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计量问题的思考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3381527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计量问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计量问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计量问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计量问题的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计量问题的思考摘要:金融自由化的浪潮漫延全球,衍生金融工具得到大规模运用和快速发展,它正成为金融市场中的不可忽视而有着巨大影响的力量。通常按照国际相关准则,衍生金融工具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在次贷危机中部分发达国家以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文章对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计量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计量问题;公允价值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交易手段,表现为一份双边和约或支付交换协议,其价值衍生于或派生自标的商品或资产的价格及其变化,这些标的资产或商品包括商品、利率、汇率、指数、或债券等。在会计中,衍生金融工具是指CAS22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

2、或其他合同: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常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的关系。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其本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衍生金融工具是从基础金融工具衍生出来的,基础金融工具主要包括货币、外币、债券、商业票据、股票等。2.衍生金融工具在形式上都是远期经济合同

3、,是在现实对基础金融工具未来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交易,交易的盈亏只能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时刻才能确定。3.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随其标的物的变动而变动,标的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基础。4.衍生金融工具的签约目的主要有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套期保值是在已进行其他交易的基础上,通过衍生工具来承担与其他交易相反的义务来避免其他交易可能产生的风险,重在保值。投机套利是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在持有期间的价格的变动来谋取利益,重在投机。5.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金额通常就是合同的结算价格。6.衍生金融工具在签约时一般不要求净投资, 如远期外汇合约,或只要求很少的净投资,如期权合同在签约时要交纳期权费。7.衍生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可以选择

4、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交割,而且可以采用净额交割的方式进行结算。8.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风险性。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直接动因是企业规避风险的需要,因此,风险是与衍生金融工具与生俱来,不可分割,如果操作得当,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如果操作不当,则会最大限度的增加企业风险。现行会计理论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包括了以下两点:一是会计要素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二是该要素将会改变经济利益。由此表明会计对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是不予确认的。例如在或有事项中这一点很明显:或有资产只有当基本确定时才确认,或有负债只有当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是才确认,否则都只能表外披露。在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中,尽管会计计量可选择的计量属

5、性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但只要企业处于持续经营状态下,历史成本就是最基本的计量属性。按照历史成本原则,会计计量依据于已发生的交易成本,而不是可能发生的成本。报表项目按历史成本入账后,一般不得随意调整账面价值。但采用历史成本法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不现实。首先,衍生金融工具从合约订立到最终交割或平仓,要经过较长时间,期间价值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其次,历史成本的取得也存在问题,有的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互换等,在企业签订合约时,并不需要付出成本,历史成本为零,参与期货交易须交纳的保证金,不是进入合约的代价,也不是历史成本。衍生金融工具大多只是一种未来合约

6、,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交易和事项尚未发生,无历史成本可循,此时历史成本不适用。事实上,当合约签订后,虽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未实际履行,但报酬和风险已经开始转移。按照“实际重于形式”的原则,会计上应该加以确认,为此我们需要寻求更恰当的会计计量属性。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其合理性、相关性和有用性。合理性表现在它能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价格的变动。采用公允价值后,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后续计量,相关性强。相关性提升后,有用性相应地被提升。由此看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但也应当看到,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尚存在问题:人们对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仍表示怀疑并担心其

7、给损益带来的任意性和波动性,尤其是银行、证券界强烈反对公允价值会计。如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致函FASB主席,建议继续保持历史成本计量、扩大表外披露并增加按公允价值报告的辅助报表,而反对公允价值计量。自次贷危机以来,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更是成为众矢之的。在这次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由于公允价值的“时效性”,使得企业的报表过于难看,导致企业股票一路走低,进而又削减了企业的“价值”。由此进入恶性循环。2008年10月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并确认监管机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有权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随后,欧盟金融监管机构高层表示,欧盟市场监管者应允许区内银行立刻停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以减轻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会计准则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参考文献:【1】李华.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与思考金融会计,2000,(6).【2】朱小平,陈选娟.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问题探讨对外经贸财会,1998.【3】周望莲.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研究事业会计,200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