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30243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高唐县琉寺镇中心小学 蔡兴良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学校,现在农村教育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生源素质相对较弱,学困生数量较多,还存在着大量问题。许多农村的经济条件不好,出现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得不到及时全面照顾,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还有其他的诸多原因等,都需要我们教师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要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必须研究学困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就必须对“学困生”学习困难认知特点及教学对策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一)社会原因目前,育人的外部环境纷繁

2、复杂,信息发展的现代化所带来不良影响,使一些学生产生了许多困惑。其主要表现有:1、荣辱观念不明。有的学生受武打片影响,崇拜“哥们义气” ,在同学中拉帮接派,搞小团体主义,一些能打善斗的同学成了同学心目中的“英雄” 。甚至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纠缠在一起,逃学旷课,到外面“闯天下” 。2、价值观错误。社会上“金钱至上” 、 “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以此产生上学无用论。3、沉迷于网络。网络游戏使孩子痴迷,有的学生整天甚至不吃不喝泡在网吧里。(二)学校原因1对学生的态度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一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他们很少对学困生进行赞扬、鼓励等正

3、确性的评价,有时还将知识强加给学困生,有的甚至对回答错误的学困生进行挖苦讽刺。这些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了消极作用,有的学生不喜欢太严厉、太刻板以及不公正对待学生的老师,因为不喜欢老师,学生对学习也会产生消极情绪。2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学困生。如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开始学习某些知识时就有困难,但由于教师教学没有面向全体或片面地把少数学生懂了的知识以为所有学生都懂了,从而掩盖了这部分学生没有学会知识的真相;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是高起点、快速度、高坡度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现象在课时紧张时尤为明显,因为对他们来说低起点、小步子才有可能把相关的知识弄懂;有的教师

4、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而这等于放弃了学困生。3教学评价根据多元理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学习是有差异的,而有差异的学习者其学习结果却要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教师没有给予全面的评价,只是片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使一些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长期这样,学生当然会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之成为学困生。(三)家庭原因1、学困生中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没人教育。从家庭成员的构成来看,我们调查发现,一部分学困生是处在留守儿童家庭,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他们家庭日常生活时组成成员情况的关注。我们在对学困生的家庭情况调查研究中发现,约 35.5%的学困生是留守儿童 ,其中

5、约 20.5%的学困生的双亲在外地 ,15%的学困生由于父母离异,这些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老人们本身文化素质低,家里还一些农活要做,孩子回到家中,只能得自己关心自己,他们信心不足,又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常出现作业不完成,在家不读书,不看报,贪玩好耍,好吃懒做,哪能有好的发展。2.家长的榜样作用不够, 带给自己孩子不良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影响显然大于他人的影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约 25.5%的学困生父母 ,都有成天打牌赌钱的习惯,价值观不正确,或生活能力差,这样难以相信如何向好的方向发展,家庭的影响成了负面的,怎能带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家长

6、的文化素养低,不能给孩子以一定的家庭辅导。学困生,要么是学习障碍,要么学业不良,他们很难与同班同学一道正常完成学业任务,学校里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回到家中父母亲又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给予辅导,只是到学期末或看到子女考试成绩时才进行管教,但为时已晚。这样儿童的问题自然就越积越多,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动力,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会越来越差,发展成思想行为均出现偏差,不能接受家长和教师的教育。4.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欠佳.家长要么过分溺爱,捧他们为掌上明珠,衣、食、住、行等方面要什么给什么,把他们当作“小皇帝” “小公主”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甚至考好考坏都不管,时间久了学生的成绩只能越来越差

7、。(四)自身原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等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学困生往往在这些方面却十分欠缺。1学习态度态度决定成败,学习也是如此。分析学困生对学习的态度,他们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学习毅力,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不专心,做小动作,有的甚至还影响别的同学学习;也有部分学困生凭个人的爱好学习,对一些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的学习兴趣浓厚,而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毫无兴趣,更有一些学生对老师有成见,上课有逆反心理,甚至上课故意捣乱,从而变成学困生;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受家长或某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认为学不学都一样,没有

8、文化照样可以赚钱,从而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意志,即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一但成绩不好就丧失了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导致学习困难。2学习习惯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往往不好,他们上课喜欢做小动作,回家做作业时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或边吃零食,或者有的学生跟本不想写作业,也有的学困生经常为了玩或参与家长的一些活动很晚才睡觉,从而第二天上课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很少举手发言,若遇老师提问,则往往措手不及,答非所问。3学习方法方法的正确、科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学困生一般都是学习机械、呆板,理解慢,学习总是死记硬背,不了解、掌握知识的

9、内在联系,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尤其遇到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时,更是束手无策。这在数学学科中尤为明显,他们往往会做一些简单的按部就班的计算题,但对一些需要运用一定知识进行分析的应用题,就不能正确解答。4心理特征学困生最显著的个性特征就是他们自我评价低,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调控水平低。对学习成绩不好往往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或缺乏努力,也有一些学困生由于过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失眠、难以集中进行正常的学习或考试等,考试后又不能

10、及时松弛下来投入下一轮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二、学困生转化的策略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更注重外因对内因的作用和影响。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学困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多方面对其进行帮助和教育。(一)关爱学生如上所说,学困生成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因此要变学困生为优秀生,首要的问题是要改变教师对学生困生的态度。有人说:“爱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 、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爱生是教师之本” ,对学困生的转化更是如此。尽管每一个学困生的成因不同,但是只要我们让其感受到老师仍然是

11、非常爱他(她)的,那么,他(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学优生。如何爱学生呢?首先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其次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课堂上当学生不注意听讲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使他们体会到老师善意的批评,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鼓励,让学困生随时感受到老师每时每刻都在爱他(她) 。(二)改革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学困生成因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不想听课,是因为我们农村学校的老教师上课时的方法过于单一。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课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和欲。随着教改的深入和事业的发展,许多农村

12、小学已经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要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一些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帮助他们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感到上课有意思,心情愉悦,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三)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对学习失去信心是学困生成困的根本内因,所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是学困生转化的根本所在,教师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认知兴趣,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当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在课堂上,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当他们回答不出时适当地给予

13、提示,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地给予鼓励;同时善于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并可适当加大表彰力度,甚至还可以在学生的试卷、作业本上写几句勉励的话语,当他们进步较大时,还可以向家长写表扬信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除了上述原因外许多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成为学困生,所以要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技能培训,要培养他们学会听讲、学会思考、学会作业等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如在课前,先让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要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课后及时进行复习,遇到做不出的习题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向其他同学请教,或向老师请教;作为教师也要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让

14、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另外,开些“小灶” ,多花些时间在课外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辅导。(五)家校联系通过家长会或家长学校传授家长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性,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现状,让家长对孩子表达心中的关爱,不是一味地责备、加压,或迁就、溺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打消孩子心中焦虑、恐惧的情绪,改掉任性、贪玩的不良习惯,培养正常的心理。(六)同学帮助学困生往往心理封闭,性格孤僻,不合群,教师可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其结对、交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同时充分发挥班集体在转化学困生中的作用,只有集体真正接纳他们,关心、帮助他们,才能使他们更快地走出封闭的自我

15、,真正融入到班级这个学习体中。(七)校领导帮扶除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外,学校领导都分别帮扶两名以上的学困生,利用下班或双休日的时间到学困生家中或让孩子到自己家中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学习上的辅导,给孩子们树立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使他们逐渐成为学优生。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孩是祖国的花朵,有早开的,有迟开的,哪怕是开花再晚,只要精心护理,也照样结出果实。 ”不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因此,转变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对他们以爱心、耐心、诚心相待,用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我确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让我们共同携手,以辛勤的汗水,恒久的耐心,火热的爱心,来精心培育那些迟开的花朵吧。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相信他们一定会绽放的,也迟早会鲜艳的。总之,为了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们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的使学困生赖以生活的大环境、小气候都对他们产生一股作用力,使他们处处充满希望,时时感到温暖和动力,每次摔倒了都有再爬起来的勇气,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断努力,科学地教育感化学困生,把学困生的转化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相信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