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路径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63142599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路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路径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彰显了它的应用性、技术性和市场性,其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既充满着教育社会化发展的时代机遇,又面临着教育市场化、生活化、个性化发展的挑战。深刻分析传统教育理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析促进职业技术院校健康发展的新路径。关键词市场经济;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一、职业技术教育本质与发展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教育学大辞典(修订合编本)将职业教育定义为“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辞海(年版)认为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周济说

2、“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欧阳河把职业教育表述为“是为想成为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人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就其实质来说,对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最核心、最稳定、最突出的性质,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所在。职业教育的本质可概括为两层含义:一是教育类型定位,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二是教育价值定位,指培养的是职业技术专门人才。从职业教育在社会和个体发展中的基本定位来说,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各个行业特定的技术人才,它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满足受教育者的就业需要。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社会行为,培养具有职业意识和应用技术能力的个体,旨在指导受教育者

3、对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职业教育的这些本质特征构成了它以自身的应用实践价值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原生动力和性态基因。市场经济语境下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和挑战,只有深刻分析传统教育理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职业教育自身的社会市场做出合理定位并切实结合专业优势与社会需求,促使职业技术成果走向市场,才能在“双一流”高校建设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地方职业技术院校健康发展的新路径。二、职业教育现状(一)职业院校招生困难,不利于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存在着“政府热、学生和家长冷”的现象。政府出台了各项政策、文件,鼓励学生就读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

4、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制定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尽管政府做了如此多的努力,并没有让学

5、生及家长“动心”,学生和家长并没有主动放弃普通教育而选择职业教育。带来的后果是,每年的职业院校因完不成招生任务而一再降低录取分数线,即便如此,有的院校也出现招不满,完不成招生任务的现象,从而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个别职业院校在校生数连年下滑,面临生存危机。(二)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偏低,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资金投入也逐渐加大,但相对而言还远远不够。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不仅需要配备基本的理论教学需要的相关设备,而且还要配备相应的实践教学所需的设备,并且设备还需要不断更新才能满足学生的实训需要,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费用。研

6、究表明,职业教育的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倍,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才能满足其教育教学的需求。但事实并非如此,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仍然偏低。据所查资料显示,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教育经费都比普通教育低。(三)校企合作中的实训不够,难以实现学生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大多数职业院校都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试验,但事实上很多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仅仅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的合作,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育人”还是两张皮,没有达到校企真正合作培养学生的目的。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市场对职业人才应用技术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

7、果校企合作不能在深度、强度、广度以及长效机制上有效合作,职业教育人才的职业实训不够,毕业生就难以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保障出口通畅,直接满足市场需求。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一)传统社会观念的负面影响职业教育招生困难的现象主要受社会传统观念和现代社会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人们普遍存在重仕轻工的思想。儒家教育思想“学而优则仕”的成才观与“君子不器”的价值观彰显出古人对体力劳动的轻视。孔子所倡导的课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从未提到关于工农的技能培训,儒家轻视劳动实践技术教育的思想从古到今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再加上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对职业教育的误解,

8、在人们的心目中认为普通教育才是正规教育,而职业教育则是难入流的非正规教育,“读职业院校没有发展前途”等轻视劳动、鄙视操作的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正确看待职业教育。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认识程度也存在偏差,“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在人们心中,普通教育能为社会培养“精英”,被视为“正规教育”,而职业教育只是针对那些升学无望学生的“次等教育”,被称为“匠人教育”。职业教育常陷入比普通教育低一等的无奈和尴尬:职教“不正规”“没前途”“不情愿上”是较为普遍的社会认识;考分低、品行差、落榜生、失败者是给多数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定位。职业教育的招生录取分数线比普通教育低,导致人们认为只有考不上学的

9、落榜生才会选择读职业院校,读职业院校是考生无奈的选择,职业教育是解决落榜生的一个手段。由于受这些观念的影响,导致一些考生对职业教育的逃避。宁可复读接受普通教育或者打工,也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虽然目前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热”推以及社会上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百姓对职业教育并不感兴趣,导致职业教育的招生处于被动的境地。(二)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有待完善现行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是由政府、受教育者和学校三方面承担。但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除了社会、受教育者和学校之外,企业也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受益者。按照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于世纪年代初提出的“谁受益、谁付费”的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那么职业教育

10、的成本除了由政府、受教育者和学校承担之外,要拓展职业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搞活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提高社会资本支持职业教育的开放力度。职业院校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偏远农村家庭的学生贫困生比例较高。据笔者对本地情况的了解,在校高职生每生每年需要支出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共计元。按照年当地农村的人均年收入元计算,这样一个家庭供养一个高职生需要花费家里收入的左右。这样高的教育成本抑制了低收入家庭的教育需求,再加上社会上对高职生的歧视,用人单位对高职生在就业时设置各种障碍,使得一些高职生在毕业后就业时受到很多限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很多农村家庭投入大量的成本供养一个学生,目的就是让学生毕

11、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改变家庭贫困的现状。但实际情况是供养一个高职生不但没有使家庭脱贫,反而出现因教育致贫的现状。这就使很多家庭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家庭不愿让孩子就读高职院校的原因,因此,高教育成本也就成为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的原因之一。(三)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大多数院校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试验,但是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出现学校热、企业冷,学校积极主动、企业被动,合作的稳定性差、形式单一等局面。由于企业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他们认为,与学校进行合作,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还得花一部分时间和精力为其培养学生,有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把学生培养好之后,学生也不一定会

12、留在本企业工作,无论是从学校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企业都没有得到任何的补偿,这样势必会削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四)片面的学历要求与职业歧视,影响职业教育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随之增多,大量的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求职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于部分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对中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推崇高学历,致使有的工作岗位根本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也被市场逼向高学历岗位,导致出现人才的高消费现象。这样在就业市场上人为地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设置障碍和歧视性条件,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困难重重。另外,职业院校出来的学生大都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属于技能型

13、人才。而目前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无论社会地位还是收入都比较低,导致学生及家长丧失就读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甚至出现谈职业教育色变的现象。(五)理论与实践课程比重倒置,影响了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教育的教学与课程设置中也应该以实践技能课为主,实践技能课应该多于理论课。然而目前多数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则主要是以理论课为主,这就违背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出现了很多入职后还需要重新训练实习的现象,违背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宗旨和企业用人的效益原则,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四、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分析(一)提高职教生的

14、市场就业质量,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大多数家长包括学生本人,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或者贫困家庭而言,本来家庭就不富裕,他们投入大量的成本(包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读书的目的就是想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从而改变自己及家庭的命运,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要使职教生实现这种愿望,提高市场就业质量是破解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必要途径。就业质量提高了,从而带动家庭脱贫,改变了自己及家庭的命运,这样也就激发了人们对读书的热情和动力,人们自然就会改变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不会再认为读职业院校和不读书没什么区别,从而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识。(二)完善办学经费筹措机制,将人才培养经费转嫁给市场

15、办学经费是职业教育最基本、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个条件,没有经费,想要办好职业教育简直是空谈。因此,职业院校办学,硬件是基础,需要投入足够的经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才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验实训设备,从而达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目前职业院校的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是:政府拨款、学生缴纳和学校自筹三个方面。就目前我国的教育成本分担情况来看,企业并没有直接承担职业教育相应的教育成本。在教育经费筹措方面,除了政府应该加大投入以外,相应地减少学生投入的成本(即学费等),社会企业也应该投入一定的教育经费。政府应该发动企业,通过相应的方式激发企业的动力,让企业为职业教育投入相应的经济成本。学校也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师资优势,通过以智扶企、产研结合来深化校企融合程度,吸引企业资本向职业院校流动,完善办学经费筹措机制。(三)深化校企融合,保障毕业生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在校企合作方面应做到“专业共育、校企共管”的合作理念,坚持企业资源和教学资源相融,企业环境与教学环境相融,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融,实现教学与企业的无缝衔接。教学要充分体现校企合作,课程内容与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