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园概念性规划及设计(新)培训课件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63182808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园概念性规划及设计(新)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园概念性规划及设计(新)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园概念性规划及设计(新)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园概念性规划及设计(新)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园概念性规划及设计(新)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园概念性规划及设计(新)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园概念性规划及设计(新)培训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概念性规划及设计深圳市大芬村油画协会深圳市大芬油画发展有限公司2009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规划说明书第二部分 第一期设计说明及图纸第一部分规划说明书一、背景分析1、发展文化及文化产业是国家最高战略的需要2、文化产业的定义3、我国文化产业现状4、我国文化创意能力低下的症结分析5、成都及周边地区的文化产业现状6、重点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成都乃至四川的发展战略二、区位优势三、洛带古镇打造文化产业的理念四、“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总构想1、休闲旅游文化的定位2、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的定义3、“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的区位及打造构想五、“洛带古镇休闲

2、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用地规划六、“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的五大板块规划说明1、美学教育板块A、就业培训B、美学资质教育2、生产销售板块3、景观旅游板块4、文化生态板块5、社区服务板块6、人文居住板块七、“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各功能区的建设规划1、交易场所2、美术院校3、职业培训中心4、艺术家村落5、主题广场6、当代美术馆7、展览馆8、贸易中心9、休闲娱乐中心10、中西饮食文化一条街11、文化生态居住区12、文化主题酒店八、“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用地规划1、规划占地面积2、各功能区区域分布图十、“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项目进程规划1、一期规划

3、内容2、二期规划内容3、三期规划内容4、四期规划内容5、五期规划内容十、文化产业(工业)园的规划A、用地规划B、区位地图C、目的意义D、成效评估十一、“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成效评估十二、结语第二部分 第一期设计理念及图纸一、设计理念二、设计内容三、景点描述四、未来畅想五、创意诠释一、背景分析1、发展文化及文化产业是国家最高战略的需要。文化及文化创意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反映着精神的需求;它直接 体现并左右着人类的价值取向,是人类的审美及道德行为的准则,也 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务。人类的第一次进步首先是文化的进步。文化创意反映着的是人类 的精神需求,推动着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表现着的是生活

4、质量的提 高。从钻木取火到人类登月,表面上看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实际上 是文化创意的推进。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已进一步凸显成国家发展战略。为知识经济所推动的全球化发展, 已 经进入“后工业文化经济时代”,非物质性的、符号的交换与消费已 经成为超越民族国家的典型的增长领域, 文化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 竞争的主要领域:国家最高战略的角逐也已经从制海权、 制空权凸显 为制文化权的角逐。拥有了 “制文化权”便是拥有了对价值、对是非 的解释权和定主权,这是强国的标准。对一个国家来说,文化产业的发达与否,一方面反映着该国的经 济增长力,一方面也反映着该国的文化价值观的

5、推广力,再一方面, 也反映着该国的文化创新力及文化对科技发展的促进力,从而进一步反映着该国的综合争力,体现为该国制文化权的强弱。因为,文化产 业既具有文化艺术性,又具有市场商业性,它是将文化艺术,甚至是 将文化艺术与将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有机地统一在商品之中用以满足需求或刺激需求,以达到经济创泄和文化推广的双重效益。我们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打造文化产业, 其终极目的也是要占据 世界文化的制高点,引领文化价值观,造就强大的经济,成为真正伟 大的、富有的、和谐发展的强国。2、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领

6、域。3、我国文化产业现状我国是一个文化产业非常薄弱的国家。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文 化产业的经济创汇总量均占 GDP的30%以上,而我国的文化产业的 经济创汇占国家GDP总量不到2%;并且,我国的文化产业在进出口 25%的国家的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居然不到万份之五。可见, 在全球化的世界舞台上我国文化及文化产品的占有率及推广度处于 明显的劣势。这也反映并指引出一个巨大的经济发展前景,即,我国的“文 化产业”不但在国际市场有极大的拓展空间, 而且在本国的市场上同 样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需要中国知贫而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摆脱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为文化创意型的新经济增长模式。可以说,“

7、文化产业”是今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所以,我国迫切也必须振兴文化产业。胡总书记在“十七大”关 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讲话,以及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有力地扶持文 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这都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打造、振兴文化产业的时代。这是中国的契机,这是成都的契机,更是洛带古镇的契机。4、我国文化创意能力低下的症结分析美学教育的薄弱是我国文化创意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我国的美学教育非常薄弱,美学教育成了外语、国语、数理化之 后的最薄弱的教育环节,整个国家普遍上不重视美学教育, 不明白美 学教育的重要性。民众普遍缺乏高尚审美及美学创作能力, 失去了创 造与需求相统一产业需求形态,进

8、而导至也反映为我国在设计领域一 一从外观设计到内置规划、从绘画雕刻到影视动漫、从服装设计到城 市规划等,无不表现出我国在美学设计能力上的薄弱。 这就严重制约 了我国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削弱了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 力。所以,普及并深化美学教育,是我最终赢得文化及文化产业竞争 力的核心保障。欧美国家对美的认识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享受, 而是创 造力的体现,是对世界的科学的理解。文艺复兴之所以伟大,一方面 体现在对人文关怀的弘杨上,另一同样重要的方面是体现在对美学重 要性的至高认识,我们一般只知道前者,而忽略了后者。美学首先要 求的是对有形世界的形体、空间与色彩的深入认识与理解; 正是基于 这种

9、认识与理解,才能升华为人文的进步和对科技的促进, 进而服务 于生活的美化。油画作为美学的一种表现,最能体现美学的科学性和创造力,它 是美学之母,是美学教育的根本,是实证主义艺术,是理性的严谨的 艺术,人们在把握油画的绘画技能时必须本着严谨的实证的态度去理 解、去把握客观世界的形体结构与色彩构成,才能有效合理地将三维 空间里的形与色反映在二维平面上。这是科学的、证证的,它为人类 的其他学科的发展带来了促进与推动; 所以,打造美术产业除了推动 美术产业本身文化及经济效益外,更深层的含义是全面树立实证主义 的人生价值观,以便有效的提升全民的创造力。 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 为什么热衷油画,高度重视美学教

10、育、文化市场的原因。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文化创意能力,即美学创造力, 普及并深化美学教育是我国发展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和不可 或缺的内容。提升文化创意能力,除了直接提升“文化产业”本身的经济利益 外,它对其它产业的创新也起了直接推动和教化作用。我国是生产规模庞大的国家,规模之大仅次于美国,然而,我们的产品却缺乏文化 创意,导致经济附加值少,品牌效应疲乏,一一这都需要“美学教育” 为其来带来文化创意。6、四川及成都周边地区的文化及文化产业现状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名 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这种资源上的绝对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不论 目前或将来四川文化产业

11、的规模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至少,四川文化 产业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甚至可 能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推进器之一。2006年四川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总资产达 700亿元,总收入480亿元,产业规模居西部首位,成为全国九大文化产业增加值百亿省之一。2008年,四川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255.1亿元,增长9.9%, 占GDP的2.04%,高于GDP增幅0.4个百分点,较上年低6.7个百 分点。四川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已成熟:从全国 GDP总值过 万亿的其他八省市的实践来看,过万亿元”几乎都是文化产业大发展 的重要节点,如今四川已在全国第九个 过万亿元”;从扩大内需、

12、促 进增长、加快发展的战略决策来看,四川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有大项目 作引擎”;从四川资源来看,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旅游 资源和响亮的城市品牌,使四川文化产业发展已具深厚基础。2009年,四川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目标更明晰 一一拉动内需、 促进增长、激活存量、做大增量,推动多元产业互动融合,寻找新的 经济增长点。到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总资产达到1500亿元,文化总产值达 到750亿元,占当年GDP的5%,文化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位居全 国前列。成都市文化产业占四川省文化产业的比重高于全市GDP在全省的比重。成都市GDP占四川省总量的35%左右,而文化产业占全省 总量的45%至50%。成

13、都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 值的发展速度。近几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15%,全市文化产业增长16-18%,高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3个百分点左右。成都 从事文化产业的社会人员比重较大。 全市从事文化产业活动的产业单 位有6000余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其中行政事业单位从 业人员只有2.4万人,仅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12%,其余80%均为 社会从业人员。成都是一个拥有4500年城市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白秦以来,成都一直是我 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历了无数政权的此起彼落。 在成都市建成区内留下了武

14、候祠、杜甫草堂、王建墓、文殊院、大慈 寺、昭觉寺、青羊宫等众多的历史文化景观。成都市周围更是拥有众 多的白然资源,如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等,更有风光秀丽的九寨 沟,让人们流连忘返。据统计仅成都市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就有 216处之多。与实物景观相得益彰的是内涵丰富的人文底蕴。古往今 来,诸葛亮、司马相如、王勃、苏轼、严君平、巴金等出生和寄居于 这个城市的文人墨客不胜枚举。 独特的白然地理风貌、长期的历史熏 陶和现代文明的影响,使成都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文化。 历史久远的老 茶馆、赏心悦目的川戏、闻名世界的川菜,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巨大的 吸引力。成都市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西部最大的城市,拥有丰

15、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特色的巴蜀 文化和庞大的艺术人才和繁多的艺术总类等文化资源将会越来越具 有经济开发的价值。然而,成都目前的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国家的文化产业现状基本一 致,即,文化创意能力低下,文化产业非常薄弱。成都市文化产业发 展还处在初创阶段。无论在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产品种类、品牌塑 造、产业链接,还是在对外交流传播、国内外影响等方面,成都文化 产业均处在萌动初期。成都发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成都经济软实力, 建设文化强市的路才刚刚开始。 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成都历史文 化名城的地位和名气还不相称,与成都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尚不匹 配。7、重点发展休闲旅游等特色文化产业是成都乃至四川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围绕两个加快”,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准确 把握 建设西部文化产业高地、打造西部区域文化市场中心 ”。通过充 分开发文化资源,重点培育壮大文化产业企业,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逐渐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度高、竞争力强、特色产业群兴起的优势产业, 为四川建设 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产业支撑。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