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网络聊天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63388464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应网络聊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顺应网络聊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顺应网络聊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顺应网络聊天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顺应网络聊天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顺应网络聊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应网络聊天(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顺应网络聊天语码转换是指在同 话轮或连续的话轮 中使用来自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方言或语体的词汇和句子。自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语码转换就得到多个学科的重视。在语言学 领域,这些研究就有以下的不同路向: 语法、 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会话分析路向。 这四种不同的研究路向分别揭示了语码转 换的不同方面。如今,少数学者从语用学角 度人手进行研究,如何自然,于国栋等。然 而,对深受大家喜爱的网络聊天室中的语码 转换进行的研究却为数不多。笔者试图从语用学中的顺应理论出发,分析网络会话中语 码转换存在的必然性。1语言顺应论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而伦在1999 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中正式提出语言顺 应

2、这一理论。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 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 不同的意识水平上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 过程,其中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的选择。 Verschueren的主要观点是:语用学是关于 语言整体的、功能性纵观;语用学是语言和 交际在认知、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研究。顺应 论的三个核心概念是:变异性,商讨性和顺 应性,这就决定了动态性是顺应论最本质的 特征。维索而伦认为顺应论有四个分析维度, 即:顺应的语境相关因素、顺应的结构对象、 顺应的动态过程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 程度。其中前两者规定顺应的范围,后两者 分别指出顺应的动态特征和涉及的心理因 素。2网络聊天室中语码转换的顺应分

3、析 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选择,并且是一种 意识水平相对较高的选择。 交际者通常可以 通过转化语码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这种选择必须顺应选择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否则将被视为不当选择或语言误用。在具体的语码转换过程中, 交际者的顺 应对象应包括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 动机等方面的顺应。笔者记录下 QQ网易、 碧海银沙等聊天室中的几段实时对话,运用顺应理论对其中的语码转换进行分析2.1顺应语言现实对语言现实的顺应,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的因素:第一,用一种语言表达思想或概念 时,是否有另一种语言可作为语码转换的相 应形式;第二,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在语义 内容和应用范围上是否与使用中的语言有 区别。就第一个

4、因素而言,如果某个思想或 概念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而不存在于另 外一种语言当中,那么,当这两种语言互相 接触时就会出现语码转换的现象,因为其中的一种语言弥补了另外一种语言在这个方 面的空缺。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就要动 态地顺应这样的语言事实,有效地进行语码 转换,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对第二个因 素而言,选择余地就更大了,而且意识程度 也较第一个因素下的语码转换的意识程度 要局。哲学家:明天就是周末了,终于解放了。 Rebecca :是呀。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哲学家:偶知道一家新开的 pub,听说 不错,有兴趣吗?Rebecca:可以考虑一下下。在上例中,pub的意思是abuilding ,

5、 especialBritain , IrelandandAustralia wherepeoplecanhavdrinks , especiallyalcoholicdrinks , andtalktothefriends汉语中最接近的表达恐怕就是“酒馆了,但是,每当我们提到“酒馆”的时候,我们可能很自然地就想到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了。由此可见,英语中的 pub和汉语中的“酒馆”在语义内容上存在 一定的区别。哲学家为了顺应这样的语言现 实,有意识地使用了语码转换来表达思想, 实现了自己的交际意图,而且也避免了有可能造成的误解。夜的孤独:HowlonghaveubeeninChinaJason

6、: Over3years .夜的孤独:DoyoulikeChineseculture?JasonI mintoit . Oh, BTW canutellmesthaboutChineseQIPAO?夜的孤独:QIPAO?Oh noproblem .在上例中,旗袍是指中国妇女穿的传统 长衫英语中与之对应的词为 cheongsam,但 这个词对中国人相对比较陌生,并且其所表达的含义不一定完全同于中国人说熟悉的 旗袍。这种情况下,Jason用拼音QIPAOS 表达,既可以实现交际目的,又可以降低或 消除理解cheongsam的难度。2. 2顺应社会规约对社会规约的顺应,即交际者由于对某 个特定社会的

7、文化、习俗和规约等的考虑和 尊重而出现的对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 体的使用。语言使用者是社会化的个体,他 们的行为必然要与社会期望保持一致,他们的行为会受到社会规约的约束和制约。社会规约就像一张大网,网住了我们的一切行为 和思想。对于社会规约的违背所导致的后果 往往是无法修复和弥补的,即使进行了修复 和弥补也不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交际者对社会规约的重视程度往往比较 高。比如当我们谈论到某个被社会视为禁忌 的话题时,我们就必须选择一种恰当的交际 方式,而语码转换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A:哈哈,你今晚还去“ eNightClub么?B: ynot?Ugowithme?A: I 服了 u.我

8、怕 “ onenightstand . B: oh,酱紫。A:去澳大利亚都看了些什么呀?B:啊!!看到的东东太多了,美丽的城 市,清的乡村,对了,黄金海岸的沙滩和海 水太美了 !C:没有去看Stripper?B:Franklyspeaking . yes. Itwasreallyadif ieentexperience . Andtheperformershave excellentfiures . Oh, amazing例是典型的网络语言,u、I服了 u、酱 紫,省略和特殊缩写是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 这就使得语码转换在网络会话中更加频繁。这里 “ thenightclub 和 “ oneni

9、ghtstand 力 分别指“夜总会”和“一夜情”。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夜总会并不被大家广泛接受, 而“一夜情力更是具有争议的话题,因此,为了顺应这一社会规范,实现交际目的,则 有意识地进行了语码转换,选择用英文来表 示例中,会话参与者很清楚公开谈论脱衣舞 女郎这类话题是不符合中国文化规范的,周围的人一旦听懂了这些内容, 肯定会对谈论 这样话题的人的道德水准予以怀疑或否定, 所以C顺应了我们的文化和与之相关的社会 规约,使用语码转换提问,而同样顺应了这 一规约,采用英文来回答,这样就有效地把 交际对象限定在他们三人之间。2. 3顺应心理动机对心理动机的顺应是语码转换的另一 个重要因素。交际者通

10、常是带着一定交际目 的而进入交际过程的, 而且这个交际目的往 往会影响甚至控制交际者对于语言形式和 交际策略的选择。语码转换可以帮助交际者 实现多种心理动机,如趋吉避讳、制造幽默、 表明身份、缩短心理距离以及直接或者间接 拒绝等。在 WW.WSOHU COM CN的聊天室里,就曾有这样一段留言:忽接邀请部长的Birthday ,俺是第一回 参加Party,精神颇紧张不很 Easy,举止也 狼狈看着很Funny,可是一看这么多IJady , 心情舒畅马上就 HapPYoH眉多来自俺们 Ministry ,虽然个别有点Ugly有些还是一 流Beauty,晃得俺的眼睛直 Dizzy ,从此认 识了俺

11、的Honey。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利用语码转换来创 造幽默效果的典范。此例中,有趣的不仅是 英汉语码转换的使用,更重要的是采用了一 系列押韵的单词。惰愚仁:你好。信过一切:Hello .惰愚仁:有空聊聊吗?信过一切:ok.聊什么? 惰愚仁:你说。信过一切:我说?haha,请我哈9。惰愚仁:5646.信过一切:SJB.在上面的例子中,信过一切用Hello回 应,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他在忙或者不愿意 同对方聊天;二是他想用英语聊天。从“我 说?ha ha,请我哈9”可以看出,信过一切 不愿意同对方进行交谈,没有给出交谈的话 题,而是要求对方请他喝酒。而惰愚仁则用 数字5646表示拒绝,这样,信过一切用S

12、JB来彻底结束对话。这里语码转换的作用恰恰 是加强拒绝力度或者避免直接回答,结果导致双方对话彻底中断。3结论在网络交际中,交际者也是带有一定的 交际目的。为了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交际 者要选择不同的交际策略, 即我们所说的顺 应。语码转换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有力的策略, 当然,这和网络语言其自身的特点是密不可 分的。网络交际者可以通过语码转换来实现 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或者心理动机的顺应, 从而实现交际目的。但这里仍有两点需要指 出:一是我们所说的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 心理动机在具体的语码转换中有时并不能 划分得很清楚;二是在网络世界这个特殊环 境中,语码转换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方便而已, 并非如前面所讨论的全部都是为了顺应语 境。顺应网络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