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和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63056878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和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和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和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和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和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和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和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摘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金融支持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必要条件。怎么样解决金融约束,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结构发展,并根据产业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关系理论,构造了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量,分别进行了协整检验,并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方差分解分析。最后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产业结构;金融; VAR模型一、理论综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

2、也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框架基本上都是从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这种“二分法”。Wurgler(2000)对1963-1995年65个国家的产业增加值和加工制造业投资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为与金融市场发展良好的国家相比,拥有不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国家投资较少资金于朝阳产业,而投资较多资金于夕阳产业,所以金融结构的改变可以大大提高资本的资源配置效率。Allen等(2007)利用截面回归分析与动态面板分析的是方法,发现拥有大量知识型的和无形资产企业的国家的金融体系更可能是市场为主导型的。国内对此问题进行的研究,大多是基于金融发展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关

3、系、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的视角,从金融结构视角来研究产业结构问题的还比较少。林毅夫、章奇等(2003)指出,一个国家的金融结构应该主要内生于该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技术结构。史诺平等(2010)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从资金来源、运用、配置三方面的效率上,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经济联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金融发展并非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获得了很大的增长,但也隐含着不可忽视的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范方志、张立军(2003)分析中西部地区数据,认为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

4、级的关系并不协调,从而导致了金融结构不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升级的落后又发过来制约地区金融业发展速度。邓光亚、唐天伟(2010)利用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中,研究了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性,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长期稳态的联系。国内大部分的研究没有考虑到金融部门自身的发展,尤其是没有分析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金融结构方面,来研究金融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我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历史变迁(一)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变迁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早在17世纪,就已经发现了劳动生产率低的产业、向劳动

5、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并认为这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动力。1940年,克拉克研究发现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依次向第一、二、三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经过了几次调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第一阶段:1978-1984年,我国实行轻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 1984年,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达到31.8%、43.1%和25.1%,较1978年分别上升了3.9%、-4.6%和0.9%。从总体来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大幅下滑,被第一、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所取代。第二阶段:1985-1992年,我国实行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抑止加工业过度扩张的措施。1985年

6、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约为28.2%、42.9%、28.9%,到1992年其比重分别约为21.5%、43.4%、35%。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第三阶段:1993-1996年,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1993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9.5%、46.6%、34%,到1996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9.5%、47.5%、33%。这一时期,为了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我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第二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四阶段:1997-2003年,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从

7、18.1%下降到12.6%,下降了5.5%;第二产业比重小幅下降,从47.5%下降到46%,下降了1.5;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攀升,从34.4%上升到41.5%,上升了7.1%,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可缓解就业难的问题。第五阶段:2004-2010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继续下降,从13.1%下降到10.7%,下降了2.4%;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46.2%上升到48.9%,上升了2.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略有下降,从40.7%下降到40.3%,下降了0.4%。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逐渐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经历了五次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合理而且稳定,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

8、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二)我国金融产业的结构变迁1992-2010年,M2在金融资产总量中的比重从88.52%下滑到69.84%,债券余额在金融资产总量中的比重从7.83%提高到12.09%,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总量中的比重由3.65%提高到18.07%。货币性资产、证券性资产在金融资产总量中比重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借鉴融资的中介机构地位的下降和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地位的提高。金融结构的这种变化不仅给居民带来了满足自身偏好的多种储蓄选择工具,也给银行的垄断地位带来了挑战,迫使银行系统进行改革。我国金融产业结构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1992-2010年,我国金融市场

9、体系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急需投入资金;二是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基本空白,经济的快发展产生了更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了金融市场发展。这也说明了产业发展对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金融体系的完善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三)我国金融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分析在研究一个国家的金融结构时,首先要看金融运行和实物经济运行两个层面的关系,常用指标是金融相关比率(FIR),即全部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存量的比值,是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变迁的重要指标,表明了该金融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但一国出现金融抑制,即金融资本存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比例过低时,金融业因发展滞后而不能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来满足实体经

10、济发展的需要,实体经济的经营风险也因缺少规避手段而加大,投资收益率下降,进而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导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金融中介服务供给不足会降低实体经济的运营效率,增加运营成本。但资本过量流入金融领域出现金融过度时,金融领域将占据过多的资本资源,而导致实体经济发展缺乏资本供给而出现萎缩。这一结论表明,无论金融抑制还是金融过度,都会制约经济的增长。唯有当金融发展规模和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规模和结构相匹配,经济才会达到最优增长和稳定均衡增长状态。三、我国产业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一)指标的选取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分别构造了衡量产业结构变动和金结构发展的指标。金融结构变动的指标为金

11、融相关比率(FIR),定义为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其中,金融资产总量包括义货币(M2)、债券余额和股票市价总值。产业结构指标为第一、二、三产业产值GDP的比重GDP1/GDP、GDP2/GDP、GDP3/GDP。将这三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FIR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来研究三次产业比重与金融相关率之间的关系。为消除数据的绝对的差别性,分别对三个解释变量序列进行了对数化处理,表示为LFIR、LGDP1/GDP、LGDP2/GDP、LGDP3/GDP。(二)数据的选取和分段本文使用的样本单位为19782010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为消除物价

12、的干扰因素,利用GDP指数将名义GDP换算为实际GDP(即实际GDP=上年名义GDP按可比价计算的本年GDP指数100)。而金融相关率、产业结构指标等均为名义值的比率,通过相互抵消而不受物价等因素的影响。(三)我国产业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实证检验(1)单位根检验对各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以判断其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原数列均不平稳,而经过一次差分后,所有数列均不再含单位根。(2)Johanson协整检验为了验证LFIR、LGDP1、LGDP2、LGDP3是否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对四个数列进行Johanso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显示LFIR、LGDP1、LGDP2、LGDP3四个非平稳的时间

13、序列之间在95%的置信度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3)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而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因此,方差分解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检验结果显示,对于LFIR的方差分解,来自身的影响占93以上,在三次产业总和不到7%的方差贡献度中,第三产业最高占到了近4.62%,第一产业次之,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最小,仅为0.1%。四、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方向及对策建议(一)完善金融产业结构,实现金融产业主体的多元化一

14、种形式的金融组织体系不可能满足不同经济部门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我国应抓住加入WTO之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发展机遇,建立和健全金融体系,尽快形成多样化能满足各个实体经济领域个性化需要的金融服务系统。目前,有很多具有发展潜力的非国有的经济主体,存在很大程度的金融抑制,目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很难得到满足其大量的资金需求,所以应该积极培养更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二)通过银企对接平台,实现转型产业的融资为解决银企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广泛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与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融资对接,这可以将转型企业融资需求直接传递给银行,缓解了银企之间信息

15、不对称,有利于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银企对接平台还可以方便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三)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首先要推动更多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扩大股市筹资总量的同时要保证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其次应积极发展其他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培育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市场,通过短期或中长期融资券、企业集合票据、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使优质中小企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四)加快风投体系建设,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总体看来,技术进步和高技术产业成长的金融支持仍然发展不足。因为银行放款注重短期收益,一般难以支持风险大、周期长的技术开发项目,无法有效推动技术进步。风险资本市场是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的

16、产物,目前,我国两个主板市场主要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而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小盘股市场仍需大力发展,场外交易也急需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扩大。参考文献【1】韩廷春,夏金霞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4):18-23【2】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6(1):7-22【3】查奇芬,王亚娜,陈聪.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商业研究,2009(7):68-69.【4】索纾.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 李中.绿色金融创新与我国产业转型问题研究.当代经济,2011(4).【5】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方爱平,李虹.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来自中部地区的证据.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