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表格式信息化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10844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表格式信息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陋室铭表格式信息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陋室铭表格式信息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陋室铭表格式信息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陋室铭表格式信息化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表格式信息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表格式信息化教学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课堂教学设计设计者:_ 王玉霜_ 执教者:_王玉霜_ 课件制作者:_ _王玉霜_时间:_2011_年_11_月_7_日 所教学校_咸宁市凤凰中学_班级_八年级一班_教学题目 陋室铭学科 语文 年 级 八年级 学 时 1 学时教材 人教版1、教学内容简介(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 18 课时陋室铭(2)教材分析课文按照“引出课题分点论述反问点题”的思路,说明虽然是陋室,但是君子居住在里面,就不简陋。表达主人公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作者先以山水为喻引出观点:这是陋室,但是我的品德高尚。然后从陋室的环境、来往的人、自己的生活情趣三点分别论述了陋室不

2、陋的原因。最后以古圣自喻,反问点题:有什么简陋的呢?课文的篇幅短小,但是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深厚。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学习古文及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一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通过多媒体学习,感悟古人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同时,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开放性的课堂上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学到给更多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表达观点的勇气。二、学生特征分析(1)智力因素方面: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变量、认知能力等等经过以前的学习,已初步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

3、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但由于文言文不如白话文那么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且课文都有背诵要求,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及成就感成为必要。(2)非智力因素方面:动机水平、归因类型、焦虑水平、学习风格等等初中的学生喜欢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也偏向以趣味性为主。这时的他们个性还不完善,遇到挫折容易颓废沮丧,也很容易被一件事困扰从而产生焦虑。还未形成良性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也没有定型,不善于探究学习,偏向记忆。因此,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型学习,集体讨论,勇于发表

4、见解,并恰当给予鼓励。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铭文的特点、作者大致情况掌握文章字词的读音和字形。掌握常用的文言文虚词实词,能正确翻译全文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听与观看,自我探究思考,团体讨论多种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树立自己的志趣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协作学习的精神四、教学内容分析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目标课题名称 知识点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作者简介 题目解说 字

5、音,字形 准确、流畅、有感性的朗读 理解翻译课文 课文的内容、主旨、特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 陋室铭 拓展练习,作者精神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2.学习目标的具体描述知识点 学习目标 描述语句1,媒体展示了解铭文特点,作家作品及背景2,多形式朗读身入了解课文,学习字音字形,理解翻译文章3,分析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181 知识与能力4,分析课文,了解文章主旨1,通过展示,视频播放,学生多形式朗读,强化学生多课文的感知认识2,用习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3,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师生探讨,深刻解析等方式,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对作者情感的感知18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作者

6、的了解,是学生感受到高洁情操的熏陶和安贫乐道精神的感染。2,拓展练习,通过对其他相关事物美好品质的开掘,与生活现象的思考,树立学生高尚的生活志趣。183 情感态度价值观3,通过练习思考,师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协作学习的精神。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解作者描述陋室的情怀和托物言志的写法。树立学生高尚的志趣。五、多媒体网络资源、工具和课件的运用知识点 学习目标多媒体网络资源、工具及课件的内容、形式、来源使用时间多媒体网络资源、工具及课件的作用使用的方法和教学的策略1 CAI 课件:了解作者和文体5 分钟 提供资源 观察,了解2 利用网络初步感知了解课文5 分钟 创设情境,提供资源感受

7、,朗读3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文章 10 分钟 提供资源 观察, ,引导理解4 思考学习文章的线索,主旨,结构等问题10 分钟 提供资源 观察,引导理解5过程与方法了解文章如何托物言志5 分钟 提供资源 观察,引导理解6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网络联系相关事物及现象,学生感受思考作者孤高告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精神对现实生活的意义10 分钟 扩展内容,提供资源,观察,引导思考,熏陶注:六、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天天在教室里学习,有没有人想过要为与你们日日为伴的教室写一篇文章呢?如果写你又会怎么写呢?有这么一位学生为自己的教室写了一篇文章。大家跟

8、我一起来欣赏欣赏吧。1.在老师出示导入材料的时候,学生可以小声讨论。2.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感受。3.学生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充分展示自己学媒体出示材料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即将学习的课程的兴趣。学生将在网络上(媒体展示,学生朗读)师;大家读了这篇文章,感觉如何呢?大家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真实感受?请举手回答师:的确,这是一首网上恶搞的文章,令人读了不禁莞尔一笑。这片文章同时又有形式上独特的地方,篇幅短小,但是参差有致,读起来琅琅上口。实际上这是仿自一篇著名的古文,有哪位博学的同学知道这是模仿谁的吗?(学生回答)师:同学们真聪明。它就是模仿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出示课

9、题)到的知识。 自主了解的趣闻反馈到课堂上。培养学生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主动进行网络等课外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勇气和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及发散性思维。多种观点交流,有利于学生扩展思路。课前热身,加深了解 师:大家看到这个课题能想到那些东西?勇敢聪明的同学们,请开动你们的脑经,提出你们想到的问题哦。 (学生提问)师:刚刚同学们都踊跃举手提问了。很好。的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成的?“铭”是什么样的文体?下面我们就一起邹忌课堂来解开同学们的疑惑。 (出示课件)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鼓

10、励学生踊跃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勇气和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及发散性思维。多种观点交流,有利于学生扩展思路。创设情境,感知文章师:同学们刚刚了解了文章的作者及年代背景。那么现在我们就正式进入文章的学习吧。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注意听清字音,注意节奏(出示)师:大家刚刚边看边听,是不是很深刻地感受到了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呢?大家说下你没得感受好不好?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刚刚不得视频啊。的确,刚刚我们看到的陋室虽简,但是清雅洁净,环境优美,我都觉得是世外桃源了。听完了课文,我们来完成一点小任务。 (出示词语)学生观看视频,可以边听边讨论学生描绘交流自己的感受完成任务

11、课件直观演示陋室,声音与图像同步,形象生动。学生完成任务,利于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巩固知识点交流感受,利于加深思考,扩展思路自主朗读感悟文意师:看看大家听了视频朗诵是不是很喜欢啊。下面大家进行自由朗诵,按你们喜欢的方式。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通文脉,读出意蕴。师:同学们,刚刚大家有安自己的方式进行了阅读,有谁想要给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一下的。要大胆表现哦。师:刚刚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啊。就是要踊跃参与,朗学生自主朗诵学生朗诵展示学生集体朗诵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带着习题进行思考,尝试翻译文章的字词句篇。学生交流学习,在老师引导下理解翻译文章。完成练习多形式朗诵,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质。利于开掘学生的

12、独特之处鼓励学生朗诵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表现自我。出示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让学生思路清晰,线索明确。诵多了,尝试多了,即使本来不会朗诵,你也会慢慢学会朗诵的。自由朗诵完了,想必大家都课文都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大家一起来朗诵一下好不好(集体朗诵)师:进过这么多遍的朗诵,大家一定对文章比较熟悉了。下面,要开动我们的脑经学习这篇课文哦。大家要在理解文章的额基础上试着翻译下面重要词语句子,最后翻译整片文章。 (出示习题)师:大家实在不会的可以互相交流,也可以问我老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翻译字词句篇,讲解习题。学生回答习题同时,老师点击显示习题的答案。思考练习,理清脉络 师:大家开动脑

13、筋,给大家三分钟 的时间,大家浏览一遍,然后就自己挑已到两个问题回答好不好?学生三分钟思考。师生交流:1,大家知道文章那句话同林大意吗?请那位同学回答。2 ,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文章从何入笔?起何作用学生思考回答习题。师生交流。学生先思考再讨论,可以让学生培养开动脑经,自主学习的习惯,完善自己的观点。师生交流有利于更正确的理解文章。按文章思路一步步提问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思维学生回答,老师予以点评,并加以补充了解师:同学们,经过刚刚的思考,我们已经知道了 ,文章开头设喻引题:陋室不陋。然后从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和日常的生活情趣三方面分写了陋室不陋的原因,结尾以古圣贤自喻,反问点

14、题:有什么简陋的呢。画龙点睛,从而借陋室表达了自己孤傲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多媒体教学有步骤的出示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分析探讨学习手法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理清了文章的 写作脉络,想必大家都感觉到了文章用了一种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大家知道是什么手法吗?师:对,文章用的就是托物言志的手法。但是大家知不知道什么到底叫做托物言志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手法师:托物言志,通俗就是借助一定的相关事物来寄托抒发作者的某一种志向和感情。本文为例,作者借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其中,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观看资料,听老师讲解多媒体环

15、境下的结构图分析使教学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就是托物,托陋室,陋室就是所托之物,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就是言志,所言之志即是作者孤傲高洁的情操安贫乐道的精神。边讲解边点击出示分析图。课外拓展延伸内涵师:文章的知识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正式学完了。下买你我们再来做一些有趣的比较灵活的拓展练习,好不好?出示习题 7。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自由练习。师:刚刚大家的自由练习都充分展示自己的情操,老师要嘉奖你们,不仅各个脑袋灵活,而且都具有健康的情操。大家再想一想,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趣,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

16、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学生分小组回答,老师总结:-不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处豪宅,最重要的是居住的人能有“德馨” 。自主完成习题小组讨论,分析作者的生活态度观看思考公仆名带来的生活启示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使教学资料更加丰富,使教学内容的外延极大拓展:相关材料的熏陶使学生更深刻受到作者精神的教育,使作者的精神实质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巨大的指导意义。师:同学们,作者的这种精神,实际上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需要。当你遇到挫折时,要懂得想主人公一样放宽心,泰然处之。当你遭遇贫穷时,你要学会安贫乐道,有一颗乐观的心即使是你在工作上遇到不顺时,你也要学习主人公豁达高洁的情操。我们来欣赏一首模仿陋室铭写的公仆名出示公仆铭学生表达对此看法。教师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