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试题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3188119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工程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交通工程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交通工程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交通工程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交通工程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工程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工程学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交通量2、车头时距3、交织运行4、设计车速二、简答题。1、简述泊松分布的适用条件。2、何为“排队”和“排队系统”?“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有哪些?3、简述设计通行能力含义。4、在双车道一般公路路段通行能力问题中,有哪些理想条件?5、简述环形较长路口的优缺点及其类型。答案:一、名词解释。1、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者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2、车头时距:表示后车行驶至前车车头所需要的时间。3、交织运行:两个或更多交通流沿公路相当长路段运行的总方向相同且在没有交通控制设施的情况下,相交而过的运行。4、设计车速: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

2、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二、简单题。1、泊松分布的应用条件是:在车流密度不大,车辆间相互影响较弱,其他外界干扰因素基本上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的时。2、“排队”单指等待服务的客人(车辆或行人) ,不包括正在被服务的顾客; “排队系统”既包括了等待服务的顾客,又包括了正在被服务的顾客。 “排队系统” 的主要数量指标有等待时间、忙期、队长。3 设计通行能力是指一设计中的道路的一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其环境条件下, 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条车道对上述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1h 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道路上为标准汽车)的最大辆数。

3、4、设计速度大于等于80km/h;车道宽度大于等于4m,且不大于 4.5m;侧向净宽度大于等于 1.75m;公路上无“不准超车区” ;交通流中全部为中型载重汽车; 两个方向交通量为50/50;对过境交通没有横向干扰且交通秩序良好;处于平原 微丘地形。5、环形交叉口是自行调节的交叉口,其优点是车辆连续行驶,安全,不需要设置管理设施,避免停车,节省燃料,噪声低,污染小,还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缺点是占地大,绕行时间长。环形交叉口分为三类:常规环形交叉口、小型环形交叉口、微型环形交叉口。一、名词解释1. 高峰小时交通量 : 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期间连续1h 的最大小时交通量2. 行程车速 : 又称区间

4、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3. 交通流密度 : 指在某一时刻,某单位长的路段上一条车道或几条车道内的车辆数。4. 基本通行能力 : 指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 1h 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车辆数。5. 交通标志 : 指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传递特定住处对交通进行导向、警告、规制或指示的一种交通设施。630 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当中8760 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 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 称为第 30 位小时交通量。7. 设计速度

5、 : 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8. 临界密度:在交通流密度中,能够使道路上的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密度,又称为最佳车流密度9. 服务水平 : 描述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影响驾驶员与乘客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亦即道路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的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10. 饱和流量:绿灯时间内车辆在持续排队情况下通过交叉口的最大车流量。二、解答题1、交通工程学的特点?答: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2. 什么是交通延误?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P59答:交通延误是车辆在行驶中, 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

6、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由于形成的原因和着眼点不 同,可分为固定延误、运行延误、停车延误、排队延误和引道延误。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驾驶员自身素质、车辆性能及技术状况、道路及其车流组成情况、 交通负荷、 转向车比例及其他干扰情况、道路服务水平及交通控制水平、道路交通环境及其他因素等。3.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的需求,针对我国公路混合交通普遍存在的实际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对提高公路尤其是混合交通情况的公路通行能力提出台下具体措施:(1) )将交通量达到一定水平的公路扩、改建成快慢车分道(路)或分车道公路是提高通行能力的最有效

7、措施。(2) )在有一定路面宽度的公路上应设置快慢车分车道线和其他路面标识。(3) )利用硬化路肩等办法增加行车道的有效宽度,对提高通行能力是有效的。(4) )尽量减少村镇、横交路口等横向干扰。(5) )加强交通管理,完善各种交通管理设施。(6) )加强公路路政、管理。1、交通量P222、车流密度P353、通行能力P1294、公路服务水平P1315、区间车速P53一、简述车辆跟驰特性P116二、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P3三、简述道路基本特征P20四、什么叫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P59P65五、出行的三个基本属性P75六、交通量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P40名词解

8、析:1. 立体视觉是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感知能力。2. 设计速度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设计速度是道路线形的几何设计中使用的参考速度。3. 信号相位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简答题:1. 列出速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式,并画图说明。vsvf1KK jvfA速度v sBvmCDE密度KKj2. 醉酒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有哪些?(1) 醉酒使人的色彩感觉功能降低,视觉受到影响。(2) 醉酒对人的思考、判断能力有影响。(3) 醉酒使人记忆力降低。(4) 醉酒使注意力水平降低。(5) 醉酒使

9、人的情绪变得不稳定。(6) 醉酒使人的触觉感受性降低。3. 现有一主次干道相交的十字交叉口,欲对其进行感应控制,请问感应设备应布设在何处?说明原因。(1) 应布设在次干道上。(2) 根据我国交通法律规定,次干道的车辆应为主干道车辆然行,进行感 应控制时, 需要知道次干道上车辆是否到达一定的数量,进而为其提供绿灯放行做准备。一、名词解释1、 交通运输系统答案: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2、交通量;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3、高峰小时系数;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

10、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4、设计车速;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标准。5、服务水平;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方面得到的实际效果。二、简答题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 (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 4)社会性;(5)超前性;(6)动态性。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 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1) 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道路交通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或行人)的能力;2) 交通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的或期望(预测)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3、简述停车设施布置原则。答:(1)尽可能与设施的停车需求相适应;(2) )停车步行距离要适当 ;(3) )大城市的停车场分散布置比集中布置好;(4) )路外停车设施容量应占及大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