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文章理论性说课稿强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04423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普类文章理论性说课稿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普类文章理论性说课稿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普类文章理论性说课稿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普类文章理论性说课稿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普类文章理论性说课稿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普类文章理论性说课稿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普类文章理论性说课稿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宇宙的边疆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宇宙的边疆 。 宇宙的边疆是高中语文(必修)3 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说明文。科普类文章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懂,这类文章学生不爱读,老师也不好教;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回避困难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而科普类文章在普及科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科普说明文时应让学生学些什么呢?学生该怎么去学?下面我结合宇宙的边疆这篇课文浅谈自己对这类文章的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宇宙的边疆是高中语文(必修)3 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说明文。科学是人

2、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标志人类文明的尺度。阅读科普文章,可以启迪心志,激发想象,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科学天地,在科学海洋中遨游。本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它节选自卡尔、萨根的作品宇宙 。文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宇宙知识,发表了自己对宇宙的众多看法。文章由整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介绍了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及行星,推测宇宙中会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揭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另外本文是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行文伴随着电视画面展开,解说词正是起到补充说明画面难以传达的内涵的作用正因这种特定的语境,所以解说词有如下特点:1.说明顺序与拍摄角度同步,内容与画面必须同步。2.语言

3、准确,不能误导视听。3.有文采解说词有深化加强画面的感知和震撼力的作用,因此语言要达到“话外有画”的境界。所以文中的语言有着特定的语境。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宇宙已有一定的了解,如他们已经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对宇宙中的天体运动不会觉得陌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下定义、打比方等常见说明方法,能够自主探究、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虽然以前教材中没有出现解说词,但日常生活中对景观、电视片或图片的介绍都有所接触,总结解说词特点不困难。那学生学习的难处是在哪呢,是思维没有调动起来,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式学习,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课标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4、:“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课或科学课。科普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的功能,因此它的语文工具性也就体现在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手段,而不是知识、思想本身科普文的人文性体现在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科学家不懈探求真理的人格魅力,并受到熏陶、激励,使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独立人格、有精神追求和有创造力的人。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

5、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 ,它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以其通俗、自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宇宙中的星系、行星、恒星及其特点。本文条理清晰,杂而不乱,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根据文本的类型特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关注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课标要求,由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4、学习本文运用语言的技巧。 (准确严密的语言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优

6、美生动。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学会从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感悟生命。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勇于探索,用于发现真理的的品质。【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说明性文章的基本技能。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五】 、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解决疑难问题 。五、说教法: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

7、教学建议” 中指出: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点拨法、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 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六、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

8、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自主、合作、探究来学习。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六】、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七】、教学时数:一课时【八】、教学工具:多媒体【九】、教学过程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堂开始前,播放视频宇宙与星空)。同学们,刚才我们让大家欣赏了一段视频,它们美不美? 那么,你知道这是一段什么样的视频吗?视频里有些什么?明确:星云、星空、地球、太阳、恒星、宇宙那么,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恒星吗?你知道最远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你知道恒星为什么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芒?你知道彗星为什么拖着尾巴呢?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宇宙究竟有多大? 天文奇观使人类

9、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宇宙的奥秘等待我们人类用智慧去不懈探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国著名作家卡尔萨根,看看他是怎么告诉我们的。二作者简介(展示幻灯片:走近作者)卡尔萨根(Carl Sagan ,19341996) ,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

10、宙联结 宇宙 布卢卡的脑 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 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卡尔萨根,美国著名“大众天文学家”。1980 年,他制作拍摄了大型科学电视片宇宙 ,在 60 多个国家上映,观众高达 5 亿。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看呢? (想) 所以,今天呢就请大家“看” ,只不过我们“看”的不是电视,而是文字版的,也就是说,本文是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三文体介绍提问:什么是解说词呢? 解说词有哪些特点呢?明确:解说词,就是一种配合图画或实物等的文字说明。使观众借助简单的文字介绍,获得深刻的认识。当然,仅仅看定义也许大家还不是太好理解。这样吧,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请大家欣赏下面这幅图片。 (展示幻灯片:民乐一中

11、图片)1、提问:大家看一看,这幅图片大家熟悉吗? 可是,对于来我们学校参观的一些人来说,他们熟悉吗? 如果我给它加上一句 “民乐一中教学楼”呢?这样大家清楚了吗? 那如果我再给它加上一段文字呢?(展示文字:春日的上午,阳光静静地洒在校园里,教学大楼愈发的显得雄壮威武了。白色的玻璃幕墙,红褐色的点缀,显得那么的和谐与温暖。远远望去,一艘知识的巨轮正在扬帆起航,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驶向远方这里,是人才的基地;这里,是成长的摇篮。)2、提问: 哪一段更清楚,更具美感? 为什么? (学生纷纷讨论发言)明确:因为它使用了排比的手法:“这里,是人才的基地;这里,是成长的摇篮” ,显得有力度,有气势。因

12、为它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教学大楼愈发的显得雄壮威武了” ,显得形象生动,而且更具人的感情。因为它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一艘知识的巨轮正在扬帆起航” ,将教学大楼比作了知识的巨轮,也就更加的形象生动了。这说明了:解说词的语言是优美的,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3、提问:那如果我展示的不是图片,而是连续滚动的画面,比如说电视片呢?如果为它解说的话,是不是还需要一定的顺序呢 ?这说明解说词要有第二个特点:清晰的顺序。而且在播放的时候,我能不能看着教学楼的图片说是食堂啊?看着食堂的图片说是教学 楼啊?所以说,解说词还应该有:明确的对象。 (让学生归纳解说词的特点)小结: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白了,解说词应该具

13、有三个基本的特点:第一,优美的语言;第二,清晰的顺序;第三、明确的对象。 (展示幻灯片)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展示幻灯片:解说词的特点)(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 ,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

14、(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我们游览了我们学校。接下来,我们跟着作者卡尔萨根一起去游览宇宙吧。四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展示幻灯片:积累整合(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重点的字音、词语。2、提问: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这篇课文的说明对象或说明要点。明确:1-6 段,写的是宇宙。7-1I 段,写的是星云。 12-14 段,写的是恒星。15-16 段,写的是太阳系。17-18 段,写的是地球。提问:大家找的都很准确,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宇宙的?这样的说明顺序,

15、有什么好处?请大家快速地到文中找找看。 (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言。 )明确:由远到近。(中间夹杂着“由大到小”)在文章的第 7 自然段的最后,“我们隶属于这些星云,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 80 亿光年,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 ;然后,在文章的第 10 自然段的最后“我们现在离地球 200 万光年” ;接着,在第 1l 自然段的中间, “我们现在离地球 4 万光年” ;第 15 自然段的开头, “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 1 光年的地方” ;最后,在第17 自然段的开头, “经过一番漫游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 。因此,本文是由远到近的。 (展示幻灯片:感受鉴赏(与

16、地球距离的远近)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 。其实呢,我们知道,人类在认识宇宙的时候恰恰是相反的,我们通常是站在地球上向外看,也就是由近到远的顺序。1、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采用由远到近的顺序呢? 而不是由近到远呢? (学生思考) (先整体后局部,显得更清楚)2、由远到近好。为什么呢?明确:因为由远及近符合宇宙大爆炸的演化规律。当时是先 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的。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说,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都可以,但是前者更胜一筹。小结:(多媒体展示):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