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公共关系基础知识与应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20761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公共关系基础知识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四章公共关系基础知识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四章公共关系基础知识与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四章公共关系基础知识与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四章公共关系基础知识与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公共关系基础知识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公共关系基础知识与应用(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公共关系基础知识与应用第一节 公共关系基础知识1、简述公共关系的基本涵义?答:公共关系指社会组织通过信息传播手段,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公众关系,使社会组织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环境,从而谋求事业的成功的活动过程。其涵义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公共关系是以社会组织为主体,主要研究组织与组织内外有关公众建立的各种关系。这种关系是组织与个人、组织与群众、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私人之间的关系或组织内部个人之间的关系。(2)公共关系的目的是谋求组织与各有关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为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环境,推进组织事业的发展。(3)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具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社会组织与内外公众相处

2、关系的状况;二是指为搞好与各有关公众的关系所采取的方针、策略和行为。(4)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的惟一手段是通过双向的信息传播,而不能采取其他的手段,如行政命令、经济制裁或者物质引诱等。2、简述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答:公共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公共关系的主体、客体及联系主体和客体的手段,即组织、公众和传播。(一)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各种群体,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所有的公共关系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来开展的。(二)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的客体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工作对象,即社会组织进行传播和沟通的对象,即公

3、众。公共关系中的公众有其特定的含义:公众指与一定的社会组织存在着直接或潜在的关系,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着互动关系的群体。公众的划分: (1)按公众与组织的关系公众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内部公众指组织内部的成员,这是与组织面对的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的公众。如企业的员工、股东、董事会等是其内部公众。外部公众内部公众以外的公众。如顾客、社区、政府和新闻媒介等则是其外部公众。(2)按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公众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首要公众是组织最为重要的公众,决定着组织的生存、发展,组织往往投入最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来维持和促进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企业的员工、股东和顾客等都是企业的首

4、要公众。次要公众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新闻媒体、政府机构、社区等。边缘公众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以外的公众。(3)按公众的动态发展过程公众分为:行动公众、知晓公众、潜在公众和非公众。行动公众指已经以实际行动和组织发生直接的和确定的利害关系的公众;知晓公众指已经同组织发生影响和关系,但尚未行动的公众;潜在公众指将来可能会与组织发生利害关系的公众;非公众前三种公众以外的公众。(4)按组织对公众的喜恶程度公众分为:受欢迎公众、被追求的公众和不受欢迎的公众。受欢迎公众指与组织相互重视并建立起密切而又良好关系的公众;被追求的公众指组织单方面追求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指对组织一

5、味追求利益而组织极力回避的公众。(三)公共关系的手段信息传播信息传播是联系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的中介手段,包括传播工具、传播媒介、社会交际等。现代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与沟通过程,“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即信息的传播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传播由四大元素组成:传播者、传播的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对象。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方式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但一般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1)人际传播指个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2)组织传播指组织中的个体与个体、团体与团体、部门与部门、组织与自己的成员以及组织与相关的外部组织之间的交流沟通活动

6、。它是疏通组织内外渠道,密切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信息传播过程。(3)群体传播指传播主体向相对集中的公众群体进行传播,如面向公众的演讲、报告、大型演出、展览会等。(4)大众传播指组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将信息传播给大众。3、简述公共关系的职能?答: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基本职能: (一)树立形象,广结良缘(二)收集信息,咨询建议(三)进行宣传,引导舆论公共关系的实质在于信息的传播。组织通过宣传,即信息传播,将组织的情况、政策和行动传播给特定的公众,以增进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组织要善于建立舆论,通过宣传或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公众中形成关于组

7、织的良好的舆论。当公众对组织的舆论出现褒贬不定或者出现危机时,组织还要善于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舆论,必要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舆论,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发展。(四)交往沟通,协调关系沟通协调是公共关系的最根本的职能,其他职能都是为沟通协调服务的。4、简述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区别与联系?答: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通过信息传播手段,建立良好的公众关系,使社会组织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环境,从而谋求事业的成功的活动过程。人际关系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区别:(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个人;(2)公共关系的

8、对象是公众,人际关系的对象主要是私人关系;(3)公共关系是组织的管理职能,人际关系是个人的交际技巧;(4)公共关系较强调运用大众传播,人际关系则局限于人际传播。联系:(1)从工作内容上看,公共关系中包含了许多人际关系;(2)从工作方法看,公关工作需要运用人际沟通的手段,公共关系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就是人际传播;(3)组织的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人际关系能力才能使组织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总之,良好的个人关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第二节 人际关系概述1、简述人际关系的涵义?答: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载体,各种社会关系只有通过复杂而又具体的人际关系才能形成并得到体现。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为满足自己

9、的各种需要而采取的自觉自主的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形成的关系。2、简述人际关系的功能?答:(一)合力功能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就造成一个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这就是人际关系所具有的合力功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二)互补功能互补功能指在一个团体中,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性格和不同工作作风的成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弥补各自的不足,以顺利实现团体的目标。“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指在一个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相互了解、比较、刺激和影响而产生彼此互相鼓舞、互相激励的作用,从而使群体中的成员能够积极进取,提高生活

10、、学习和工作的活力,达到提高质量、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具有激励功能,是因为人际交往中存在着群体压力、人际比较、竞赛和竞争及情感激励等相互激励的因素。(四)沟通感情功能人的感情需要交流沟通,需要宣泄,这样才能疏解压力,维持身心的健康。而且通过情感的沟通交流,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产生一种亲密感,更加有利于在人际交往中发挥人际关系的合力、互补和激励功能。(五)交流信息功能交流信息的功能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功能。人际间的信息交流永远不能为其他传媒手段所替代。因为,几乎所有传播的信息首先都来源于人际的信息交流,即人际的信息交流具有其他传媒手段和途径所不能替代的特点,既信息传播的特定性、可

11、信性和直接双向性。3、简述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答: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加两个:(一)人际吸引因素。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4、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答:人际吸引指在人际交往中个体主观上体验到的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他人的依存情感。人际吸引主导着人们对于交往对象的选择,对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着重大影响。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有如下因素:(1)临近因素(2)首次效应(3)相似性因素(4)互补性因素(5)移情效应(6)互动频率因素(7)代价酬赏理论(8)情感的相悦性(9)个性因素5、简述临近因素?答:临近因素指空间距离对人际

12、吸引产生的影响。临近性吸引指空间距离的临近性,使交往双方容易接近,从而导致交往双方的相互吸引。 (如“远亲不如近邻”说明了影响人际交往的临近因素)空间距离的临近性会增进人际吸引的原因: 首先,空间距离的临近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机会,增加了交往的频率,使人们容易相互了解和相互熟悉;其次,与自己临近的人交往,发展关系,可以很快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如社交的需要;最后,临近的人彼此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处好同临近的人的关系,使人可以在一种安全、愉悦的氛围中生活、学习和工作。6、简述首次效应?答:当人们第一次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第一次和某个人接触、第一次品尝一种新的食品等,都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种

13、心理定势而难以改变,这种现象称为首次效应或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对交往对象的选择发挥着强烈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注意两点:(1)第一印象不仅对人际吸引产生影响,而且对交往的深度也产生影响。(2)不能忽略在以后交往中的每一次相见同样存在着一个“第一印象” 。以“貌”取人。7、简述相似性因素?答:相似性因素对人际吸引产生的影响指交往双方多方面的相似性,使彼此在交往过程中,对交流的信息有相似或相同的理解,有共同的情绪体验,易产生心灵的共振,使彼此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得到相互强化,从而导致相互吸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在选择交往对象时,一般会选择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1)浅层因素相

14、似(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兴趣爱好等相似)对交往对象的选择起作用。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相似或相同的内容和方式等。(2)深层因素相似(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想、宗教信仰及社会态度和观点相似) ,不仅对交往对象的选择起作用,更能对交往的深度产生影响。 8、简述互补性因素?答:互补性因素对人际吸引产生的影响其直接含义是指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途径正好形成互补关系时所形成的互择性吸引。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虽性格迥异,但却结成生死之交。互补性因素在起作用。互补性吸引产生的原因正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实质:人们进行交往的目的总是要寻找某种需要的满足。互补性吸引是人际吸引的实质所在,其他人际吸引,最终都

15、是需要的互补。互补有两大类:一类是需要互补,一类是作风和性格等方面的互补。9、简述移情效应?答:在心理学中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的现象称为“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的具体应用:现实生活中以电影明星、歌唱明星、体育明星等作广告的现象。“爱屋及乌” 、 “以画会友” 、 “以文会友” 、 “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移情效应的体现。在交往中,从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开始,会使交谈容易进行。生活中某些人难以接近,我们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从发现他的特点、特殊爱好着手。10、简述互动频率因素?答:互动频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交往的次数。互动频率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指人们彼此间交往的次数对人际吸

16、引产生的影响。人际吸引的程度与人际关系的程度与互动频率成正比。11、简述代价酬赏理论?答:“代价酬赏”理论认为:人们为进行交往必定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因而必定期望能从对方获得相应的“酬赏” 。如果一方付出的“代价”得不到相应的“酬赏” ,甚至得到的是“负酬赏” ,交往双方的相互吸引力必将下降,交往可能会中止。这一交往理论要求我们在交往时,不能只考虑满足自我的需要,以自我满足为中心,而对交往对象漠不关心,忽视对方同样有着需要满足的需要。12、简述情感的相悦性?答:亦称相互性原则。情感相悦性是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倾向性,即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而不喜欢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当交往的一方对另一方表现出喜欢的倾向性,则会吸引另一方与之交往。“爱人者,人恒爱之”情感的相悦性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不能带着一种排斥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