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63371691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砀山二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东汉光武帝任命一些宦官担任中常侍、黄门侍郎等官职,传达皇帝的诏旨,批阅尚书进呈的公文。汉和帝为感谢宦官郑众帮助他剪除外戚窦氏势力而封他为侯,让他参与朝政。由此可见,汉代出现宦官专政的深层原因在于( )A. 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B. 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C. 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D. 避免外戚垄断尚书台2、战国中后期,秦国都城规划以宫殿为中心,一改春秋以来其遵循周礼中以宗庙为中心的都城布局,从而与东方六国都城壁垒森严的格局形成了对比。这表明( )A.宗法制在战国的延续发展 B.井田制瓦解

2、导致分封制崩溃来源:学科网ZXXKC.秦国君权独尊的局面形成 D.东方六国仍遵行西周的礼制3、史料是认识历史的桥梁和纽带。下列史料可以证明( )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属于公元前4世纪的居民点遗址中,发现有葡萄籽核。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大宛国首府贰师城,即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A. 公元前4世纪中亚能酿造葡萄酒 B. 大宛国向汉朝学习葡萄种植技术C. 西汉时期大宛国已能够食用葡萄 D. 西汉时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中原4、许倬云讲“周人诸侯的上层有了共同的文化。春秋战国时代,因社会上层文化的下达,浸润于社会下层,使周文化成为

3、华夏文化。”根据材料,对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理解准确的是()继承了周人的文化 受社会变革的影响 各国文化完全相同 社会上层垄断文化A. B. C. D. 5、2019年,在河南淮阳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有各种形制的圆形遗存分布于人工建筑的台基之上,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当时粮仓的遗迹。如判断无误,这一遗存可实证()A原始农业的发展B贫富分化的出现C社会阶级的产生D早期国家的形成6、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说明()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商王的权力高度集中C商王的权力大于神权D宗法制主导政治统治7、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

4、,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国家产生B文明起源C诸国变法D政权分立8“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B农耕文明的扩展C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三公九卿制的施行9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0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被华夏视为戎、狄、蛮、夷的周边诸族群纷纷进入中原,形成了与诸夏交错杂居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最直接的影响是()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交融D推动了

5、战国变法11“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秦朝的郡县制 B西汉的刺史制度 C宋朝的枢密院 D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12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政策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13在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促进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是()A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B孝文帝改革 C唐蕃联姻 D金瓶掣签14隋唐

6、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A削弱皇权B缩小地方权限 C扩大地方权限 D加强皇权15有人在评论某一历史时期的选官制度时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16以下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成果,出现于汉代的是() 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重大革命齐民要术记录黄河中下游的生产经验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基本成熟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来源:学*科*网ABCD17孝文帝的重儒措施( )促进了北魏文化教育的发展 进一步深化了北魏政治封建化的程度使儒家思想失去本来面目 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A B CD18

7、唐太宗要修建宫殿,按照制度规定,其修建过程依次包括(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19两汉时孝廉只须甄别而不经考试,东汉自顺帝起,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郡国孝廉须年四十以上才得应选,其中若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这一变化( )来源:Zxxk.ComA说明对官员才能的重视 B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C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 D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20齐民要术记载:“其(桑)下常斸掘,种菉豆(即绿豆)小豆。二豆良美润泽益桑。”“楮,和麻子漫散之,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这表明当时( )A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改变B

8、传统经济政策得以实施C生态农学观念已经出现D精耕细作技术取得突破21唐代婚俗中流行“陪门财”观念,即新贵与旧门攀亲,门望不够要花巨额钱财;而宋代则“婚姻不问阀阅”,“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成为士人的美好愿望。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门第观念已经消逝B女性地位得到提高C社会风气自由开放D社会阶层流动加快22明洪武三十年科举会试,所录51人均为南方人,北方举子指责考官舞弊。朱元璋下令彻查,但调查结果认为所录51人皆是凭才学录取,无任何问题,舆论大哗。朱元璋惩办了主考官员,并增录61名北方举子。这从侧面说明了()A明朝科场舞弊严重B南方文化较北方发达C明朝科举制不完善D南北区域矛盾较突出2

9、3元代出现了许多以卖画度日的街头画家,常借画讽刺时弊。有些画家还直接为通俗小说、剧本等作插图。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绘画艺术的繁荣 B大众审美素养的提升C城市经济的兴盛 D政治统治的黑暗腐朽24据宋朝春明退朝录记载:“(宋)太宗时,命张公洎制坊名,列牌楼上。按,唐马周始建议,置冬冬鼓(警夜鼓),惟两京有之。后北都亦有冬冬鼓,是则京都之制也。二纪以来,不闻街鼓之声,金吾之职废矣。这则材料可用来佐证宋朝( )A商业不受官吏直接监管B“市”突破时间上的限制C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D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25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10、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作者认为( )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摈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26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961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这一建议有利于( )A削弱中央集权B增强地方实力来源:学_科_网C加强中央集权D削弱皇帝权力27“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然而,_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

11、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上述材料划线处应填入的是( )A李清照B柳永C苏轼D辛弃疾28下列古代出现的商业现象,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流通领域出现纸币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大量商业市镇兴起来源:学科网ABCD29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30有学者指出:“中国古

12、代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31弗朗西斯培根在研究中国古代的科技史后曾指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揭开了世界近代史序幕 B遏制了殖民扩张的开展C导致了宗教信仰的弱化 D促进了世界近代化进程32元代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B宣政院C行中书省D理藩院33南宋统治者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此话的含义是市

13、舶司可以()A促进中外交往B加强港口管理C推动海外贸易D增加商业税收34史料记载北宋初年,四川地区富民发行交子“收入人户见现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百万,街市易,如将交子要取现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据此可知,当时的交子()A已经具有纸币的性质B是由官方发行予以担保C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D促进该地商品贸易发展3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费正清强调的理学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是()A道教信徒迅速增加B儒学遭遇发展危机C佛教得到广泛传播D西学不断冲击中学二、主观题( 36题12分,37题18分,共30分)36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诸多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2分)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自大内(注:皇宫)西廊南去,即景灵西宫,南曲对即报慈寺街、都进奏院、百钟圆药铺,至浚仪桥大街。街南桑家瓦子(注:娱乐场所),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夜市直到三更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