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四河乡卫生院妇幼督导通报》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63452897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宁县四河乡卫生院妇幼督导通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静宁县四河乡卫生院妇幼督导通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静宁县四河乡卫生院妇幼督导通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静宁县四河乡卫生院妇幼督导通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静宁县四河乡卫生院妇幼督导通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宁县四河乡卫生院妇幼督导通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宁县四河乡卫生院妇幼督导通报》(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静宁县四河乡卫生院妇幼督导通报各村卫生所:根据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静宁县村卫生室管理办法(静卫发xx40号)和静宁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办法(试行)(静卫发xx90号)要求,四河乡卫生院于xx年7月24日至30日对全乡28个村卫生所工作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考核,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督导方法本次检查主要以资料检查结合入户调查为主,深入到每位孕产妇及儿童家询问具体情况,核对母子保健手册是否填写完整、规范,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指导,共调查98户家庭,其中孕妇10人,产妇78人,儿童88人。二、妇幼保健人员重视,妇幼卫生工作运行良好各村卫生室重视妇

2、幼卫生工作,卫生院已把工作的重点转向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为契机,将妇幼工作任务纳入到总体工作计划中,制定了完成目标任务的工作方案,与其他工作统一安排,统一部署,使妇幼卫生工作任务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各村卫生室工作情况:1、各种登记本填写不全:孕产妇保健管理登记本及产后访视登记本自上次督导后,郭岔,贯岔,黄川,上卢仍然填写不是很完善,多次屡教不改,未引起重视,比较典型。每出生一个应登记一个,不要等到检查时再突击。产妇及新生儿产后访视时间为产后3-7天,10-14天,28-30天,上卢村访视时间仍然

3、掌握不清。张尤村,豆河村,田河村,麻岔村,涧沟村,尚寨村填写较全,希望能再接再厉。经过培训孕产妇保健管理登记本上的末次月经及预产期计算都基本掌握。儿童出生花名册填写整体较好,上赵村儿童出生花名册、孕产妇保健管理登记本,孕产妇产后访视登记本中有一个儿童漏填,卢湾村四月份漏报1人。孕产妇产后访视登记本无处理意见的村有卢湾,花沟,田堡,王岔,蔡河,大庄坪,雷河,王河,尚寨,希望及时补充。儿童保健卡中无指导意见的村有尚寨,周岔,雷河,晨光,罗岔,花沟,大湾,以后要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工作,重视孕妇及婴儿的健康。2、维生素a投服资料缺乏。尚寨村,四河村,罗岔村投服表未留底,基本大部分村医代理家长签字,以后应

4、边领边签字,杜绝造假。3、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情况。通过5月份督导后,大部分村医07-xx年度出生的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已健全,存在部分细节问题,监测图出生体重未画的村有,上赵,大湾,石马坪,罗岔,蔡河,大庄坪,其他栏内填的指导意见。希望各位以后画时注意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大多数村母乳喂养宣传不到位,检测不具4、月报表。月报表一式两份,卢湾缺7月份,石河缺09和xx年度村级月报表,是未留底还是丢失。月报表还出现逻辑错误,岘口,主要将孕产妇系统管理概念理解不清,早孕检查或产后访视或孕前检查数小于孕产妇系统管理数,加以指导表示理解,望以后及时改正。6.妇幼资料还有个别村和其他资料混放,检查时手忙脚乱无处下

5、爪。妇幼项目下发的设备大部分能正常用行。通过本次督导,工作较好的有张尤村,花沟岔村,豆河村,涧沟村,首先该填写的都填了,希望继续保持这种工作精神,继续努力,扬长补短。黄川村,上卢村,贯岔村,卢湾村为本次督查后的极差典型村,工作态度不端正,在此提出批评,希望能积极改正,把该补的都补填齐全,6月28号开村医会时带资料复查。大湾村,蔡河村提出警告,存在的问题自己明白。以后还会加大力度进行督查,如果对屡说不改的村,将会一天一个村带上所有资料来医院进行单独培训,直至全面掌握业务知识,补全所有资料为止。四、存在主要问题:1.各种妇幼知识宣传不到位,健康教育知识不完善,大多数孕产妇和儿童了解的健康知识太少;

6、2.抽查的部分村卫生室对孕妇摸底不清,不了解本村的孕妇数及其基本情况;3.村级妇幼知识欠佳,须进一步培训和学习。五、意见和建议:1.加大社会宣传和知识培训和学习。各村卫生室要采取多种途径如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单(册、画)、街头咨询等进一步扩大社会宣传,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育龄妇女知晓项目、认可项目并3积极主动参与到项目中去;同时,积极参加业务人员项目知识培训,要掌握服务技术,熟悉服务内容,切实提高服务水,做到规范检查,各种基础信息登记完整,随访工作落实到位,确保项目实施质量。2、提高认识,各村卫生室要充分认识国家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7、的重大社会意义;确保项目顺利实施。xx年七月三十主题词:妇幼工作督查通报第二篇:陇县李家河乡卫生院妇幼文件陇县李家河乡卫生院文件xx年上半年公卫妇幼项目工作总结陇李卫发(xx)13号签发人:杨瑞东上半年来,我院妇幼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针,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为核心;以保障全镇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以儿童妇女健康服务为宗旨;以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服务能力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我院上半年妇幼工作总结如下:一、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及时建立了孕产妇保健卡(手册),乡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对辖区内的孕产妇进行摸底,按孕早、中、晚

8、期、产褥期所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及时发现高危情况,以确保母亲安全。同时,严格按照高危妊娠评分标准进行筛查与管理,有效保障了孕产妇的安全。到本季度末李家河镇共有孕产妇92人,其中产妇68人,孕妇24人,建卡92人,产检92人,农业户籍者92人,符合“农免”项目者92人,产妇68人均进行了产后访视。对所有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无孕产妇死亡。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儿童保健重点对03岁儿童系统管理,儿童“四病”的防治及学龄前儿童体检工作。到本季度末全镇共有7岁以下儿童数661人,5岁以下儿童465人,3岁以下儿童362人,其中新生儿68人,均为母乳喂养,无婴幼儿死亡,无新生儿破伤风

9、,无5岁以下儿童死亡,无出生缺陷。对所有儿童均进行健康管理。三、妇幼项目各项工作1、出生缺陷防治项目。到本季度末待孕妇女及孕产妇免费服用小剂量叶酸片的人数为10人,填写知情同意书者10人,随访者10人。现共发放叶酸片60瓶,无高危孕产妇服用叶酸者。2、0-3岁儿童免费保健项目。我镇现有0-3岁儿童362人,建卡362人,发放结算单362人,系统管理360人,其中新生儿访视54人,现无高危儿。无体弱儿。四、妇幼宣传工作要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就要把妇幼保健知识和母婴保健法真正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从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参与保健。我院利用妇女病免费普查的时机,对农村妇女开展了

10、面对面的宣教。另一方面常年开放健康教育室,开展孕产妇保健、妇女生殖健康、出生缺陷的干预、婴儿喂养等内容的咨询工作。共印制宣传材料4种、发放200份宣传单、悬挂横幅3条,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20多张,办宣传版面3期。通过有效的健教活动,使健康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对整个妇幼卫生工作实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五、存在的主要问题1、保健网络不健全。虽然乡级妇幼保健人员到位,工作落实,但村医主动性不高,村级网底薄弱,服务能力不强。基本技能和技术水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2、群众落后的思想仍然存在。新生儿疾病筛查、增补叶酸、母婴传播疾病检查工作难度大,许多产妇及家属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叶酸发放服用率不

11、高。六、下半年工作打算1、加强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保健管理。建立以乡妇幼保健为核心的孕产妇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协调管理辖区内流动孕产妇及儿童,及时摸清流动育龄妇女孕情,筛查高危,为她们提供与本地孕产妇相同的保健服务。2、加强村医培训,进一步扩大宣传面,根据妇幼公共卫生项目要求,积极开展宣传、指导、培训等工作。要加强乡、村两级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乡、村两级管理和服务作用。要进一步加强表、卡、册、牌等基础资料管理,保证信息资料的及时、准确。确保妇幼保健和项目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李家河卫生院xx年4月8日李家河卫生院xx年4月8日第三篇: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调查报告

12、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调查报告3月7日至10日,本人以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和关陇民俗研究会理事长的名义,取得静宁县文化局的同意并受牛永琪局长的委托,对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进行了全面调查。4天以来,在周岔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勤、周岔村小学教师周永忠、庙管会负责人周建财等人的大力协助下,深入农户,走访文化大户3家,访问村民50多人,发掘民间文化内容、民俗事象70多种,发现民间艺人50多人,拍摄照片500多张。周岔村民间文化现象突出,内容十分丰富,事象传承脉络清晰,保存完整,具有保护和发掘的一定价值。保护、开发、利用周岔村民间文化,发展静宁文化产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13、名目,都有具有特别的意义。静宁的传统文化事象像周岔村这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村社,在凉全市是很少有的。加之,红军长征路过周岔,红色革命遗迹尚存,红色故事在村民中广泛流传,这更给周岔村民间文化增添了色彩。因此,周岔村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就尤显得十分重要和及时。周岔村概况周岔村位于静宁县南部45公里,南接四河乡的古湾村;东连该乡的上寨村;北、西临该乡的郭岔村。周岔村民世代为农,现有农户130户人家,人口600多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580亩。是一个纯农业的山区地方。该村建有村小学校一所,在校学生80多名。医疗站一所。百货销售点2个。据考,周岔村有清代举人2人,秀才3人。1949年以来,共有大

14、中专学生86名,研究生3名。村中有古树5棵,都逾一百多年树龄。该村周姓人为主户,传说元代向西北移民时,周祖先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到现在的仁大乡周家峡口,又由周家峡口迁移到这里。大约有300多年的时间。据说,300百多年前,这个村的人口也有现在的人口多,同治年间兵燹,村民在村子的两个深洞里躲避灾祸,一个洞子里的200多人被残害了,只留下另一个洞子里200多人。这是现在的所说的上庄里的人。下庄里有一个人,因为当时和邻居不和气,村子里人不要他在一起躲兵祸,这个人于是跑到上庄人的洞子里躲起来,结果活下来了。后来这个先人结婚生子,繁衍了如今这么多的周姓人口。现在上下庄周姓人分为两头份。即上庄和下庄。民国xx

15、年灾荒,跌了年馑后,分了主案。上庄的主案1974年因“破四旧”葬入火海,下庄的主案至今还保存在周志杰家中。周岔村历史悠,这次在村中发现的3处人类遗址证明,远在秦汉时期,周岔村的先民就开始在这里居住,并开始繁衍生息了。两千多年来,周岔村的先民们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其源远流长,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特别是近现代的历史文物,诸如清代古堡、民居、作坊遗址、200多年前周祖的影碟(主案)、门尺、1xx年的舞台、藏于村民家中的清代、民国时期的书法、挽幛、牌匾和清磁器,以及近百本戏剧手抄本、和200多唢呐曲牌,足以证明周岔村传统文化的丰厚历史。据村人追述,130多年前,周岔村就有唱

16、大戏(大社火)、耍灯火社火(小社火)的习俗。由于村人喜爱民间文艺,每逢过年,家家扎纸灯笼,人人学唱小曲,排练秦腔戏,吹唢呐,学演牛皮灯影、顶旱船、舞狮子、耍武术等。从正月初三送纸以后,整个村子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到了正月十五点了明灯,最后一场演出后,就在庙前面举行烧社火仪式。乡人称其为“卧将”。社火“卧将”后,说明一年的农事活动就要开始,村民们又要忙碌一年的生产活计了。周岔村民间文化形式周岔村民间文化形式主要有以下内容:1、大社火。即唱秦腔。1949年前后,村子里有3、40人参加大社火的演出。健在的老艺人主要有周志杰(77岁)、周志清(70岁)、周仁忠(68岁)、周德仓(60岁)、xx仓(57岁)、等。在周志杰老艺人家里完整的保存着民国至上世纪60年代的手抄剧本近百本。剧目有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