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校园流行语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09044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大学校园流行语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大学校园流行语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大学校园流行语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大学校园流行语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大学校园流行语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大学校园流行语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大学校园流行语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析大学校园流行语刘广宁摘 要 :流行语的产生是流行文化发展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而流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年轻群体。大学校园作 为有文化、有知识、有素 质的一大批年 轻人的所在地,也必然会成为产生流行语的一片肥厚土壤,校园文化是社会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流行语就成了校园流行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 类型 来源 产生方式 大学生当代社会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在以飞快的速度向前跨越。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高科技、信息化的现代化社会已经形成,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日益多元化。这种需求促使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自由与解放,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具有时

2、代特色的人文现象,其中流行语的大量产生便是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化景象。流行语的产生是流行文化发展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而流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年轻群体。大学校园作为有文化、有知识、有素质的一大批年轻人的所在地,也必然会成为产生流行语的一片肥厚土壤,校园文化是社会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流行语就成了校园流行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所谓校园流行语是社会方言的一种,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域,在校园广为使用的词语。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创作产生现在以成为流行语的主要源头之一,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大学生这一群体除了年轻、叛逆、有朝气、想象力丰富之外,还具有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对于新事物的掌

3、握能力很强,创造能力,分析能力也十分突出,对待各种不同的事物的看法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在新的流行语的创造发展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另外,大学与社会的逐渐融合。大学校园这个曾被喻为“象牙塔”的所在,其实早已不是什么“世外桃源”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日趋娱乐化的大众文化的不断渗透以及信息化浪潮的席卷,校园文化已不在那么单纯,在这么多种文化的影响下,现在的大学更像是一个飞扬着青春活力,引领着时代潮流,体现着生命价值意义的地方。而校园流行语在社会的广为流传,正是上述独特校园文化与社会各种文化结合的一个重要表征。一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类型分析 汉语中词及其以上的语言单位都能独立运用

4、,并能表达丰富的意义。这一特点使得人们在指称或表现新事物、新观念和新思想时,在表达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校园也在这个多元化氛围的笼罩之下,这就使得那些本来就不喜欢拘束的青年人,思想上更加活跃开放,语言上更加追新出奇,他们喜欢用更多的不受约束的形式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将这种渴望纷纷付诸于具体化的言语变革之中,这就产生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流行语。1校园流行语中表现形式多样有的表现为单个词语或短语,有的写成句子,有的则编成大段的民谣或改编文学作品,有的以数字的形式出现,有的则用英文表达或英汉夹杂,而以上这些表现形式当中较为短小的词或短语的形式最为流行,在流行语中

5、占绝大多数。这与词语自身的一些特征有关。如简练、形象、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极易在年轻人中得到共鸣而流传,有了这些特征,人们在创制使用流行语时往往会感到得心应手。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2“郁闷” (无聊、苦闷,大江南北广为流传) 、 “恶搞” (对某件事或人的恶作剧,2006年网络最为流行的词语) 、 “断臂” (同性恋,源自电影断臂山 ) 、 “草根” (无名之人) 、“校草” (学校里长的漂亮的男生) 、 “被挂、被卡” (考试不及格) 、 “重修专业户” (经常重修的学生) 、 “豆芽科” (无用的学科) 、 “表酱子” (不要这样子) 、 “不爽” (不舒服,不愉快)、 “枪

6、手” (替考者) 、 “套牢” (被不如意的婚姻羁绊) 、 “解套” (离婚) 、 “可爱” (可怜没人爱) 、 “天才” (天生蠢材) 、 “偶像” (呕吐的对象) 、 “后起之秀” (最后起床的人;班级成绩后几名) 、 “引进外姿” (找到外国女朋友) 、 “美女” (霉女) 、 “九三学社” (早上九点起床,下午三点起床) 、 “补充能源” (吃夜宵) 、 “留学生” (留过级的学生) 、 “特困生” (爱睡觉的学生) 、 “蛋白质” (笨蛋白痴神经质)等等。2. 句子是比词和短语大一级的语言单位。它在使用时表达的含义要丰富的多,往往能够表达出词和短语无法表达的复杂的深层含义,但是句子一

7、般比较长,在学生们轻松活泼的交际场合用起来似乎少了一份灵动性,因而并不常用,这样的例子有: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他可能是鸟人。”“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 ”“白天文明不精神,晚上精神不文明。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男人的谎言可骗女人一夜,女人的谎言可骗男人一生。 ”3以民谣或诗词的形式出现的流行语在校园流行语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两种形式在校园

8、流行语中被十分巧妙的运用,给单调的校园生活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这两种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某些校园生活的现实,为我们进行校园流行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如:“找到工作的人过着猪一样的生活,正在找工作的人过着狗一样的生活,考研的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中文系,投笔从融 ;历史系,谈股论金 ;医学系,精益求金 ;外文系,西游取金 ”。“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 ”“上课瞌睡过度,眼皮打架无数,实在忍不住,误入梦境深处,呼噜呼噜,惊醒同学全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教室昨夜又用功,考试不堪回首课堂中。 ”“书如山,题如海,求学之

9、舟往哪摆?汗透背,泪成灰,红满卷,错题成堆。累!累!累!“分依旧,人空瘦,只见骨头不见肉。心有愧,我是谁?满脸憔悴,一身疲惫。睡!睡!睡!”4还有一种以数字形式出现的流行语。这种流行语运用数字谐音法,完成和实现表达意义的任务与功能。它的出现与我们这个时代信息数字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如: “521”(我爱你) 、 “532”(我想你) 、 “584”(我发誓) 、 “1573”(一往情深) 、 “246”(饿死了) 、 “837”(别生气) “886”(拜拜了) 、 “741”(气死你) 、 “98”(走吧) 、 “95”(找我) 、 “02746”(你恶心死了) 、 “1414”(意思意思) 、

10、 “5252”(我饿我饿) 、 “5454”(我是3我是) 、 “5776”(我出去了) 、 “9494”(就是就是) 、 “55646”(我无聊死了) 、 “59420”(我就是爱你) 、 “1314159”(一生一事跟你走) 、 “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事) 。5至于英文形式或英汉夹杂的流行语,数量相对要少一些。这样的例子有:“Rubbish”(垃圾)、 “Yeah”(时髦、潮流) 、 “Yeepee”(妙哇) 、 “UFO”(不明飞行物) 、“WTO”(世界贸易组织) 、 “APEC”(亚太经合组织) 、 “GDP”(国内生产总值) 、 “MBA”(工商管理硕士) 、 “IT”(

11、信息技术) 、 “ND”(网络规划) 、 “EQ”(情商) 、 “IQ”(智商) 、“Titanic”(浪漫) 、 “So”(这么) 、 “shopping”(购物) 、 “in”(新潮、时尚、流行、另类)、 “My God”(我的上帝) 、 “copy”(复制) 、 “party”(派队) 、 “hacker”(黑客) 、 “I 服了you”、 “小 case”、 “真 cool”、 “who 怕 who”、 “一起去 hi”、 “卡拉 OK”、 “恤” 、 “一下” 、 “happy 一下”等等。二、校园流行语的来源及产生方式(一)来源校园流行语的来源非常广泛,因为校园是一个专门学习知识的

12、地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与兼收并蓄的包容性,这也就为流行语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广阔的空间。校园流行语的来源具体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校园生活;传播媒体。 1校园生活。这些词语有的是从一些学科中曲解、仿拟得来的,是一些对校园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感悟。如:“软着路” (考试 60 分及格;物理术语) 、 “潜水艇” (比喻低水平的人、低于水平线的;物理术语) 、 “白菜” (美丽漂亮的女生;生物术语) 、 “白萝卜” (很平常的人;生物术语) 、“皮肤健康” (某人脸皮厚;生物术语) 、 “内切圆” (正好合乎某人心意;数学术语) 、 “垃圾股” (另人厌恶的不理想的恋爱对象

13、;经济术语) 、 “绩优股” (理想的有发展潜力的恋爱对象;经济术语) 、 “崩盘” (恋爱告吹或解除;经济术语) 、 “286”(某人行动迟缓;计算机术语) 、 “内存” (某人的知识水平;计算机术语) 、 “死机” (做某事是因思维障碍等原因,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计算机术语) 、 “鸳鸯蝴蝶派” (恋爱中的同学;文学术语) 、 “山水派”(热衷于游山玩水的同学;文学术语) 、 “花间派” (交友不专的人;文学术语)等等。2源于大众传媒。这类词多取自电视、电影、小品、广告、网络、报纸、流行歌曲、文学作品等。具有相当强的时尚性,使用的频率、数量都很多,在学校和社会上都很有人气。如:“饿的神啊”

14、、 “低调、低调” 、 “人不能无耻到某某地步” (来自电视) ;“某某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 “素质,注意你的素质” 、 “BMW”(原为宝马汽车标志,电影中改为别摸我 ) 、 “我顶你个肺” 、 “你侮辱我的人格,还侮辱我的智商” (来自电影) ;“相当地” 、 “忽悠,接着忽悠” 、 “我的心啊,拔凉拔凉的” (来自小品) ;“我的地盘我做主” 、 “大学生的最低目标,农妇 山泉 有点田” 、 “闪亮登场” 、 “想唱就唱” (来自广告) ;“恶搞” 、 “美眉” 、 “灌水” 、 “恐龙” (来自网络) ;“你不是我的冤家派来玩我的吧” 、 “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来自流行音乐)

15、 ;“我是某某我怕谁” 、 “玩的就是心跳” 、 “你以为你是谁” (来自文学作品)等等。(二)产生方式校园流行语不仅来源广泛,产生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可分为三种,即语音手段、语法手段和语义手段。1语音手段。这种构词方法使用频率较高这与汉语自身的特点有关。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它在形、音、义方面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这就为改变某些字词的读音,以达到某种特定效果提供了可能。4一些流行语的产生,用的是谐音法,即利用某些词语读音相似的特点,在不改变原词本意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流行语。这样的流行语往往具有更多的幽默、诙谐意味。如“大虾”代“大侠”,“屁兔”代“PII” , “克林顿”代

16、“家里蹲”(指下岗) “, 米国”代“美国”,“偶”代“我”,“瘟酒吧”代“WINDOWS98”,“斑竹” 、 “板猪”代“版主”等等。另外一种方法是同音法,即直接借用某个词语的读音,相应地改变字形,使得语义随字形的改变而改变。如“韩流”,指韩国传来的时尚潮流,这个词源于“寒流”,二者都是固有的单音节语素,按偏正式构词方式产生的。“韩”、“寒”语音形式上相同,字形相异,意义上本无直接关联,但是当使用“韩流”时,却会让人联想到本体词“寒流”,从而产生一种新鲜生动、意象丰盛的效果。还有一种方法体现在音译外来词上,这是一种用汉字直接音译外语词的方法,既方便又省力,给人一种直观感,是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最简洁的途径之一。大量“借词”流行语在校园中的涌现,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现实,即:如今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普遍、频繁,中国对外开放大门的打开,使得形形色色的外国文化蜂拥而入,校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些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比如,校园流行词语“酷”,就是从英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