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第二课《假期中开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上传人:黄** 文档编号:163069696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第二课《假期中开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第二课《假期中开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第二课《假期中开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第二课《假期中开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第二课《假期中开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第二课《假期中开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第二课《假期中开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第二课假期中开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金色绿叶假期来临,为提高家长指导学生学习管理的能力,解决寒假期间常见的学生学习、生活管理、手机及游戏沉迷等具体问题,现开设心理及家庭教育专业网上课堂,期望能够帮助到广大的家长和学生寒假来临,你是否在为孩子的假期生活而头痛?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吃饭磨蹭、作业拖拉、还不停地玩手机实际上,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导致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中国家庭的独生子女居多,造成祖辈和父辈对孩子的溺爱、娇惯,有些家长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恨不得把孩子

2、所有的事情都帮孩子做了。由于家长忽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使得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下降。有的二、三年级的小学生鞋带松了也不会自己系。家长缺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怕孩子不小心磕着或碰着。另一方面是家长怕麻烦,怕耽误孩子学习。有些家长说:“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早就替他做好了。”“孩子学习重要,其他的事,我多为他做点,让孩子多些时间学习。”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责任心是紧密相连的,当孩子的能力有所发挥时,他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对他树立自信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家长在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时,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他就会丧失

3、做人的一种能力,就无法在已有的经验上体会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没有责任心。事实上,这种完全忽略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的教养方式,既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想像一下,假如你的孩子明天就要去寄宿学校上学,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父母担心的还是孩子有没有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认真学习、和同学相处的怎么样、遇到突发事件能不能承受压力总之,还是在担心孩子能不能自己照顾自己。与其在孩子离开你的庇护后你日夜担心,为什么不趁孩子还在你的身边时培养好他的生活自理能力,随时都可以展翅高飞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具备哪些自理能力呢?7到12岁的孩子能做一天的事物清单、先做作业、专注学习、整理书包、整

4、理书桌、整理房间,承担家务、管理零花钱,旅行社交活动安排,自主安排周末活动,自主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月历,自主按计划执行。13到17岁的孩子学会为自己制定一至两年的目标,自主安排时间,自己打扫自己的房间,衣物,肩负更多的家庭事务,组织家庭会议。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呢?首先,必须树立孩子的自理意识。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活、学习和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要想办法自己解决。有了这种自理意识,才能促使孩子自觉行动起来。其次,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管理能力。假期中,孩子的学习任务相对少些,是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管理能力的好时机。培养孩子

5、日常生活管理能力,从和孩子一起建立假期日常惯例表开始,然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惯例表行事,安排好自己的假期生活。那么我们如何建立惯例表呢?建立日常惯例表的步骤:1、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一天需要做的事,把这些内容写到一张纸上,如果孩子年龄足够大,可以让他们自己写。2、画时间的饼图。每个时间对应点干什么事,孩子们会很喜欢自己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替他们逐一拍照,以便他们把照片贴到表上每个项目的后面。3、如果孩子哪个时间点规划不好。可以把某一个时间点单独拉出来做个惯例表(如写作业惯例表、睡前惯例表等)。4、把这张表挂到孩子能看到的地方。让日常惯例表说了算。你不需要再告诉孩子该做什么,而是问他们:“按你的惯例表

6、,接下来该做什么?惯例表可以给孩子指明方向并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好了,现在惯例表做好了,有些家长说做了却没执行怎么办?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建立日常惯例表的注意事项:1、不要把惯例表当成是控制孩子的工具,要确保你是跟孩子一起头脑风暴后制定的,是孩子愿意并认同的。孩子自己参与建立的日常惯例表,他们更愿意去自觉执行。2、惯例表也是要不断修正的。孩子执行不好或安排不合理的地方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并调整。我们可以问问孩子:“无法做到的原因在哪里?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吗?”让孩子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也很重要。3、制定惯例表时我们家长的主导和参与程度要把

7、控好,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来。4、执行的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家长还要以身作则。比如给孩子制定了晚上8点睡觉,而家里人8点都还在看电视、玩电脑、孩子怎么睡得着呢?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往往是家长的坏毛病坏习惯,所以要孩子能很好地执行,首先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对孩子的要求,自己要先做好。5、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他们完成日常惯例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不要加入奖励。因为奖励会带走孩子的能力感,如果变成是要有奖励我才会去做,就失去了惯例表的意义。最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从让孩子学做家务开始。家长在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时候,除了训练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外,还要特别强调训练孩子学做家务。如:让孩子自己做早点,

8、洗袜子,买东西等。在做家务时一定要花时间训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往往期待被一手包办的孩子们去完成那些未经过适当训练的任务,然而凡事都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父母们可能指望孩子收拾好自己的房间,但从来不教孩子怎样收拾。如果一个家长说:“把地面扫干净,干净的衣服放进衣柜里,脏衣服放进洗衣篮里。然后我再告诉你下一步。”就会很有帮助。一旦你认为给孩子的训练已经足够了,就要通过询问孩子来检查一下:“要收拾干净卧室,你认为该做哪些事?”培养自理能力时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1、充分相信孩子,不要过多干涉。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孩子更是如此。孩子刚开始做事,难免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9、如动作慢,弄脏、碰坏东西等,这是应该容许的。在碰到这些事情时,家长不要急躁,不能看孩子干得慢,自己就伸手代劳,应鼓励孩子要好好做,干得好。这样,孩子们才会乐于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2、多表扬,少指责,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由于孩子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让他们在多次的实践中掌握方法,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提高其自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对促进孩子身心发展会产生积极作用。总之,孩子自制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都不要代劳,要让他自己去做,去体会完成这件事的过程。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对他的照顾,孩子会在自我照料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内心受到鼓舞。这样你会培养出一个自立、自信、有责任心的孩子。谢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