3/s最枯水位: 2.81m常水位: 4.96m江宽: 400m-700m枯水位平均水深: 1.0-1.5m50 年一遇最高洪水位: 15.3m100 年一遇最高洪水位: 15.8 m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XX 镇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泻条件受地层、岩性、地貌、植被、气候等条件因素控制,各区存在较大差异

15、,根据条件不同,可分为基岩丘陵山区和河谷冲积平原区二部分。基岩丘陵山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为山区基岩裂隙水和溶岩水的补给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基岩丘陵山区由于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多且长度较短,加上地形坡度较大,降水多沿沟谷流失,只有一部分沿断裂、裂隙带、风化裂隙向下渗入地下,往往有沿这些地带以泉的形式排泄,一部分渗补给松散岩类空隙水。松散岩类空隙水补给、径流、排泻条件同样受地层、岩性、地10貌、植被、气候等条件因素控制。松散岩类空隙水分布于山间河谷平原,以砂砾石为主,结构松散,直接裸露地表,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其次是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补给,其侧向补给时甚微。一般以下降泉形式排泄。另外,蒸发和人工开采也是其排泄方式之一。XX 镇地形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土壤类型的多样性。积坡、洪积物发育形成的山坞、溪畔的水田土壤,多为黄泥沙田。旱地土壤以油黄泥、黄红泥、黄泥土为主,多分布在坡耕地,土壤肥力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XX 镇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主要在北西部和南东部,呈北东向和近南北向展布。仇岭坞南北向断层影像特征差异明显,但规模较小,延伸约 6km,新生代以来无活动迹象,大麦里北东向断层影像上表现为 45 度方向直线状陡崖群,山体明显被切割破坏形成三角形断面,倾向北西,走向延长 20km,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