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63149820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乐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1 绪 论1.1 研究缘由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校大学生面临着包括学业、就业、情感、家庭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研究证实,全球有 75%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报告后我们发现,全国各地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在部分地区呈重灾区;态势。一份对北京市26 所211 工程;重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 1600 份抽样调查中显示:有 67.98%的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2;王卫红等(2016)对菏泽市某高校 487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

2、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 37.4%3;邹玉峰等(2012)对重庆市 3 所大学共 1903 名大学生调查后发现,亚健康症状发生率为 42.1%4。通过对已有的关于大学生亚健康问题的相关文献的查阅后笔者发现,睡眠问题是诸多大学生面临的较为普遍的问题。睡眠质量不佳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的睡眠障碍问题愈发普遍。一方面,睡眠障碍对人体的生理健康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另一方面,睡眠障碍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如引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所以在我们看来,当代大学生睡眠问题日趋严重,探讨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方式方法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通过查阅

3、国内外关于如何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相关文献后笔者发现,我国目前针对如何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已有的相关文献都是以体育运动(太极拳、健美操、瑜伽等)为主要手段。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干预技术,其效果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所认同。另一方面,通过查阅睡眠障碍病因的相关文献后我们发现,在众多导致睡眠质量不佳、睡眠障碍的因素中,焦虑情绪显得尤为突出,各项研究都表明焦虑情绪与睡眠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笔者希望以音乐疗法作为手段,探寻运用音乐治疗的方式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从而提升其睡眠质量的可行性。.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运用音乐疗法通过降低大

4、学生的焦虑情绪以提升其睡眠质量的有效性。1.2.2 研究意义首先,本课题是对音乐疗法具体应用领域的扩展。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鲜有运用音乐疗法专门针对大学生睡眠问题的相关研究。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音乐治疗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后,这一学科也逐渐在我国被建立起来,医学与心理学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开始使用此方法对不同人群进行了尝试性的运用与探索。但此学科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来推动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本课题亦可为以后的相关研究者运用音乐疗法在大学生群体或者睡眠问题的应用研究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其次,本课题丰富了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手段。近年来,大学生心理

5、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家庭、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多大学生都缺乏合理的应对方式。另一方面,在压力面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抗压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不足,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睡眠状况,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即感受到外部压力造成焦虑情绪影响睡眠质量影响学习、生活质量造成新的压力;。所以,本课题也是对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补充。再次,本研究也是对于睡眠问题干预手段的有效补充。2002 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学基金会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中约 45.5%存在失眠问题5。就睡眠问题的干预方式而言,国内外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的方式。第一种方式为药物治疗,其不足之处在于用药产生的

6、副作用、药物的价格昂贵、用药成瘾、撤药时可能产生的反跳现象、影响记忆力等6。第二种方式是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睡眠保健、体育锻炼、放松训练、催眠疗法等。国内音乐治疗用于睡眠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出现通过音乐治疗来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亦是对与此领域的补充。.2 睡眠障碍与音乐治疗2.1 睡眠与睡眠障碍2.1.1 睡眠的概念界定睡眠是个体维持生命的一项基本活动。艾德茨考斯基(2009)在其著作深睡眠中谈到:我们一生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睡眠。这个时间比我们照看孩子、与朋友交往、甚至比我们工作的时间还要长;。49睡眠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必

7、须满足的一种绝对需要,就像食物和水一样。所有生物都需要睡眠。有些生物,如:人、昆虫、植物、微生物和许多动物,休息和活动的周期较短;而另一些生物,如:冬眠类动物,则采取较长时间的不活动方式。然而,尽管睡眠有许多共性,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兴趣颇深的一个领域,睡眠研究却只是处于初始阶段。50在科学心理学出现之前,人们普遍会认为,在睡眠过程中,脑的活动是完全停止的。巴浦洛夫的传统观点认为,睡眠是一种起源于大脑皮层的广泛扩散的内抑制过程,扩散时相是构成从觉醒到完全睡眠的过渡,梦是在普遍抑制背景上大脑皮层细胞群局部的兴奋活动。51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初,德国精神科医生汉斯·贝格尔发明

8、了脑电图仪。人们使用脑电图仪检查睡眠者的大脑后发现,人在熟睡时,大脑活动虽然没有清醒时频繁,但却仍然进行着。脑电图仪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探寻睡眠的奥秘。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过程,不是简单的觉醒状态终结的被动过程,而是不同心理生理现象循环的主动过程,在睡眠过程中人的大脑及心理活动仍然存在,睡眠过程受睡眠觉醒中枢的主动调节。52现代医学、心理学等学科更多的将睡眠研究的焦点放在了睡眠质量的测量、睡眠的生理机制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等方面。.2.2 音乐治疗的相关理论美国 Temple 大学布鲁夏博士在其著作定义音乐治疗一书中对音乐治疗的定义进行了极为详

9、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和精确的定义: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57这一定义强调了以下三个要点:首先,音乐治疗的过程是一个科学而系统的过程,是有计划、有目标的,音乐治疗师首先要了解来访者的需要,并根据来访者的需要以及对来访者的评估结果来制定音乐治疗的目标以及选择恰当的音乐治疗方法。 在音乐治疗中,治疗师不仅会在治疗前对来访者进行各个方面评估,也会在治疗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对来访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并且通常会以数据的形式将评估的结果量化。所以,音乐治疗的过程是有

10、目的的、系统的。其次,音乐治疗与其他治疗形式的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对于音乐的使用。治疗师会根据不同的治疗对象、不同的治疗目标来选择合适的音乐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的音乐的功能也会因治疗形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音乐可以作为一个催化剂;的作用,治疗师通过让来访者聆听音乐、演奏音乐、与来访者讨论音乐等方式来帮助其宣泄情感、表达希望。再比如音乐可以作为治疗过程中的背景,来访者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等要素来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最后,在音乐治疗中,音乐、治疗对象以及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治疗师三者缺一不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通过聆听音乐、创作音乐等方式来排解内心的压力,这样的方式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音

11、乐治疗。.3音乐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个案研究.183.1研究方法 .184研究结果与讨论.354.1研究结果及分析 .354.2结论 .364.3讨论 .374.3.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374.3.2 大学生负性认知概述.374.3.3 大学生负性情绪概述.384.3.4 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干预中的优势.404 研究结果与讨论4.1 研究结果及分析根据配对样本 t 检验对实验前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控制组大学生的焦虑和睡眠指数量表所得分数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实验组、控制组是同质的(见表 4.1)。根据独立样本 t 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数据分析发现:实验组大学生的焦

12、虑分数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显示其焦虑和睡眠质量水平未发生显著性改变。表明实验组大学生焦虑和睡眠质量的变化是由于实验的干预而发生的(见表 4.2、表 4.3)。根据配对样本 t 检验对实验后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大学生的焦虑和睡眠指数得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得分(p0.000),表明实验干预确实对实验组大学生的焦虑和睡眠质量水平产生了显著性的效果,并且,实验干预可以显著性地降低焦虑水平,同时提高睡眠质量(见表 4.4)。.结论第一,音乐疗法能够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实验组大学生的焦虑分数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p0.000),表明干预可以显著性降低实验组大学生的焦虑水平。第二,音乐疗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实验组大学生的睡眠指数分数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p0.000),表明干预可以显著性提高实验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参考文献(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