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按摩加桂附暖宫贴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疗效观察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33794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穴按摩加桂附暖宫贴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穴按摩加桂附暖宫贴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穴按摩加桂附暖宫贴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穴按摩加桂附暖宫贴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穴按摩加桂附暖宫贴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疗效观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穴按摩加桂附暖宫贴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疗效观察孙旭洛阳市栾川县中医医院中医学认为,痛经病位在胞宫、冲任,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我们临床观察发现,现代妇女多呈现虚、瘀、郁征象,痛经以寒凝血瘀证最为多见。近 3 年来,笔者采用经穴按摩和桂附暖宫贴穴位贴敷方法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 2011 年 10 月2013 年 10 月期间在本院妇科门诊及本院组织的 “三八月妇女生殖健康检查活动”中体检者,共 80 例。按纳入病例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 11 比例分为 2 组:治疗组 40 例,年龄 2545 岁,平均 3

2、4.3 岁,病程 12 年,平均 1.7 年;对照组 40 例,年龄 2342 岁,平均 31.7 岁;病程 0.53 年,平均 1.8 年。经统计学处理,2 组患者年龄、病程及痛经程度、持续时间、次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痛经的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证者。证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月经后期,经量少,色黯黑、有块,或黑豆汁样,畏寒,手足欠温,苔白腻,脉沉紧。视觉模拟评分(VAS)240 mm。年龄 1845 岁。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中医辨证不属于寒凝血瘀证者。合并心、脑、肾、肺等

3、重要脏器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者,精神疾病患者。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同时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予经穴按摩和穴位贴敷治疗。经穴按摩:采用踩跷法。医者双手扶住预先设置好的横木,一只脚支撑重力,另一脚掌沿躯体及四肢经络循行进行点按,膻中、中脘、神阙、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天宗、膈俞、八髎、环跳、委中、承山等穴重点点按,每穴 10 s。操作时医者注意控制自身体质量,并需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合适的力度。经前 7 d 开始,每日 1 次,每次 20 min。穴位贴敷:用桂附暖宫贴贴于神阙,。冬季贴敷 8 h,

4、夏季贴敷 6 h,经前 7 d 开始贴用,每日 1 次,连用 7 d。1 个月经周期为 1 个疗程,共治疗 2 个疗程。 1.4.2 对照组 氨酚待因片,每片内含磷酸可待因 8.4 mg、对乙酰氨基酚 500 mg。12 片/次,每日 3 次,口服。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痛经程度:治疗前、疗程结束及疗程结束后 3 个月(随访) 进行 VAS 评分,取一 0100 mm 标尺,0 代表无痛经,100 代表最严重痛经,患者根据自身感受选择相对应数值。治疗前、疗程结束及疗程结束后 3 个月(随访) 分别填写痛经时间问卷 ,包括每日痛经次数、痛经持续时间。 1.6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5、准中痛经疗效评定标准拟定。治愈:疼痛消失,连续 3 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 3 个月以上;未愈:疼痛未见改善。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 1、表 2) 表 1 2 组痛经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程度、持续时间等比较(xs) 组别 时间 例数 痛经程度(mm) 持续时间(d) 痛经次数 (次/d) 治疗组 治疗前 40 70.2514.36 3.181.58 3.651.84 第 1 疗程 40 49.8614.31

6、1.991.35 3.111.56第 2 疗程 40 31.4615.32 1.240.68 1.581.32随访 40 16.8413.59 0.210.86 0.300.58对照组 治疗前 40 73.3711.65 3.081.35 4.350.56 第 1 疗程 40 57.4116.83 2.851.42 3.581.43第 2 疗程 40 46.8527.53 1.611.03 2.491.65随访 40 33.1025.25 1.741.42 2.561.74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点比较, P0.01 表 2 2 组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

7、数 治愈 好转 未愈 治疗组 40 33(82.5) 5(12.5) 2( 5.0) 对照组 40 3( 7.5) 21(52.5) 16(40.0) 注:2 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治疗痛经具有较好疗效。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法亦即内治之法,所异者法尔,医理药性无二,法则神奇变幻。 ”笔者临床采用经穴按摩和桂附暖宫贴穴位贴敷方法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以经穴与中药功效结合,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运行气血,以及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 经穴按摩法通过点按机体经穴可达到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目的。桂附暖宫贴方中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中下焦之寒,为君药;木香、丁香、小茴香、檀香、石菖蒲、黄芪益气升阳、温经散寒、醒神开窍避秽,为臣药;薄荷透气转气,黄酒行气温通,共为佐使药。神阙是人体先天与母亲气血沟通的主要通道,也是人体最为薄弱的屏障,渗透扩散力强。此外,桂附暖宫贴穴位贴敷和手法按摩治疗可以减轻服药的肝脏解毒和肾脏药物代谢负担,且见效明显,患者易于接受,可保证疗程的顺利完成。 本观察结果显示,经穴按摩加中药桂附暖宫贴穴位贴敷疗法可很好地改善患者痛经程度、减少持续时间和痛经次数,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 且未见不良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