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财务管理若干途径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63387594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若干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若干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若干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若干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若干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若干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工程财务管理若干途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工程财务管理若干途径 关键词:工程财务管理;强化途径;电力企业电力企业工程建设投资规模大,项目筹划和施工周期相对较长,通过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可以优化各阶段的决策,在保障现金流稳定的同时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工程建设和运行的综合成本,有助于电力企业应对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运营环境,实现战略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并且强化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一、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典型问题(一)过程管理未有效衔接由于电力工程施工涉及大量输配电设备的安装,为了保障工程质量、降低项目建设和运维成本,大部分工程采用甲方提供工程材料的模式。即电力企业负责电力设备、线缆等主要工程材料的采购和供应,由施工方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

2、因此,电力企业工程资产管理从项目筹划延伸到竣工决算和资产交接环节,在不同建设阶段负责项目资产管理的主体不同,设计、项目建设、招投标和采购等部门分别承担着资产采购计划制订、审核、实施等管理职能,具体资产的价值和实物管理工作难以形成有效衔接1。导致相关信息失真、资料不完整,无法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质量提供信息支持。(二)合同管理未规范执行电力企业工程项目参建主体多、建设周期长,而经济合同管理是保障设备和原材料采购、各分项工程施工按计划完成的关键。但目前电力企业采购、施工等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存在很多不规范和不科学之处,给应收应付款管理、成本控制和财务风险防控带来诸多隐患2。一方面,由于电力企业工程

3、施工涉及土建、各类电力设备安装等专业分工细化的分项分部工程,项目发包过程中存在分包和转包行为,导致部分合同的签订不规范,各主体间的权责不明、工程款结算等关键环节极易出现纠纷和歧义。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工程的合同在不同时间点由不同业务部门主导完成洽谈和签订,在确定价格、结算时间等关键条款时,由于相关人员欠缺财务风险防控和成本控制意识,导致合同内容存在缺陷,不利于后续的资金收支管控。(三)业财链路未全面贯通由于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由不同主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部门无法完全介入到概预算编制、融资规划设计、施工招投标等环节,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准确的财务、业务数据和相关信息,无法保障账务信息的时效性。

4、由于业财融合深度不够,会造成工程结算滞后、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等问题。资金的使用无法进行合理统筹,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工程的投入产出水平。工程款结算不及时导致账面信息无法准确反映收支状况,无法实现收入成本的合理配比,影响工程管理决策,给电力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二、电力工程财务管理问题的成因(一)财务工程管理职能不完备由于运营环境和投融资活动复杂化,现代企业为了防控风险和提升竞争力,普遍引入了管理会计理念并拓展了财务管理职能,除了传统的资金收支管控、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过程、核算财务数据,还要参与到经济活动规划制订、项目可行性论证和监控各项经营规划执行中,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运用量化指标评价和考

5、核经营管理绩效、保障各项计划顺利实施且取得预期效益。但在电力企业的工程管理中,财务管理职能往业务前端延伸的程度受到限制,无法深入参与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等阶段的经济指标测算和评价,不利于优化决策和控制工程建设、运营成本,导致工程概预算不准确、经济合同内容存在疏漏等问题,无法制订合理的融资规划并进行资金的高效分配和利用,不利于控制电力企业工程成本和投融资风险。(二)部门沟通协同机制不健全电力企业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分别由不同部门主导完成,设计、采购和招投标等业务部门的工作性质、管理目标不同,相互间有时缺乏有效协同和沟通,导致工程资料的数据不准确、信息资源无法共享3。一方面影响设计、采购方案优化以及招

6、投标决策的合理性,导致工程的资产、合同和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财务部门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得完整和真实的数据和信息,无法进行前瞻性的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预测,对融资规划设计和执行均带来不利影响。此外,电力企业财务、设计等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协同机制不健全导致资金、资产管理规划难以有效执行,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控制措施,工程施工成本和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监控。(三)财务管理标准体系不完善监督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部门的行为、跟踪评估和控制项目成本与投融资风险都需要有系统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才能让财务部门基于对财务、非财务数据的测算提供决策支持,强化对工程施工方案审核、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的财务内部控制。但

7、电力企业大多没有针对工程财务管理系统制订相应的标准和构建成本控制、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无法对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的成本分析和风险防控,影响电力企业各项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三、强化工程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控制成本和投融资风险是强化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而实现财务和各业务部门不同阶段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协同是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所以,应从健全财务管理职能、构建内部沟通协作机制着手,优化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基于合理分工和财务管理职能分配形成部门间的相互制衡与协作,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提升工程财务管理水平。(一)健全工程财务管理职能针对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职能的局限性,必须对财务

8、部门进行重新定位,赋予其参与项目管理决策、对工程建设计划和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的职能4。引入财务战略管理理念,从企业整体经营视角规划财务资源的筹集和分配,确保电力企业战略资源投入产出率的最大化。一方面,依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并借鉴其他企业的实践方法,对现行财务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进行升级和优化,设置必要的成本分析等管理会计岗位,将财务内部控制融入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另一方面,让财务部门的管理层参与项目投融资决策,并且从财务管理专业角度跟踪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指标,为管理层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实现对电力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控。(二)丰富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为了规范工程的资金、资产

9、管理和有效约束各主体的行为,电力企业必须丰富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一方面,针对不同阶段的项目经济活动特点完善相应的资产管理规程,设计严谨的物资采购、配置计划审核规范,以明确不同管理主体的责任5。另一方面,针对电力工程的资金流动特点细化应收应付款管理制度和账务处理规范,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明确对各项费用发生过程和现金收支情况的跟踪监控责任,保障资金收支管理的规范性,有效防控现金流不足等财务风险。(三)规范工程财务管理流程为了强化对电力工程建设关键节点的财务控制,应整合现行财务管理流程并规范费用报销、工程款结算等审核程序,实现对资金流动状况的动态监控。首先,基于企业的财务系统推进工程财务管理信

10、息化,利用系统的通信和数据分享功能建立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机制,让工程管理层可以实时获取各项计划的执行信息,跟踪监控项目的资金、信息和物流变化,有效监督各主体的行为。其次,针对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关键时间节点优化业务流程,让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参与合同内容审核、招投标文件编制等业务活动,运用财务管理专业优势优化相关决策。达到指导、约束和监控业务部门经济活动的目的,有效降低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最后,要在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完善工程建设数据库,为优化设备采购方案、规范资产管理、防控经营风险提供全面的基础数据,落实成本分析、预算绩效考核等财务内部控制措施。(四)强化员工业财融通培训把财务管理延伸和融入

11、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需要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不仅要增添管理会计岗位并优化职能分配,而且要求财务部门参与工程管理决策。因此,强化员工培训是实现对资金、资产流动以及项目建设过程有效监控的前提,电力企业必须对已有财务部门人员进行培训,使之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科学方法,并且有完备的知识结构,能够胜任合同内容和概预算审核、成本分析等工作6。此外,电力企业也要加强对各业务部门关键岗位员工的培训,让负责合同谈判、招投标管理等关键工作的人员具备基本的财务风险防控常识,并且能够与财务管理人员保持沟通协作,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和投融资风险。四、结语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是优化电力企业工程建设资源配置、防控投融

12、资风险的前提,针对当前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中的典型问题,要在明确其成因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途径,实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资金、资产流动状况的有效监控,降低工程建设和运营成本。参考文献:1高翔.加强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路径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9):177+180.2虞静,俞小红.强化供电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途径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8,24(24):227.3王惠丽.加强供电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若干途径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56.4胡妍.加强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若干途径J.科技经济导刊,2017(23):242.5王觊.加强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几个途径J.中国国际财经:英文版,2015(08):216-217.6李霏.加强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若干途径J.企业文化旬刊,2017(02):1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