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新城区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633336 上传时间:2017-06-3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新城区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某市新城区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某市新城区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某市新城区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某市新城区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新城区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新城区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文 件 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设计依据及规范三、建设目标四、总体规划五、建筑设计(一)功能布置(二)剖面设计(三)垂直交通(四)造型设计(五)装修设计(六)无障碍设计(七)灯光标志工程六、经济技术指标七、结构设计八、给排水设计九、电气设计十、弱电设计十一、通风空调设计十二、消防设计专篇十三、环境及卫生设计专篇十四、节能设计专篇十五、图纸及概算另册十六、人防部分(另详河南省人防院图纸)- 2 -XX 市新城区医院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 为了配合 XX 市新城区的开发建设,满足新区内工作人员及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市领导决定在新城区内建设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绿色

2、环保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规划床位 1500 张。医院选址位于新城区中心偏北地带,毗邻环境优美、风光旖旎的白龟山水库风景区。基地南靠龙翔大道,北临滍阳路,西侧为育英路,东侧是崇文路,总用地共 223 亩。周边道路中龙翔大道等级最高,是连系新城区与老城区的一条主要干道。基地位处山坡北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大高差达 16m。同时,基地与周边道路之间也存在一定高差,尤其与龙翔大道之间高差较大。基地周边多为小体量建筑,且布局凌乱,无法形成该区域的核心建筑。新区医院应建设为该区域的核心建筑,通过大型的建筑体量把周边建筑统一整合起来。二、设计依据及规范1、设计招标文件2、规划红线图3、XX 市城市规

3、划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纪要(另附)4、平发改审服201014 号关于 XX 市新城区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另附)5、XX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行政审批文件 关于新城区医院建设人防工程申请的批复平防审20108 号(另附)6、XX 市新城区医院建设筹备组会议纪要 平新医纪20102 号(另附) 7、新城区医院筹建组的回复意见审查意见8、平环审201012 号XX 市新城区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另附)9、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10、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2008)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

4、5-95、2005 年版1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4、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15、 汽车、修车场、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7、 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41-075-200518、国家及省市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三、建设目标- 3 -XX 市新城区医院建设规模为总床位 1500 张,日门诊量为 5000 人次,医院建成后将满足周边地区的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是一家集医疗、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绿色环保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四、总体规划(一)功能布局通过对用地现状及周边环境

5、的分析,方案将医院布置于基地东南侧,且面向龙翔大道开设主入口。西南侧则作为医院未来的发展用地。医院相关功能集中布置于两栋大楼内,一栋医疗综合楼(含医院所需的全部医疗用房及后勤保障用房)及一栋值班公寓楼。医疗综合楼总建筑面积 179321 m2,其中地上 15 层,地下 2层、裙房 4 层,主楼最大建筑总高度为 71.40m(含室内外高差) ,裙楼最大建筑高度 28.500m。值班公寓楼总建筑面积 5448 m2,地上 6 层,建筑高度为22.40m。 (含室内外高差) 。医疗综合楼采用左中右的布局方式,门诊、医技、病房三大功能由东向西依次排列。门诊采用模块化设计,靠东侧崇文路布置。崇文路上还开

6、设多个门诊辅助入口,既方便了就诊病人,又分散了主入口的人流。医技位置居中,兼顾门诊及住院病人。住院部共 3 栋住院楼,由南向北依次为急危重症治疗中心住院楼(设 500 张床位) 、微创治疗中心住院楼(设 500 张床位)及肿瘤治疗中心住院楼(设 500 张床位) 。住院部位于用地中部,远离城市道路避免噪音污染,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优美的住院环境。值班公寓楼位于基地北侧,设置文体活动用房、医院行政及单身宿舍。在医院西侧的预留用地内拟规划集预防、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老年护理中心。中心依托新区医院强大的医疗资源,患者可享受“大病不离院、小病不离床”的医疗服务,秉承“让家人放心,让老人安心”的

7、服务宗旨。模块化、秩序化的功能布局充分体现医院“大专科、小综合”的规划发展思路。急危重症治疗中心、微创治疗中心及肿瘤治疗中心的病房、医技、门诊一一对应,各功能紧凑合理、流线高效快捷,构成一个以医技为核心的规模化、专科化的大型医疗城。(三)交通组织本工程按照“车流在外,人流在内”的原则,将地面机动车停放场地布置于基地外围。各车流由出入口进入后,就近停放与相应的停车场内,南侧利用入口广场的下部空间停车 237 辆,北侧停车 172 辆。地下机动车停车场位于医疗综合楼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地下一层为门诊病人停车场,停车 62 辆,地下二层为住院病人停车场,双层机械停车 155 辆。共设机动车停车 62

8、6 辆。非机动车地面停放场地也布置在基地外围,靠近各出入口。另外,门诊区地下一层还设计了供门诊病人使用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停车 950 辆) 。地下二层布置了行政办公专用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停车 850 辆) 。(四)景观规划院区绿化顺应坡地布置,高低错落、丰富多变。门诊与医技之间的景观内街,延续了室外的坡地绿化,由南向北层层跌落。街内阳光明媚、廊桥纵横,内外景观相互交融,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工程还在建筑内部设置多处绿化庭院,将室外绿化引入建筑内部。丰富了- 4 -建筑空间的同时,也引进了更多的自然采光和通风。通过各种景观绿化形式的相互融合,使新区医院真正成为一所独树一帜的生态型医院。(五)竖

9、向设计本工程结合基地的自然高差,顺应基地外围道路走向,将院区分为几段台地处理。既可以保证各出入口与道路之间能顺畅衔接,又有效的减少了工程的土方量,降低了工程造价。本工程以基地现状绝对标高 117.900m 层作为正负零层,各出入口以其为基准,沿坡地向上或向下布置。主入口位于二层 123.00m 标高层,与龙翔大道路面标高取平,病人通过架设于二层的入口广场进入门诊大厅。急危重症治疗中心住院楼入口及门诊最南端的辅助入口位于 117.900m 标高层,微创治疗中心及肿瘤治疗中心住院楼入口和门诊最北端辅助入口位于 112.800m 标高层,后勤及值班公寓楼入口位于 108.00m 标高层。另外,顺应崇

10、文路的坡度走向,门诊中部体检中心入口的辅助入口位于 115.00m,与崇文路路面标高取平。本工程在不同的标高层开设出入口,利用立体交通形式组织医院各流线。门诊流线可由主入口或崇文路门诊辅助入口进入。急诊流线由主入口进入。住院探视流线由西侧育英路次入口进入,由南向北依次到达各住院大楼。工作人员及后勤物资由滍阳路东侧出入口进入。另外,医院污物在地下室汇总后,由专用车辆经滍阳路西侧出口运出医院。通过出入口的分设,将原本大量集中的流线分散化解,各流线便捷清晰、快捷高效。五、建筑设计方案将门诊大厅、医技主街、门诊主街和医技与门诊之间的景观内街,组成一个供病人休闲、交流、娱乐的大型共享空间。病人等候厅及竖

11、向交通等公共空间均沿内街布置,使行走在医疗主街上的人们和候诊区的病人可以享受到明亮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另外,沿内街还布置有咖啡、茶座、图书、购物等商业设施。门诊均采用尽端式布置方式,互不交叉穿越。并且设有开敞明亮的候诊空间,电子叫号保证了安静的候诊环境、提高医护的效率。门诊西侧还设计一条医护走廊,并配有医护更衣室及医护专用卫生间等功能用房。门诊每层均设置多处挂号收费,分散了缴费人流,避免人员拥挤。医疗综合楼平面功能布置如下:地下二层:平时布置有医护专用非机动车停车场、双层机械停车库、职工厨房、设备用房及太平间。战时为医疗救护站和六级物资库,具体有河南省人防设计院设计。地下一层:门诊区由南向北依

12、次为门诊病人非机动车停车场、门诊病人机动车停车场及门诊预留用房。医技区布置有冷冻机房、中心药库、中心供应、放疗中心及营养厨房。住院区依次为配电房、水泵房、设备用房、微创治疗中心住院大厅及肿瘤治疗中心住院大厅。中心供应室位于手术部下方,中心供应严格按洁污分流原则,并依照工艺流程单向循环布置。污物的接收和清洁物品的发放,分设不同出入口,污物接收后经分类、清洗、打包、消毒等一系列工序后,检验、存放,再按定单发放。- 5 -一层平面:门诊区布置有传染门诊、体检中心、VIP 体检中心、门诊预留用房。医技区布置有病区药房、静脉配置中心、放射科、微创治疗中心及对外餐厅。住院区依次为急危重症治疗中心住院大厅、

13、康复中心及肿瘤患者俱乐部。二层平面:门诊区布置有门诊挂号收费、中西药房、内科门诊、儿科门诊、肿瘤中心及门诊预留用房。医技区布置有急诊中心、输液中心、超声中心、电生理中心、内镜中心及职工餐厅。住院区依次为急诊观察区、微创治疗中心护理单元及临终关怀病区。急诊部位置明显,方便夜间的急诊病人就医。并配有抢救室、手术室、EICU 、诊室、挂号收费、输液、观察、拍片等一系列完整的医疗功能用房,可满足 24 小时服务。急诊部靠近其他医技部门及病房楼,方便病人进行各种检查及办理住院手续。三层平面:门诊区布置有妇产科手术区、妇产科诊疗区、中医科、皮肤科、口腔科、肿瘤中心及门诊预留用房。医技区布置有血库、全院计算

14、机中心、检验科、病理科及教学研讨区。住院区依次为血透中心、微创治疗中心护理单元及临终关怀病区。四层平面:门诊区布置有门诊手术、外科、耳鼻喉科、眼科、专家门诊及图书阅览很病案库。医技区布置有手术中心、综合 ICU 及多功能厅。住院区依次为分娩中心、NICU、PICU 中心、及肿瘤治疗中心护理单元。手术中心采用双通道布置方式,病人经由换床室进入手术中心,医护则经强制性卫生通过进入手术区。病人及医护均进入内部洁净通道内,术后污物则由外围污物廊运至污物电梯,到地下层汇总运出院外。ICU 靠近手术中心,方便术后病人至 ICU 监护。五至十五层平面:布置有三大中心的标准护理单元,护理单元内病人电梯、医护电

15、梯及污物电梯均分开设置,满足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使用要求。病房布置于南侧,拥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分别设有三人间、二人间、单人间共 40 张床位。病房均设有独立卫生间,配置综合医疗设备带,内含医疗气体管道接口、电气插座、呼叫讯号按钮、床头灯等。护士站位于护理单元中部,缩短了护理、流线,提高护理效率。单元内还布置了供探视人员使用的公共卫生间。值班公寓楼平面布置如下:一层平面:布置有医护活动健身用房。二至三层平面:布置有行政办公用房。四至六层平面:布置有值班公寓。(二)剖面设计1、医疗综合楼负二层 4.50 米负一层 5.10 米一层 5.10 米二层 5.10 米三层 4.20 米四层 4.20 米

16、五十五层 3.90 米室内外高差 0.309.90 米建筑物总高 71.40 米2、值班公寓楼- 6 -一层 3.90 米二六层 3.60 米室内外高差 0.30 米建筑物总高 22.20 米(三)垂直交通医疗综合楼及传染楼设置了较为完备的垂直交通系统。1、医疗综合楼:住院部设 7x3=21 台医梯,2x3=6 台客梯,医技部设 6 台医梯,4 台客梯,2000kg 货梯 1 台,200kg 货梯 2 台,500kg 货梯 1 台,门诊部设5 台医梯,自动扶梯每层 6 台,共设 24 台。2、值班公寓楼设电梯 2 台。(四)造型设计本工程通过体块之间的穿插对比,创造出流动开阔的建筑空间与完整的建筑形态,既烘托了主体建筑,又增加了医院的凝聚力。主楼高耸挺拔,与裙房形成高低错落的立面效果,构成气势磅礴的建筑群体,树立标志性建筑形象。方案立面风格现代简约,积极运用现代建筑材料,以体现现代医院的特征。主入口三层通高大厅,光线充足,视野开阔,与主入口广场景观小品相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