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稿]市长在农村分析总结会发言[通用]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3045713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稿]市长在农村分析总结会发言[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选稿]市长在农村分析总结会发言[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选稿]市长在农村分析总结会发言[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选稿]市长在农村分析总结会发言[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选稿]市长在农村分析总结会发言[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稿]市长在农村分析总结会发言[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稿]市长在农村分析总结会发言[通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长在农村分析总结会发言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上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分析总结2012年的“三农”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引导各级认清形势,学习先进,强化责任,重抓落实,努力开创我市“三农”工作新局面。刚才,隋书记宣读了关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傅部长宣读了环境整治暨包村工作表彰决定,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包村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4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16个单位作了书面发言。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重点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科

2、学把握我市“三农”工作形势 2012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市“三农”工作投入最大、成效最好、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一年。一年来,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农产品出口下滑的不利影响,全市上下把加强“三农”工作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抓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进一步巩固发展了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主要表现为“两个突出亮点、两个稳步推进、两个明显改善、两个显著成效、两个不断加大”。 两个突出亮点,一是区域化管理工作成为现代农业的突出亮点。扎实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初步打造起了安全、生态、高效的农产品品牌,我市成为全省首批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去年4月份全省农产品质量

3、安全示范区建设现场会在召开,农业部原部长孙政才对的做法作出批示,区域化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二是新农合网络化管理成为改善民生的突出亮点。投入180万元在市率先建立了新农合市镇村三级网络化管理,提高了补贴标准和报销比例,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7%,实现了诊费公开化、报销及时化、监管全程化,方便了群众就医、取药、报销,经验做法被姜大明省长批示,在市推广。 两个稳步推进,一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步推进。201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8.7%,农业增加值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8%,粮食生产连续3年丰产丰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4、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先后引进了福喜肉食鸡加工、匈牙利鹅鸭养殖加工、嘉禾肉牛养殖、正太葡萄酒、旺民长富蓝莓、日本菊花种植等龙头项目,新增市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家,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组织155个,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去年,全市新调增经济作物3万亩,实现土地流转2.2万亩,新增标准化基地6万亩,苹果、茶叶、蓝莓、大姜等十大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姜”继“牡蛎”之后成功争创了国家地理商标认证。 两个明显改善,一是社会民生明显改善。投资2910万元改造了镇村卫生院和敬老院,投资2460万元实施了64公里的11条县乡路和19座危桥改造;在徐家镇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投入32

5、00万元开展了29项慈善救助活动,其中春节前为农村75周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了100元关爱基金。特别是投资580万元完成了南黄岛、小青岛通水工程,采取铺设海底电缆的方式,投资1370万元实施了小青岛通电、通有线电视工程,全面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通电的目标,农村教育、卫生、养老、文化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在去年市组织的“听民声”评议活动中,我市综合得分在各市区中最高。二是农村环境明显改善。结合开展新农村建设,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入3372万元使70个重点村达到了“三清三化”要求,顺利通过了市的检查验收;农村居住工程扎实推进,启动了11个村的旧村改造和1200户的危房

6、改造,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 两个显著成效,一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以镇村为主体,开展了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共涉及党员2.9万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70%,先后开展了“四新五好两满意”、“城乡手拉手、共建新农村”等主题实践活动,全市统一举办农村“两委”干部培训班75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35期,各镇举办专题培训45次,培训党员干部1.4万人次,向基层征求意见建议2100多条,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促进科学发展的目的。二是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书记抓、抓书记”和“抓基层、打基础”的要求,全面推行了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了镇干部党建述职、

7、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农村党员目标承诺等制度,集中整顿农村软弱涣散班子43个,充实农村干部37名,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范围的做法被中组部李源潮部长批示,省委参阅件专题印发了我市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调查报告。城乡党建工作统筹推进,采取村企联建、村村联建、村社联建等方式,新建联合党支部15个、行业党组织71个,选派了42名干部、28名大学生村官和24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到村任职,实现了城乡人才资源共享。加大了镇级机关“五小”设施建设力度,去年为镇机关完善了文体娱乐设施,投入1092万元新建和改造农村活动场所64处,投入517万元为农村贫困老党员和经济薄弱村干部发放了补贴,调动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8、 两个不断加大,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抢抓上级出台大量强农惠农政策的机遇,科学研究政策,加大争取力度,去年共争取上级农口扶持项目89个,扶持资金1.8亿元,到位无偿资金1.7亿元,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全市“三农”投入达到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兑现各级政策性补贴配套资金1463万元,发放新农村建设补贴奖励资金1190万元。二是部门参与合力不断加大。各级各部门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包镇包村为载体,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旧村改造等工作,保证了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去年、两级包扶部门累计投入资金和物资折款2400多万元,有力地支

9、持了新农村建设。 可以说,去年“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这些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科学领导、政策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联动的结果,是基层干部群众无私奉献、努力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向辛勤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党员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的问题仍然突出,十大重点农业产业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多数农产品停留在出售原料和初加工的层次;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机食品、

10、绿色食品所占比重不高,面对外部学习赶超的形势,继续保持领先的压力较大;三是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发展后劲不强,农民收入增长不快、渠道不多;四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落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五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镇村干部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还不适应,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还不够强,处置复杂社会矛盾的水平还不够高,农村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首要问题。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工作,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

11、连续7年锁定“三农”问题,在春节前召开的中央、省和市农村工作会议上,都把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明确提出了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乘势快上,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按照上级部署,结合我市实际,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快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多措并举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投入改善民生福祉,落实责任强固基层组织,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建设和谐幸福新做出积极贡献。 (

12、一)以区域化管理工作为抓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的品牌效应,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特色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一要进一步提升区域化管理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是我市的创新亮点,是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最大优势,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延伸细化区域化管理工作,克服松口气、歇一歇的思想,继续抓好化学投入品、生产基地管理,推动监管重点由投入环节向生产和消费环节转移,使我市的区域化管理工作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要抓好投资2150万元的全省农副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完善

13、检测体系,规范档案管理,定期发布农产品安全信息,探索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和质量问责机制。要依托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优势,努力提高农产品品质,重视品牌建设,力争年内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10个以上,加快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各镇和相关部门要发挥主体作用,抓好农村、企业、协会和基地的监管,确保各项工作按要求落实,把我市的区域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二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要抓住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机遇,本着规模调大、品种调优、质量调高的原则,突出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全年新增经济作物面积2.2万亩,其中,苹果1.2万亩、大姜3000亩、茶叶2

14、000亩、萝卜1500亩、葡萄1500亩、牡蛎2000亩、蓝莓2000亩。在重点培育十大产业的同时,各镇村要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确定其他产业,只要有利于群众增收、有利于镇村发展,都要科学引导,集中培育,做大规模,打造特色,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模式。三要大力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发展关键靠龙头,抓产业化必须首先抓龙头。要坚持培育与引进并举,加大农业产业招商力度,引导现有企业与外合作、加大投入,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带基地、联农户、创品牌的能力,力争十大特色产业都培育起12家骨干龙头企业。各镇尤其是北部山区镇,要牢固树立“工业可以强镇、农业同样可以强镇”的理念,发挥产业和资源优势,大力

15、引进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种养企业延伸链条、新上加工项目,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特别要依托福喜肉食鸡加工项目,鼓励扶持发展标准化肉食鸡养殖场,市里今年投入800万元帮助解决用电问题、减免相关费用,年内确保建成100万只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30个以上,力争2年内养殖规模达到5000万只,形成肉食鸡一条龙产业链。四要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服务支持。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改变政府干预、行政命令等传统方法,采取奖励补贴、技术指导、农资服务、引导销售等形式,出台优惠政策,培育先进典型,吸引群众参与,把群众对结构调整的热情变为实际行动。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16、投入9700万元实施41座小型水库和花家疃、台依2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5万亩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800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启动2000亩的省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和10公里的河综合治理工程,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保障。要强化市镇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结合开展科技入户、示范推广等活动,加快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向群众传授市场知识、营销方法,增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二)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最近,我们专题召开了城镇化建设会议,对新型城镇化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按照“规划先行、重点带动、完善载体、产业互动”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推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实现新的提升,使农村群众真正在城镇化中得到实惠。一要下大气力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今年我市共确定市级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村56个,市要求各市区的配套资金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