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报告类文档]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调查报告[通用篇]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3128169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报告类文档]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调查报告[通用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选报告类文档]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调查报告[通用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选报告类文档]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调查报告[通用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选报告类文档]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调查报告[通用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选报告类文档]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调查报告[通用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报告类文档]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调查报告[通用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报告类文档]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调查报告[通用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为共享资料 来自网络 如有相似概不负责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调查报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若干重大问题进行集中调研的统一部署,由市建委牵头组成调研组,开展了以“以自主创新提升城市宜居水平”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调查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经验 近年来,城市发展着眼于“现代制造业、现代海洋产业及旅游度假业为主的生态化宜居城市”的定位,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来抓,按照百年规划的标准和一体化的目标,立足半岛城市群和东北亚,用规划创新来全面覆盖城乡和指导建设,用科技创新来综合布局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用理念

2、创新来推进建设行业改革和城乡统筹发展,做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有效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把自主创新放在城市发展的突出重要地位,积极推进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加强重大课题研究,为城市现代化发展提供先导。围绕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问题,出台了市建设系统加快建设创新型、研究型机关的实施意见,确定了39项重大研究课题,现已完成了建设国际精品城市发展策略研究、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市区城市人口容量研究等11项重大课题研究,提出并回答了在建设世界精品城市、打造人居创业福地、推进创新开放宜居创业幸福和谐的现代化新建设进程中的基本

3、思路、战略步骤、工作重点、政策机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超前谋划、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成为城市建设稳步发展、持续推进、创新突破的先导。二是加强重大项目技术储备,为完善功能、提高效益奠定基础。近年来,全市建设领域共完成5批、60多个重大建设项目的技术储备,对于城市建设实现技术与经济、功能与生态、当前与长远的统一产生了重要作用,为加快基本建设程序的履行、市场机制的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建设项目完善使用功能、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基础条件。三是加强成套施工技术的开发应用,确保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近年来,全市建设领域共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800余项,其中,“超大、超高、

4、超深、超精”的成套施工技术,有力地推进了幸福公园、悦海公园、国际展览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幸福门、地球月球运行演示仪等一大批现代化、标志性项目的实施;同时,也成为建筑、市政、园林施工企业占领市场、开拓经营的重要技术保证。四是努力提高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含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加大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引进、开发数字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房产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成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其中,市规划局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的“三维数字城市基础空间信息获取处理技术体系及应用”项目,成为全国首个数字城市三维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二)强化领导、加大投入

5、、健全措施,把自主创新的要求落实到实处。一是加强领导,统一认识。为确保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创业幸福和谐的现代化新目标的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支持建设领域抓好自主创新工作。全市层层成立了建设领域自主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部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全行业自主创新中的目标、任务、重点、机制等重大事项,并协调解决组织、人员、经费、项目等关键问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建设领域自主创新工作实施意见、关于提高住宅设计质量有关问题的规定等20多个规范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原则规定和硬性指标,以及推广“四新”技术的要求和时限。二是加大投入,加快开发。近

6、年来,在城建资金十分紧张的条件下,每年拨付300多万元作为科研开发经费。组织市民文化中心等4个项目申报了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争取国家无偿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为威建文化名居、颐康府等项目提供了近千万元的住宅产业化技术发展资金,专门用于资助住宅产业化方面的科技开发。组织实施了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产业基地、威建集团混凝土搅拌站等项目,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建设领域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在悦海公园,安装了13盏新型风光互补式路灯,通过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路灯照明电能;利用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室内照明电能,年可发电1.5万度;10栋

7、单体海草房采用1米厚的浅色海草作为屋面覆盖材料,落地式门窗全部采用中空玻璃,保温、隔热、隔声、隔水、隔尘效果非常好;卫生间采用了环保新技术,将生活用水、中水、污水、粪便进行回收净化后,用于绿地浇灌。三是健全措施,全面开展创新节能活动。根据本地资源情况,建立了以粉煤灰综合利用为主的新型墙材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3个企业生产4大类、9个品种的新型墙材,设计年生产能力15亿标砖,城市规划区新建建筑新型墙材应用率100%。大力推广节能、节土、轻质、高强、保温、利废等多功能复合保温新型墙材,积极推广应用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隔热、节能门窗、建筑节能照明等节能技术。自2006年6月日起,新建居住建筑执行

8、了65%的节能标准,新建公共建筑执行了50%的节能标准,新建住宅外窗隔热、隔音、防辐射率达80%以上,10万多平方米的新建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器实现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组织对城市居民室内的老供热系统分期、分批地进行了分户控制改造,目前已有13.76万热用户采用分户控制系统,占市区供暖总户数的93%以上。组织工业企业全面开展了水平衡测试、节水技术设备改造工作,并形成了23年的定期循环测试制度,目前实施定期水平衡测试的单位已达到100多家,共推广安装节水新器具61889套(只)。加大了污水处理回用和中水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第一污水处理厂等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了

9、22.69%。 (三)做好自主创新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文章,城市宜居指数、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一是城乡规划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先后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等34项重大规划、108项详细规划、13项城市设计、8项专业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定位和宜居创业城市建设标准。完成了全市47个建制镇、60%村庄的新一轮村镇规划编制及调整。城市规划区面积、建成区面积分别由2002年底的731平方公里、44平方公里增加到769平方公里、10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由55.2万人增加到63.19万人,城市化率由49.7%提高到73.2%。二是城市综合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先后实施了4轮“十大城建基础设施项目

10、”,完成了国际会议中心、幸福公园等30多个重点项目。市区人均道路面积由2002年底的20.9平方米增加到30.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9.8%提高到46.3%,集中供热率由55%提高到65.7%,燃气普及率由98.5%提高到99.5%,污水处理率由72.6%提高到83.6%。市域成为省第一个“省级园林城市群”、中国北方第一个“国家级园林城市群”。三是建设行业管理和改革进一步强化。先后出台规范性文件60多个。应招标工程招标率连续5年保持100%。清理拖欠工程款17.5亿元、农民工工资1.1亿元。国际展览中心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84.9万平方米,安置低收入家

11、庭11662户。组织了49个城中村改造,新开工建筑面积229.9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居住面积由2002年底的14.7平方米增加到18.8平方米。理顺了规划、城管执法、供排水等工作体制,完成了7个单位的改企、改制,实现市场化融资12亿元。市建委荣获了“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四是城市宜居品牌进一步彰显。先后实施了5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3轮“入社区、解民忧”集中走访活动。开展了背街小巷、静态停车等19个专项治理。成功承办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战略国际会议、首届中国国际人居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市长联谊会、首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层论坛和四届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

12、,在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办公室”。争创了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节水型城市、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适宜人居环境奖以及荣成东楮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发展目标有待进一步坚定。对我市生态化、宜居化、精品化的城市性质,对城市发展的区域、产业和功能定位,对我市“环山绕海”的优势条件,对“创新开放宜居创业幸福和谐的现代化新”的城市品牌等认识得不够清晰,理解得不够深刻,信心和决心还不够足。对如何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筑全省“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格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有利时机实现城市的内涵式、循环式增长,实现城市发展空间的战略性扩

13、张、外延性转移、内涵式发展等思考得不深,研究得不透,行动得不迅速。 (二)城乡规划宏观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前期论证较为偏重技术性,还不能统筹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地研究区域发展、产业调整、设施配套等问题。城市开发一直处于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的矛盾之中,市中心区围绕行政中心进行了较高强度开发,城市公益设施资源匮乏、配套不到位,产业布局小而分散,城市组团轮廓不够明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程度不广,导致总体规划实施不到位,城市轮廓线和空间形象时有破坏,城市特色有所丧失。修建性详规编制水平不够高,导致开发建设层次低、水平低、精品少。以海岸线为代表的滨海区域、以风景名胜

14、区为代表的山体区域、以海草房为代表的民俗区域缺乏必要的规划控制。道路、绿化、供热、防汛等专业规划编制滞后,导致城市基础设施负荷过重,向周边城镇和村庄延伸、衔接、覆盖缺乏秩序性。 (三)城乡宜居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到今天,按照传统发展模式将面临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方面的四个“难以为继”和社会治安、城市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事业建设方面的四个“严峻挑战”。突出表现为:住宅小区整体建设质量和品位不高,布局不够有序、配套不够完善、物业服务不够到位,土地闲置率、房屋空置率进一步偏高,水资源压力、热资源压力进一步加大。现有城市路网不够完善,公共场所和住宅小区内的停车场建设相对滞后,停车难、行车难

15、、走路难问题日趋突出。城市供热增容扩建工程无法通过国家环评,部分新增工业、居民热用户将面临着无法增容的严峻问题。城市污水处理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沿海、沿河的污水截流处理、开发园区、村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要加强。市区防汛设施需进一步完善,排水管网、主要河道需加大疏浚和治理力度。城市园林绿化不够平衡,城乡结合部、住宅小区、庭院绿化存在一定差距,雕塑公园、植物园等专业性、科普性、文化性的公园还需加快建设。城建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还不够高,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还存在一些差距。背街小巷脏乱差、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摆乱卖等现象需全面治理。 (四)城建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创新。市政公用行业的改革虽有所突破,但

16、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干管不分、管养不分的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近年来城市经营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和无形资产经营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存量资产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建融资渠道还较为单一,建设资金仍然较为匮乏。建筑市场、勘察设计市场、房地产市场、物业服务市场等需要进一步发育和规范,住房价格需要进一步稳定。工程招投标、质量、安全管理、城市管理、行业服务等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到2012年的主要预期目标 1.建设领域自主创新的主要预期目标:科技进步对建设领域的贡献率达到90,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90,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90,高新技术所占产值比重提高到60,新建居住建筑达到75%的节能标准,新建公共建筑达到65%的节能标准。与此相适应,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人才为基础、制度为保证的,同城市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